“哭穷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竟这么严重!希望你家的孩子没有
进化妈:如果我们给予孩子温暖真诚的家庭氛围,即便在贫穷里,孩子也能生出笑对生活的底气。
作者:李不言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家长要在孩子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态度吗?
《奇葩说》席瑞用童年经历给了一个戳心的回答。
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家里没钱,养你不容易。”
一次和姥姥去超市,他忍不住摸了一下橘子罐头。
姥姥犹豫之后还是买了,回家路上,她说:“这个罐头,能抵一顿饭了。”
甘甜的罐头,他却尝出生活的苦。
席瑞说,时至今日,只要一花钱他就不安。甚至,病得不重他就不敢去医院。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说道:“亲人之间相互难以理解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用自己的体系去揣测对方的感受。”
深以为然。
家长以为孩子不懂父母的艰辛,所以拼命哭穷。
可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呢?
就像席瑞所说,缺钱的窘迫感至今伴随着他。
哭穷式教育的父母,养不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哭穷,像诅咒
在《脱口秀大会》上,梁海源曾调侃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母亲总说家里穷,不要乱花钱。
他看到同学吃雪糕,不敢向父母要。因为担心破产,全家露宿街头。
父亲悄悄带他吃炸鸡解馋,被母亲大骂:挣钱很难的。
经济独立后,他购物,养昂贵宠物,各种报复性花钱。
一番疯狂消费后,他直言:不管拥有多少东西,心里依然很穷。
有人说,我们的家长在做父母之前,明明什么都不懂。但当了父母后,就突然什么都懂了,就随便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坚信,哭穷教育是让孩子懂事的杀手锏。
可这样自以为是的“哭穷,像诅咒,禁锢孩子一生。
电视剧《小舍得》里有这么一段故事:米桃的爸爸卖水果为生,妈妈做钟点工。
她深知父母的不易,发奋学习成为学霸,还当上了班长。
书包破了洞,她心疼妈妈:“很喜欢这个书包,补补就能用。”
即便如此,爸妈还是常说:“你要懂事啊。”“爸妈不容易啊。”
一次她被同学欺负,回家向父母哭诉。
爸妈的第一反应却是:“供你吃,供你穿,你就会惹事,我们挣钱很难你不知道吗?
咱们什么家庭,你不能让着别人吗?
你也太不懂事了吧!”
一向懂事的米桃终于崩溃大哭:“为什么就我要永远懂事?”
孩子受伤的心,想得到安慰,爸妈却亲手撒了盐。
有人说,中国式家庭最大的悲剧在于:我爱你,用的却是伤害你的方式。
深以为然。
孩子的心已装满对父母的心疼,可父母偏要活生生撕开一道口子,拼命灌进“爸妈的艰辛”。
父母都在哭喊“挣钱不易”,可谁又听见孩子内心的啜泣?
父母哭穷,孩子心穷
父母老是哭穷,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知乎上一位网友的回答,引发大片共鸣。
她说,最痛苦的不是贫穷,而是爸妈向你哭穷。这种穷的观念会让你自卑到骨子里。
中学时,同学们都会利用假期去旅行。她回家向父母申请,爸妈总说:“咱们能和有钱人家比吗?”。
想去参加夏令营比赛,父母一看几百块钱报名费,就各种劝她放弃:“报名费这么贵,万一输了怎么办?”
长期被“哭穷”浸泡的她,变得自卑,敏感,心理匮乏。
她说:“只要遇见好的人或事,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配拥有。不敢去好的餐厅,不敢看漂亮的衣服,不敢有喜欢的人。”
正如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所言:“父母哭穷,告诉孩子我们缺钱,比不上别人,实质上是在灌输贫穷感。它会让孩子心理背负自卑和愧疚。”
自卑和愧疚让孩子的内心荒芜,开不出希望的花朵。
想起一则新闻:江西一名11岁的男孩,站在高楼护栏外,意欲轻生。
面对前来救援的警察,小男孩一直哭着重复:“我是个负担。”
被解救后,小男孩说:“只要我死了,就不会花钱了。”
原来,男孩父亲患上癌症,需要大量医药费。
母亲一人打工负责全家所有开支。
被母亲责骂“是个负担”后,男孩自责内疚,想以死谢罪。
每个深爱父母的孩子,都不愿意成为家庭的负担。
史铁生说:“孩子的痛,在母亲身上是加倍的。”
父母的痛,又何尝不是孩子心里成倍的苦?
孩子若不懂你的艰辛,又怎会自责轻生?
《高情商养育》中说,父母本来深爱孩子,却因为不会爱而导致了亲子间的隔阂。这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
哭穷式教育,像一剂毒药,让孩子的骨血被自卑和愧疚一点点吞噬,至死方休。
聪明的父母,这么做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认为:“大部分人之所以总感觉不幸福,是因为过分重视金钱。如果孩子从小能拥有健康的金钱观,便容易获得幸福的心态。”
父母哭穷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能自立自强,拥有健康的金钱观,但往往事与愿违。
那父母还可以做什么呢?
1、坦诚相待,让孩子参与家庭开支记录
《犹太妈妈的财商教育》的作者伊马斯,卖春卷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亿万富豪。
她曾分享:
我带孩子摆摊卖春卷,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收入。坦诚告诉孩子家里生活的花费、学费、房贷支出、零花钱等。
孩子们客观地认识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对母亲也有更多的体恤。并且,为家庭做贡献,让他们有自豪感和责任感。
李玫瑾曾说:“跟孩子谈钱越早越好,而且要让孩子知道,赚钱是辛苦的,孩子也有帮助家里分担经济压力的责任。”
2、谈钱,重要的是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幕感人至深:
克利斯父子因付不起房租被赶出家门,被迫住进地铁站的公共卫生间。
他告诉儿子:“我们是在做游戏。四周有恐龙,我们要找个山洞躲起来。”
儿子睡着后,他默默流下泪水。
克利斯从未哭穷。相反,他死死扼住苦难的咽喉,以命相搏,最终实现梦想。用行动告诉儿子:只要不认输,就没有什么可以打倒你。
叔本华曾说,精神匮乏是人活得苦闷的重要原因。
父母哭穷是告诉孩子:对于生活,我们无能为力。
它导致的精神匮乏,像传染病,代际蔓延,生生不息。
3、即使贫穷,未来还在你手中
物理学天才王中林,也曾深陷贫穷的泥沼。
刚出生,他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一家人每天最发愁的就是怎么填饱肚子。家人省下的麦秆馒头,是他吃过最美味的食物。
春天的阳光依然明媚,但他却不敢奢想未来。
即便如此,父亲仍勒紧裤腰带,坚持让他上学。
多年后,他成为首位斩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的华人。
他回忆,父亲曾告诉我:贫穷不是人生的枷锁,心穷才是。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给黑白的人生绘上希望的颜色,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正面管教》里说:“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家庭教育中,才能培养出温暖积极的孩子。而父母善待孩子的一举一动就是最高品质的家庭教育。”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温暖真诚的家庭氛围,即便在贫穷里,孩子也能生出笑对生活的底气。
相反,如果孩子总被哭穷的压抑和困窘包围,他的心里会留下自卑愧疚的黑洞,吞噬掉自信和阳光。
所以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哭穷并不会让孩子成长为健康积极的模样。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的败家子,也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懂感恩。
关键在于家庭教育。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最好的教育就在生活里。”
明智的父母懂得在生活里教会孩子自强自立、温暖积极,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点个在看,愿天下孩子沐浴着爱慢慢长大,内心富足,健康快乐。
作者简介:李不言,富书专栏作者,香港浸会大学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和教育心理学,当过世界500强翻译,现为高校英语老师,未来只想做自由的灵魂,文章首发公众号: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自卑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几种父母
进化妈:父母给孩子肯定,孩子才有勇气,才能坚定。父母给孩子欣赏的眼光,孩子才能绽放自信的闪光。作者:慢热的喜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知乎热门看到一个问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种怎样的感受?评论区里,看到很多回答:走路很慢,低头,遇见人就缩成一团;说话声音很小;不敢看人的脸;人多的时候尽量不动;不说话,也不笑…有人问,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了自卑的孩子?诺哈网2023-08-09 10:37:190000“我在县城比赛相亲,她在北京比赛加班”
这些年,她姐做公众号,看过成千上万篇写“北漂”的稿子(也包括去往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年轻人)。它们聊艰苦奋斗、成长迷茫、职场内卷、中年焦虑,小到情绪共鸣,大到社会现象。但故事的主人公,大都被蜷缩在北上广的图像里,甚少详尽地延展回故乡。只谈“在此”,却鲜少认真地、深入地谈“为何来”。那句“去大城市追梦”,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然显得虚伪和浮夸。追梦?追什么梦?大多数人都回答不上来。诺哈网2023-08-13 11:26:30000016岁钟美美崩溃哭诉“家暴史”:父母离婚后,爸爸现在还是我的噩梦……
这是阿呆爸第743篇原创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墨染“我的家里应该没有爸爸的存在,他的存在是多余的。”在一档综艺中,钟美美在镜头前哭诉起自己的童年经历。这个平日里总是满脸笑容的孩子,说起父亲时,语气里却满满都是悲伤和痛苦。原来,他的父亲从小有暴力倾向,不仅经常打骂妻子,连几岁的钟美美都不放过。无数个黑暗的日子里,钟美美最大的心愿就是父亲可以离开。诺哈网2023-07-27 14:45:520001放心把娃交给老师却被吓出一身汗!被伤害的孩子会一生灰暗吗?
选对了老师,到底对孩子多重要?一位小男孩回到家后,一看见妈妈就呜呜哭了起来,说被老师打了一巴掌。在详细了解后,事情是这样的:临放学前,小男孩感觉口渴,便走到饮水机前喝水,因为太口渴,便想多喝一杯,倒到第二杯时,老师满脸怒火地冲过来,抬手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妈妈询问了孩子同班的几个小朋友,他们都说看到了事情的经过。诺哈网2023-08-07 15:35:160000那个不爱你的人,在你生命里留下了什么?
有一次,在我的课堂上,也遇到了一位情绪紧张的妈妈。她觉得父母和长辈凶她,肯定是不爱她的。牛妈说:如果你的生命里,你对最亲近的人是带着恨的,那一般不是没有爱,而是爱而不得。如果你爱而不得,也未必是真的没有得到爱,而是没有得到如你期待的那样。诺哈网2023-08-01 15:36: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