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变得优秀?家长需要“躬身自省”,也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梭罗曾指出:“若想彻底消灭一颗大树,与其耗尽力气对着枝叶砍千斧,不如直接一斧砍掉它的根基。”
不少教育专家将这个观点运用在孩子的教育中,那就是孩子表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便是枝叶,只有找到教育的缺点以及问题的根本才是能真正的根基。

同事卢姐最近十分忙碌,除了上班外,晚上都要花费2、3个小时辅导儿子明明的功课。“
明明才小学4年级而已,语文的作文、阅读理解却一塌糊涂,答案总是词不达意”,卢姐苦恼不已地吐槽到。
然而,卢姐如此努力地辅导明明一个月有余,前两天期中考试的时候,明明的语文成绩还是勉强及格而已,所以家长会的时候,卢姐特意与明明的语文老师探讨。
“老师,我也很积极地辅导明明了,也买了一些优秀作文的书给他看。但为什么感觉没什么效果呢”,卢姐十分焦急地说到。
而老师却询问她一个细节:“那您辅导明明的时候,有没有说起是因为他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的事情呢?”

听了老师的问题,卢姐认真回想后回道:“我只是在刚开始辅导他的时候说了几次,之后也可能偶尔说起吧,特别是看到他做古诗词阅读理解总是偏离原文意思的时候。
但我只是想激励他啊!
”老师则解释到:“其实明明听到此类观点,接收到的信息会变成'我不行,需要妈妈帮我’。
不管您再如何积极努力地辅导他,对他来说都只是被否定的过程而已。”
而后,卢姐便尝试老师的建议,如这次家长会回去后,便对明明说:“老师这次表扬你写作文有了很大进步,妈妈也觉得你表现得很棒!”
明明听了几次类似的表扬后,以前对语文很抗拒的他居然也开始主动接触语文了。

很多家长在努力地教育、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好习惯等事情时。
很容易出现对孩子言不由衷的举动,态度上是积极帮助孩子,实际上却在言语中传达出“你不行,需要我们帮你”的信息。
这也是史蒂芬·柯维撰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思维定式”被运用到教育方面得出的总结之一。
而这本被汤姆·彼得斯赞为“一本能改变你命运的奇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是风靡美国多所学校的教育书籍!
01、 想要孩子变得更优秀?
“孩子就是不听话,不管我们怎么教都没用”,这是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的吐槽。
而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史蒂芬·柯维便以自己与妻子在教育儿子时,潜意识里带着否定儿子的观念。
继而将此固定思维与负能量传递给了儿子,既影响了儿子的心理也影响了教育效果、亲子交流。

所以,家长们在教育、纠正孩子的错误时,首先便是要躬身自省,反省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是否已经陷入固定思维。
若是有此类问题,应积极转换思维,改变现状,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的价值,才能给予孩子发自内心的鼓励!
史蒂芬·柯维提到:“原则是我们行为举止的指南针,经得起考验,也是长盛不衰的。”格塞尔也曾强调:“若是孩子还没有具备相应的心理及能力,培养孩子往往会事倍功半。”

而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过于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能拥有乐于分享的品德,却没有耐心引导孩子逐渐养成,最终演变成家长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分享。
孩子的成长有特定的自然规律,家长应了解并遵循、尊重,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时间与空间。
教导孩子时,不应本末倒置,先教会孩子方法、耐心引导,做好过程才能关注结果。
02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教养孩子,不仅仅是让他拥有良好的品行、三观、性格等,还要保证孩子能拥有强壮的身体,健康成长!正如陶知行所言:“忽略了健康,便是等同与生命开玩笑。”

对于身体正处于快速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营养均衡的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只有充足又科学的营养供给,才能保证孩子身体正常发育,以及应对学业、生活等。
而除了保障饮食,足量的运动与良好的作息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足量的运动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免疫力、新陈代谢能力有所提升,也能让孩子长得更快更高。
其次就是良好的作息,保证孩子生长激素正常分泌,大脑、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驱除疲惫等。
凌晨妈妈来叨叨:
养育孩子并非一件易事,不管是身心健康还是品德、修养、性格以及各项能力培养。家长们都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充足的精力以及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到泰曼·约翰逊所言,以成功的家教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每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事情。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一生的成就和幸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家长们需要掌握一些大智慧,帮助孩子成就一生。第一大智慧是爱与关注。孩子是非常需要关注和爱的,他们需要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才能安心成长。家长们需要花时间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注。诺哈网2023-08-23 17:09:520000一个孩子,如果表现出这4个异象,暗示他并非池中之物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也。”周瑜才华横溢,又得到孙策的赏识,就跟蛟龙遇上了云雨一般,终究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并非池中之物。仅仅是“非池中之物”这五个字,就说明此人非同一般,终成不凡。要知道,世上之人以平庸者居多,哪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能人呢?诺哈网2023-08-25 21:52:490000拖延症的原因找到了,三个解决方案与你分享
周末,我常会犯懒,比如计划总是安排得雄心壮志,但两天后,会发现,连1/3都没做到。为抵御愧疚感,还会找一堆理由,然后,又开始无限循环……心理学说,这很正常。因为人都有追求快乐,减少不快乐的本能。躺平刷剧肯定比按计划表行事来得快乐但心理学又说,人有“完成情结”,就是一件事开了个头,如果半途而废,会让人心里很不好受(有点放不下)。诺哈网2023-08-25 16:35:470000星二代的任性人生:含着金钥匙出生却“整容入魔”,惨遭全网嘲笑
文丨优宝在医美不断壮大的现代,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微整”的行业,但对于自己外貌的迷恋却好像毒品一般,只要沾染上了便难以自拔。于是越整越多,越整越大,曾经我也写过一篇《初中女生整容上瘾3年动刀60次结果只有侧颜能看,真是爱美惹的祸?》的文章。诺哈网2023-08-11 14:45: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