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基因拉锯战,你更像谁?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个孩子身上都继承了其父母的部分基因,基因决定着人的性状,因此在各个方面,孩子往往与父母很相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并不是父母两人性状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所偏向的,那么孩子究竟长得更像爸爸还是妈妈呢?
谁传给孩子的基因更多?
我们知道,大部分基因储存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类孩子会分别继承父母的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照理来说,来自父母双亲的基因数目应该是均等的,但实际上,无论男孩女孩,他们从母亲身上获得的基因都更多一些,因为还有一小部分基因隐藏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
精子在与卵细胞融合之前,在漫长的游动过程中就已经将它的细胞质消耗尽了,受精时精子可算是“净身入户”,着床前,受精卵完全依靠卵细胞的细胞质生存。因此,由受精卵长成的孩子,他/她的线粒体基因完全来自于母亲。研究表明,线粒体基因的变异与二型糖尿病和帕金森病有关,这些疾病更可能从母亲那里遗传。
除了线粒体基因外,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也比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体积更大,X染色体包含上千个基因,Y染色体的基因则不足百个。因此,相对男孩,女孩身上来自母亲的基因又要更多一些。X染色体上有一些隐性致病基因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关的抑制基因,所以这类疾病在男孩身上较女孩多发,比如红绿色盲症和血友病等。
基因越多,优势更大?
既然母亲的基因在孩子身上数量更多,是不是说孩子应该更像母亲呢?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孩子的许多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且这些基因通常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2012年,来自荷兰的一个科研团队做了这样一项研究,他们收集了一万个欧洲人的脸部肖像照并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从中抽象出九个面部特征,然后寻找他们身上和这些特征有关的基因突变。最后,科研人员找到了5个对脸型有显著影响的基因,这些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既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除了这5个基因外,可能还有数百个基因与相貌相关,环境对相貌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单相貌来说,孩子更像妈妈还是爸爸很难确定。
与这种不确定相比,孩子有一项性状已经确定与爸爸密切相关,那就是性别。我们知道,父亲能产生两种精子,分别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母亲只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子。如果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生下的孩子就是女性,反之则是男性。因此可以说,母亲产生的卵子无法决定孩子的性别,孩子的性别最终取决于父亲的精子。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科里·盖拉特利曾提出过这样的猜想:男人身上存在着决定产生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精子的基因,他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了相关现象。盖拉特利收集了北美和欧洲近56万人组成的927个家族的家谱信息,这些家族最远可追溯到1600年前。盖拉特利发现,如果一个男人的兄弟多,他就更容易生男孩,而如果他的姐妹多,他就更容易生女孩,但是在女性中却没有发现相似的规律。这不仅意味着生男生女与男性的关系更大,还代表着该男性生男生女的能力可能是从其父亲处继承来的,更可能的是继承了决定精子类型的基因。
可见,虽然孩子身上父亲的基因比母亲少,但它的作用并不小。
父母抢夺基因控制权
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的数量多少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性状,还因为从父母身上继承的基因并不会全部都发挥作用,它可能会被对方的基因“关闭”。在争夺孩子基因的控制权方面,父母双方可谓是势均力敌。
甲基化是调控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开关”,一个甲基基团与基因的特定碱基结合,占据了该基因与功能酶结合的空间,就能起到抑制或增强该基因表达的作用。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父母就通过甲基化来调控孩子的基因表达,让对方的基因失效,增强自己的基因活性,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性状。目前,科学家已在人类身上找到了200个以上被父母控制的基因,据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占有基因组中全部有效基因的1/10那么多,即在千个以上,我们将它们称为“印记基因”。
印记基因现象最早是在一种蚊子身上发现的。1960年,美国遗传学家海伦·克鲁斯在研究尖眼蕈蚊时发现,它们的2条X染色体中只有来自母系的基因有活性,而来自父系的等位基因始终没有发挥作用,母亲的基因占据优势地位,子代蚊子表现得更像母亲。后来,遗传学家在更多动物的身上发现了类似现象:在小鼠中,是否有尾巴、肋骨的数量是多少(肋骨是否发生融合)等性状完全由母亲决定,不论其父亲是哪种鼠;蜗牛的壳的旋性(左旋/右旋)仅由其母亲决定;马的体型大小也是由母亲决定的,母亲的体型越大,其后代体型越大,等等。
刚开始,科学家们以为出现这种“母系效应”的原因是因为母亲给孩子的基因更多引起的,直到在小鼠身上发现了另一些“父系效应”。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科学家都开始研究印记基因,他们制造了一些嵌合体胚胎:将受精卵中还未与雌原核(精子钻入卵细胞后两者并不会马上融合,卵细胞会再分裂成两个一样的细胞,其中一个与精子融合,另一个被丢弃,与精子融合的称为雌原核)融合的雄原核(改变形态的精子)取出来,将之注入另一个完整的受精卵中,制造一个具有两套父系基因的胚胎;或者反过来,取出雌原核,注入另外一个受精卵中,创造出“超雌”胚胎,然后观察这些胚胎的后续发育。
研究人员发现,“超雌”小鼠表现出体型偏小、大脑容积偏大的特点,而“超雄”小鼠则恰恰相反,它们的体型偏大,脑容量偏小。据此,研究人员认为,雌性和雄性小鼠在控制后代性状的方面优势不同,雌性擅于控制大脑发育,而雄性擅于控制体型。2008年,另一组研究人员用基因测序和核磁共振技术证明了这一点,在小鼠的大脑细胞中,来自母亲的基因更活跃。但在身体的其他部位,父亲的基因似乎更占优势,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所有已发现的小鼠的印记基因中,活跃的父系基因是母系基因的1.5倍。
谁的基因更强势?
在不同的动物身上,父亲基因与母亲基因哪个更强势似乎有明确的结论,但在人类中,目前还未发现父母双方的基因哪个更强一些,它们仍在“拉锯”中。有些印记基因只在遗传自母亲时才有活性,另一些印记基因只有遗传自父亲时才有活性,目前发现的两类基因数量大致相等。现在,科学家们仍不知道,人类胎儿中父母双方的优势基因是如何划分的,能确定的只有父系基因对胚胎的主要贡献是加速其发育,而母系基因则是限制胚胎发育速度,两者共同作用才能保障胚胎的正常发育。
看来,孩子更像爸爸还是妈妈,这个问题现在还无法解答,我们能明确知道哪些基因来自父亲或是母亲,但还没搞懂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
妈妈,我失败时,请这样爱我
今天中午12点直播,一键预约👆牛妈说:评判沟通是否有效果,有3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1、对方听了你说的话,更有勇气没?还是更气馁了?很多父母对孩子说的话,都是自说自话,自己焦虑就发脾气;自己担心,就表达对孩子的担忧;自己紧张,就要求孩子立刻听话。并没考虑自己说的话,是不是让孩子更加有勇气做好事情了。诺哈网2023-07-30 17:15:080000去他的“三好学生”,这种心态正让孩子沦为最惨的软柿子
前几天看到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和他们不敢犯错的人生》,一看这标题,立马戳中了我:或许你会疑惑,好学生作为从小被老师、父母夸奖的对象,怎么会变成受害者?可点进小组,就像开了魔盒,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好学生病症”:“我是被父母老师吓大的”“我习惯于尽可能压抑自己每个细小的需求”“爸妈说我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诺哈网2023-08-25 22:32:590000这几类家长最受老师欢迎,不辅导作业,也不主动联系老师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事关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大多数家长对老师都能保持一定的敬畏心。每逢开家长会时,总是可以看到家长围绕在老师身边的画面,询问孩子的学习以及在学校的情况。诺哈网2023-08-17 11:26:420000一生依靠男人和孩子,过得无忧无虑的女人
柱中的象,就是人生万事,俗人逃不开,我们在生活中,顺势而为,但要存善念,方得善果!女人依靠男人,能靠得住,命中官杀星必然是用神。依靠孩子说明食伤为用神,然食伤与官杀本为矛盾的,要二者兼得,一定要食伤与官星得体不相悖,不相战,得其所。还有一种,就是以孩子为由头,而使丈夫不得不关照自己,这种组合一般为食伤制官杀组合,官星虽为忌,但食伤制官杀有力,就相当于我有尚方宝剑,你不得不依从我。诺哈网2023-08-28 12:15:330000这样养育孩子,不是爱而是害,许多家长不自知!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繁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每一个女性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一种生娃的欲望和对孩子的保护欲。当然,因为现代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关系,也有不少女性对生儿育女毫无兴趣。可即便如此,如果好巧不巧地让这样的女性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一样会无意识的母爱泛滥。诺哈网2023-08-12 14:46: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