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22

20230116培优辅导:2021年北京卷《心灵的呼吸》文本解读

诺哈网2023-08-04 10:36:150

本周名校餐文学作品阅读选的是2021年北京卷《心灵的呼吸》文本阅读。两天前,我将其交给理一班王睿晗同学作为本次培优辅导的素材。经过讨论,帮助她形成了如下的讲解内容——

一、我的“四问”

1.写了什么?

先提一个能够拎起全文的主问题:第一段说“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使你无法忘却”,从全文看,文中写了哪些“美好的声音”?(编为原创题3)

2.意图何在?

着眼于文本的某几处,具体提问。如第6段“我”吹笙前,父亲“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可将之设为原创题的一个选项)

3.怎么写的?

这是对写作艺术的解读,可以多角度探究。如:

⑴“音乐”是文章的线索,串起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⑵多次描写“黄昏”的情境,强化了“苍凉”的情感。(真题18C项)

⑶理解词语的含义(真题17),如赏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⑷“觉得”“回想”等词语反复出现,强化抒情效果。

4.有何效果?

“效果”是必考题。文学作品阅读、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考等模块里都可以考。

⑴修辞,如“黑暗中的小溪流”(原创题1A项),“雁群飞过冬天”(真题18D项)。

⑵写景:“黄昏”情境的渲染,对于抒情的作用。(真题18C项)

⑶表达:抒情和议论结合,深化主题,使文章有哲理的深度和高度。

二、考题分析

【17题】A项“深奥”在原段就有相应的解释: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

B选项采用拆分法容易理解。

C项“峻拔”是形容管子的声音,与笙的声音“柔性”“浑圆”不同,管子的声音就是刚性的,有棱角,难驾驭。后面有更直接的解释:“胸间的气似乎聚集起来朝上冲,拼命朝高高的顶峰飞跃”,“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从高入云霄的顶峰摔了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从这里可知看出,“峻拔”的意思是“高而陡”,不是“尖而细”。

D项“融和”的含义对应的原文是两句:“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

【18题】A选项是分析父亲和乐器融为一体的密切关系,这在原文第4段最后一句中有直接的表述:“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生命就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和笙。”还有第5段父亲的话,“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用心好好琢磨”。可知A项是正确的。

B选项单独看,前后两个句子都对,但是,把两者理解成因果关系,就错了。管子很沉重,父亲吹时脸都“憋得通红”,可见父亲“没有让我吹过管子”,是父亲对“我”的爱,怕我“伤了心肺”。而不是学吹管子本身有难度。第二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是因为“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走了样,出现了大的偏差。(答案从文本中来)

C、D两项在第一部分的“四问”中已经有所提及,不再展开。

【19题】要求“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四问”的“写了什么”中已经有所提及,只要稍微加以概括就可以了:

①“我”第一次偶然听到父亲吹竹箫,觉得是很神秘,认为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感受到它能让心灵得到呼吸。(第2段)

②“我”通过听父亲吹笙吹管,感受到它“美妙的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表现了一种虔诚的气氛和心境”。(第5、6段)

③“自乐班”的演奏,让“我”感觉到曲调的“苍凉”,理解了音乐对于战胜“苦难”的意义,表现了音乐对社会人生的影响。(第8段)

④成年后“我”真正理解了音乐能勉励人变得坚毅,形成人的”“故乡的性格”,成为我现实生活中最有力的精神支撑。(第9、10段)

【20题】这道题的参考答案非常好,直接呈现:

①文中写到的都是吹奏乐器,它们的演奏都有赖于呼吸的控制。(表面义)

②音乐是接通心灵的遥远世界的通道,是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第2段)

③技巧熟练的演奏会紧贴曲调的命脉,使音调像呼吸一样自然。(第4段)

④心灵的吐诉如同呼吸要有节奏,节奏能把内心情感调动起来。(第5段)

三、追加命题

【题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像黑暗中的小溪流”,这个比喻写出了父亲箫声的神秘感,也写出了箫声带给“我”心灵上的触动。B.第三自然段在全文中有重要作用,前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三四句是对下文内容的概括和渲染。C.“我”吹笙前,父亲“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是因为父亲太爱惜笙了,怕“我”弄脏了它。D.从文章可知,“故乡的性格”一旦形成,会影响人一生。乡土音乐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就是明证。

【答案设置】C。写出了父亲郑重其事的形象,表达了对笙的虔诚和对乐曲的敬畏。

【题2】文章第一句“音乐,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是沉重而苍凉的存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4分)

【答案设置】①“沉重而苍凉”奠定了全文哀而不伤、细腻柔和的感情基调。②表明了音乐在“我”生命中的意义,已经和“呼吸”融为一体,成为精神生命。

【题3】从全文看,文中写了哪些“美好的声音”?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设置】⑴美好的声音:①父亲的箫声;②父亲的笙管声;③自乐班的演奏;④半夜里驼铃声。(共3分,每个要点1分)

⑵①箫声是“我”“心灵的呼吸”的启蒙,接通了遥远世界。②笙管声使“我”感觉到生命的美妙,心生虔诚和敬畏。③“自乐班”的演奏使“我”觉得苦难是人生的常态,明白战胜苦难是人生的必然经历。④长大后回忆这些声音,觉得正是它们使我扎下了根,形成了“我”的“性格”。(共3分,每个要点1分)

相关链接:

20230106培优记录:文学作品文本解读“四问”

20200630 一对一培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