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佳作|“如何读书”主题作文(一)
材料原文
吕娜老师原创作文试题
阅读,有手不释卷者独爱纸本墨香,沉醉于书展、书店、书本的魅力;也有视听兼备者更喜声画共赏,享受着听书、快读、刷屏的自在。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有所减少,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与人均数字阅读量均有明显上升。白纸黑字进入方寸屏幕,章节句段搭配背景音乐,起承转合变身简短解说,诗文意象融合视听效果……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听众”“观众”的角色来“读书”。然而,“刷屏”式阅读,在让阅读习惯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屡屡引发争论与担忧。在信息时代,关于读书内容、读书方式、读什么、怎样读,你有哪些感想?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围绕纸质阅读或者数字阅读论述,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阅读论述都可以,但要能够辩证地分析数字阅读的利弊。论述要有深度,能够分析出应该怎样读书,读哪些书。
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高一九班:李玺哲
指导老师:李玉琳
现如今,我国人均纸质读书量有所减少,人们更多的倾向于电子阅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伴有音乐,这也就使读者开启向“听众”转变的模式,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在我看来纸质阅读要好于电子阅读,纸质阅读有利于我们储藏,以及及时做读书笔记。
王安石说过“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人类的文明能够薪火相传离不开书籍的力量,离不开千百年来我们对于知识的崇尚……作为青少年,我们当读好书,好读书。
读好书,会读书。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选择适当的书籍去阅读,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网络小说。一些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开阔我们的眼界,见识世界的美好。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怎样读书,要精读。书可薄可厚,但是里面蕴藏的知识却如同大海,深不可测,在人短暂的一生中,读的书也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渊博并不是比谁读的书多,而是谁更懂得获取知识。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书就像是酒,越久远越香醇,翻一页书就像抿一口酒,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这才是精读一本书该有的感觉。书只有反复翻阅才能体会其中韵味。
读书好,读后知。
有人会问读书有什么用,在我看来,只有读过书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作用。在书中,我们可以邂逅唐时的明月,相遇宋时的豪迈,聆听元时的散曲清唱;我们亦可以吟赏书中的人情风物,领会华夏的千年风貌。刘向曾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细读一书,让思想深入,品书中温情,尝世间百味。读书是一种精神滋养,如雨后初阳,金色的太阳光从云隙间倾泻下来,沐浴在知识的暖阳里,丰盈心灵,让你领悟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书香诗境,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得以不断拓宽眼界,提升自我。与书籍有关的一切,都充满了温度,在阵阵墨香中生长,让精神世界充盈。文字留白处的掩卷沉思,声画落幕后的品味咀嚼,都是在一次次的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中,丰富了读者的精神家园。读书的好处有许多,但只有读过书的才足以体会到这些妙处。
好读书,立志读。
青年时期的我们,应当养成好读书的好习惯。青年时期的鲁迅,看到国民麻木愚钝,弃医从文,撰文写书,向沉睡在铁笼子里的人们呐喊;“两弹一勋”钱学森,在国外留学深造却被阻止回国,最终跨越重重困难学成归来,让祖国上空升起灿烂的蘑菇云;沉溺真理的陈望道,将粽子蘸着墨水吃了却浑然不觉,反应过来后仍十分欣喜,道出了“真理的味道真甜”。吾辈青年当学习他们养成好读书的习惯,继承他们立志为国为民的高尚品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阅读一本书,在时间上思接千载,在空间上视通万里。书本虽小,但就像一个时空容器,“黄鸟于飞,集于灌木”的美丽意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大场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尽收其中。吾辈青年正处于接受知识的最好时期,更应该趁这个时期多读书,树立正确的三观,把书籍当成是良师益友,构筑美好未来!
科技与传统相切
内容与内涵共阅
高一七班:钱伊佳
指导老师:吕娜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古至今,阅读都一直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人选择网络阅读代替纸质阅读,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读书方法。面对于此,我们应如何选择呢?当科技与传统相遇,我认为读书应该做到内容与内涵共阅。
闻书香,看纸墨,读文学之精。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纸质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体味书中文字间的魅力,让我们在赏诗中平仄之美的同时,对于作品的内涵相对把握得更深。“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的书籍必是经过作者的重重打磨,字字推敲,一点一点凝练而成的。因此,我们要选择文学精品,反复阅读。每读一遍,对于书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就会有新的见解,对文章的内涵也就了解得更加透彻。
听解说,网阅读,领科技之先。一段文字配上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更能使读者体味出其所表达的意境。一本书,不经翻读,三四分钟的小视频便能让你了解大意。线上阅读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解决因地域、社会等原因造成的阅读障碍。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阅读书籍,也可实现圈画、做批注以此来把握文章的内涵。
与科技时代共频,连纸质经典之心。纸质阅读会受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听解说的方式又会使阅读仅仅停留在内容、情节等方面,太过于浅显。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的读书方式相结合,读书便能发挥其更大的价值。在读书之前,可先在网络上找寻相关资料,感兴趣的话再到实体店或者网络上购买。读书的过程中,文句语境需要自己慢慢回味,书之内容也需自己细细理解,不能囫囵吞枣,就像一个人吃饭,不嚼就直接咽下,即使再美味的佳肴也索然无味,读书之意在于精,随时做笔记,有不懂的也可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以此来更好地达到阅读的目的。
科技应与传统相切,借助数字手段领略读书之乐,将网络之迅速与书籍之内涵相结合,从而实现内容与内涵俱知。书犹如一盏明火,当你学习苦闷,人生失意时不妨静下心来看看,为你的心灵添上一丝温暖,为你的未来打上一束光。
执书卷之灯,燃生命之光
高一九班:杨艳文
指导老师:李玉琳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各事物都在不停的更迭。现如今,看书的方式也从原来一本长方形的书,变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屏幕,人们也从读者变为听众,对此,我认为我们应适应时代发展并坚持读书习惯。
寻书中“颜如玉”,觅书中“黄金屋”。
在人们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随着环境与年龄的变化,总会遇到许多挫折,但不管多么艰难,信仰会支撑你一路走下去,就像史铁生所说的“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信仰”。而信仰从何而来?史铁生现身说法,他在遭到残疾的沉重打击后的静默时间里,看了很多书,笔下游出无数的文字,通过它们,史铁生振作了精神,并且实现了他穷其一生追逐向往的梦想。由此可见读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坚定我们的信仰,更能帮助我们实现梦想。使我们寻得精神上的“颜如玉”,觅到真正的“黄金屋”
勤读而淡然,早读而少惑。
一本有营养有价值的书,值得我们去反复咀嚼、坚持去读。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在不断的反复阅读中,得到不同的体会。但又由”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可看出,读书早也是十分必要的。就像著名作家林书栋,他曾坦言自己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所以只有长大后努力工作来弥补。在人生十有八九的不如意中勤读书、坚持读书可以使我看待问题更通透、更淡然,趁年轻读书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少些疑惑,寻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线上阔眼界,线下静心性。
时光流转,巨大的改变之下,也蕴含着许多亘古不变的,无可替代的事物。正如线下阅读的方式。线上的阅读可以帮我们优化时间和空间的条件,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甚至可以看到世界上各国的名著。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但是,坐在书店里的阅读,是线上永远无法替代的。因为纸质的书,读书的氛围,总是能让人感到慢节奏生活的美好,体会到古时车遥马慢的小确幸,更能引人入胜,陶冶人们的情操,修养心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阅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使我们迈向更好的人生道路,拥有更丰富的精神滋养,助力我们实现梦想。让我们“执书卷之灯,燃生命之光”,让读书成就自我。
品读经典 点亮人生
高一七班:陈怡冉
指导老师:吕娜
阅读是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内心的精神食粮。近些年,科技迅猛发展,“碎片化阅读”在网络上火爆一时,太多繁琐信息会扰乱人们获取信息。经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品读经典,才能点亮人生。
品读经典,要完整阅读。“品读”意为细细地阅读。品读与品茶一般,细细地品,方知其味,乃悟真理。完整地阅读完一部经典比碎片阅读一小段收获要大的多。完整阅读,才知事情前后关系的牵连,从而理清了思路,体悟了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无休止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因此,完整阅读是深入探究的前提,品读经典离不开完整阅读。
品读经典,要深刻理解。当今社会许多人读书只求大意,对作者思想情感、作品内容内涵等方面一概不谈,这是不恰当的。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做到“三到”,集中精力,对文章进行认真思考,那么一本书读下来,我们自然就会有一种很强的“饱腹感”。在进行慢慢地消化之后,我们自然而然会对经典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前提下自发地能悟出些道理了,从而用融汇贯通的知识铺就人生的绚丽之路。
品读经典,要汲取智慧。深刻理解当然还不够,要将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身上。生活上如此,如何丰富生活,从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学习上亦如此,例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在书中也能找到答案,但答案就是最适合自身的吗?不,不是。那么该怎么办呢?东汉名将吕蒙读书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孙权认为吕蒙当权掌管事务不能不学习,便现身说法鼓励他读书,吕蒙在接受孙权的建议后,选择了读兵书来提升自己的军事谋略水平,结果令鲁肃“刮目相看”。可见,从品读经典中汲取智慧是十分重要的。从书中学来的知识转化自身所能达到的或是需要的,这才是从书中真正汲取到智慧。
品读经典是当今时代下需要的精神食粮,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催化剂。做到完整阅读、深刻理解、汲取智慧,方能点亮人生、丰富人生、成就人生。
手执纸书经典,感受书香魅力
高一十一班:孙雨晴
指导老师:李玉琳
近年来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有所减少,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明显扩大。阅读方式多样化的同时,究竟是纸质阅读好还是数字阅读更好呢。我认为现在的我们应多阅读纸质书,数字阅读偶尔体会,听书听有质量的,重在感受书中知识魅力。
明确目的不迷茫,合理安排网络阅读时间,不做网络阅读的奴隶。
有些人不知道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单纯打发时间,便随手翻开一本书,目光在书上但心思早已飘向九霄云外,没翻几页,便放下书让它“吃灰”。阅读书籍不应该是件随便的事,读书不应没有目的,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应让自己懂些东西,而不是一无所获。哪怕认识几个新字,知道一个典故,这些都算得上收获,并不是非要悟到大道理才算有收获。在网络上阅读也是同样,有些人觉得在手机上阅读比阅读纸质书更好,因为网上的书更有意思,内容更加吸引人。但其实当你有了这种认知后,你已经在慢慢变成网络的“奴隶”,一味追求阅读快感的同时,已经开始对网络产生深深的的依赖,严重的可能造成离开网络便读不进其它书。我们应该做的是,不为网上那些热门小说光鲜亮丽的表面所迷惑,而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让自己一味沉浸在“无脑爽文”,“虐恋情深”这些与现实跨度极大,没有正常三观的网文当中,甚至影响自身价值取向。我们在阅读时应有一个简单的思考,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它真的值得我去花时间读吗?
阅读经典,多提问多思考;阅读自己有兴趣的书,用心去读。
经典为什么值得读呢?说到底,因为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东西。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历经历史河流冲刷后仍能被保存下来,定有它值得保存下来的理由。读经典要做到多提问多思考,正如《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管是读书还是学习,自身不思考,知道的再多,也只是徒有其表。但经典也不是适合每一个人读的,有些人读来觉得受益良多,但有的人读来便只觉枯燥乏味,毫无兴趣。我个人认为,读书切莫随大众口味,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看别人读什么就读什么,什么书受欢迎便买来读。阅读书籍应按照自己的喜好,择优阅读。实在读不下去不可强求,不要总想和别人一样。年纪过小也不要轻易读那些难以理解的书,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家孩子多读些书,便拿那些与年纪不相符的书强求孩子读。但事实是理解能力达不到的孩子,只能是囫囵吞枣,压根不知在读什么,因为要读书而读书,用心与否便难说了。读书不用心,不提问,不思考,就很难有所收获。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积少成多,终必有成。
有些人只是为了单纯打发时间,便随手翻开一本书,目光在书上但心思早已飘向九霄云外,然后就是没翻几页,便放下书让它“吃灰”。读书是一件需要我们持续坚持的事,不应半途而废。孙权劝学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吕蒙作为武艺高强的将军,在孙劝导下,阅读兵书,日复一日的努下,他以书籍为伴,成功将书中的知识化作进步的力量。“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何时开始读书都不晚,但需做到读进心里,读出自己的收获。在我们的身边,可能会有人会抱怨“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也没见你进步多少”,对此我想说,读书的确不能让你突飞猛进,读几天书就变成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也是不可能的事。读书靠的是一朝一夕的坚持,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少成多,最终才会有大的收获。要想做到“下笔如有神”,就必须先做到“读书破万卷”。
坚持阅读,赶走“惰性”,有始有终。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目的都是读书,只要这个初衷不变,哪一种方式都可以。读书时要专注其中,控制自己静下无来,不为诱惑所吸引,轻易放弃自己阅读的原始目的。
END
导数压轴双元不等式证明
诺哈网2023-08-23 17:17:250000火旺的人是急性之,喜欢文科不喜理科
老师,孩子比较容易发脾气,有时说话也会发脾气。三岁上幼儿园后,性格变化就开始比较明显了,上学后脾气急躁,易怒。主要是八字火旺,同时火为食伤,这个就更体现性格急躁了。我想问问,他后面读书怎么样?【乾造】丙申癸巳甲午辛未(日空辰、巳)节气,立夏后7天出生,庚金司令。大运9甲午19乙未29丙申39丁酉49戊戌59己亥69庚子79辛丑【格局点评】诺哈网2023-08-07 08:56:340000教育发展现状:小学入学人数增长率跌破0%
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2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的教育版块公开了各教育阶段的招生、在学、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本文选取2018-2022年的教育相关数据展示近年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1.2018-2022年各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增加8.8%诺哈网2023-08-07 08:06:5900006个高考日语冲刺提分技巧,拿走不谢~
如果没有疫情,今年的高考都已经结束了吧毕业典礼和散伙饭,也许都已经安排上了~正因为疫情,2020年的高考,姗姗来迟备考期多了一个月,同学们沉下心来吧把错题本再翻看一次,再刷几套模拟试卷~作为专注日本语教学的和道日语学院在大家全力备考的时候,也没闲着!为选择了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同学们呕心沥血地研磨了这套高考日语冲刺提分技巧↓↓知识延伸诺哈网2023-08-12 16:26: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