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一单难求!利率降低催生“存款特种兵” 大额存单为何持续走俏?
“去年还可以看到利率3.5%左右的大额存单,当时还觉得收益率不算高,没想到今年下降到3.1%了。”近日,一位银行客户经理感慨。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大额存单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该产品的销售却依然十分火爆。 多家银行的大额存单“一单难求” ,额度很快售罄,甚至出现上线几分钟就额度不足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伴随利率市场化,银行净息差收窄,大额存单这类对于银行来说成本较高的负债,是利率调降的首选。
利率降低催生“存款特种兵”
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查询各家银行App或走访银行网点发现,目前国有银行大额存单额度普遍比较紧张。
以工商银行为例,大额存单期限从1个月到3年不等,1个月利率1.6%,3年期利率3.1%,起存金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以存期3年、利率3.1%,起存金额20万元计算,到期可获得利息18600元。
但不论期限长短,手机端显示上述产品均已“售罄”,界面新闻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工商银行某网点,客户经理表示,目前针对6个月内新客户有少量额度。
交通银行也有类似情况,交行工作人员表示,手机银行显示额度不足,客户可以选择到银行柜台办理,柜员可以在系统内申请额度,但额度应该比较有限,总行或省分行会进行总量控制。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与国有大行相比,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稍高,且额度相对较为充足。
融360数据显示,对比各类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水平,城商行1年及以内期限平均利率最高,外资银行2年及以上期限平均利率最高,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近期较为稳定,处于垫底水平。
正因为不同银行之间利率水平存在差异,一些精打细算的投资者甚至会选择跨省存款,据媒体报道,江苏储户跨省到上海一家银行购买大额存单。
从大额存单整体利率水平来看,2022年10月份以来,国有银行各期限平均利率均比较稳定,其他银行中短期利率呈上升趋势,长期利率则持续下降,3年期利率下降趋势最明显。
4月份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各期限利率稳定,股份制银行1-3年期平均利率略有上涨,城商行2年及以上期限平均利率均环比下跌,农村金融机构各期限平均利率均环比下跌,跌幅相对较大。
大额存单为何持续走俏?
在利率水平逐渐走低的背景下,大额存单销售为何依然火爆?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研究员刘银平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近两年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存款市场监管加强,银行需要下调揽储成本来缓解息差压力,相对于普通定存,大额存单利率较高,银行会首先下调这类高成本存款的利率。
对比普通定存和大额存单1年和3年期利率走势来看,去年四季度以来,定存和大额存单1年期平均利率均有所反弹,但3年期平均利率下降趋势都比较明显,大额存单利率下降幅度要更大。可见银行在压降存款成本方面,重点就是压降长期存款利率和高成本存款利率。
刘银平分析,自2022年末以来,由于股市低迷、债市震荡、理财“破净”,叠加疫情影响,老百姓的投资风格偏向保守,因此大额存单热度逐渐上升,部分银行的长期大额存单额度经常会出现不足的情况。2023年以来,居民存款意愿依然较强,大额存单市场热度不减,不过由于上半年银行额度相对充足。
中信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整体利率水平较低,购买3年期大额存单并不是理想的投资选择,如果未来三年内利率上调,投资者就无法享受更高的利率,所以建议投资者,即便想要购买大额存单,比较推荐购买一年或以下这类期限较短的产品。
在大额存单销售火爆的情况下,如果买不到,对投资者而言是否有替代产品?
刘银平认为,国债与长期大额存单的相似度较高,保本,利率接近。不过国债的购买难度较大,只有每年3-11月的10日可以购买,还需要抢购,火爆程度甚至超过大额存单;货币基金、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灵活性较高,过去购买中短期大额存单的投资者可考虑这两类产品;结构性存款、银行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也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购买,不同产品有不同特点,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张文
揭秘“中国时间银行”:创新养老收益名义下的“庞氏骗局”
无论骗局伪装成何种形式,高收益对于上当受骗者而言是屡试不爽的“诱饵”,时间银行也是如此。发布上市计划、出售原始股、销售虚拟币……今年年初以来,一种打着新型养老旗号的“时间银行”异常活跃。它以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和虚拟货币挂钩,用高收益作为诱饵,似乎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诺哈网2023-05-25 17:24:390000意料之外!一季末头部银行理财子规模减少近2万亿,市场回暖难敌存款挤压,大行跌出前三甲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梁柯志)理财产品赎回压力一直延续到第一季度末,这让市场大感意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有媒体18日晚报道称,六大国有行理财公司,以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浦银共12家理财子公司(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的一季度末存续余额为16.0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同口径的17.92万亿元减少了1.9万亿元。0000银行存款利率涨跌不一 3年期存款利率下跌最多
诺哈网2023-05-25 18:52:340000杭银理财因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及销售管理等问题被罚45万元
4月21日消息,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因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及销售管理不规范、信息登记及数据报送不准确,被处以罚款人民币45万元。责任编辑:宋源珺诺哈网2023-05-25 18:01:380000两女子陷入投资理财陷阱,诈骗让她们一夜暴“负”损失68万元
当今社会,理财观念深入人心,“高回报”“高收益”,还有专业的导师,带着你投资理财,你心动吗?跃跃欲试吗?诈骗分子趁虚而入,设计重重骗局,一不小心你可能就落入了虚假投资理财的骗局。2023年5月12日,高新区公安分局曾家派出所接到一起上门报警,张女士因投资理财被骗38万元。经过值班民警赵高营的询问与核实,2022年年底张女士在QQ上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自称“周大生”的投资理财经理。诺哈网2023-05-25 14:49: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