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产品分红了!
日前,交银理财旗下3只养老产品首度分红,每份分红金额均为0.005元,用“真金白银”给予投资者信心和回报。
业内人士指出,在构建“养老第三支柱”体系方面,养老理财产品通过引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在有效控制回撤的前提下,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成为养老金融产品谱系中极为重要的拼图。
交银理财养老产品首度分红
近日,由交银理财发行的3只养老理财产品在平稳运作半年多后首度分红。上述3只产品分别为交银理财稳享添福5年封闭式1号理财产品、2号理财产品、3号理财产品,3只产品分红方式均为现金分红,每份分红金额均为0.005元。
交银理财相关人士表示,“理财 分红”模式满足定期提取养老金的客群需求,真正给投资者的养老生活“加餐”。截至2023年3月末,交银理财养老系列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73%。
业内人士介绍,由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普遍设立了分红机制,分红方式均为现金分红,但分红条件各不相同,在频率上也存在按照月度、季度、年度分红等差异。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建信理财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的产品协议中即指出,产品成立满一年后,当产品的份额净值超过初始销售面值时,产品管理人可根据产品运作实际情况按月决定是否分红。
由此可以看出,养老理财产品分红与否跟产品净值表现相关。根据中国理财网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由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净值均在1以上,大部分产品净值目前在1.01至1.05之间。
产品累计发行规模已达千亿
试点以来,养老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业内人士指出,养老理财总体因其超低费率、较高的业绩比较基准、多重风险保障机制等普惠性、稳健性特点以及契合银行客户低波稳健投资需求,市场反应良好、客户购买热情较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其中,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均发行11只产品,光大理财发行10只产品,招银理财发行5只产品,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兴银理财发行产品数量均为3只,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发行产品数量均为2只,贝莱德建信理财发行了1只产品。
据悉,养老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封闭式、较低风险评级为主,业绩比较基准一般为5%-8%。从产品配置来看,养老理财产品以债权等固收资产为主,但一些合资理财公司养老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占比相对较高。
“养老理财服务创新的核心,在于平衡收益与风险。交银理财一方面择机通过战术调整股债比来优化持仓成本;另一方面,在权益资产内部进行结构调整获取超额收益,力争为客户实现在保持产品进攻能力的基础上,尽力降低产品波动。”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养老理财市场高质量发展仍有一些问题待破解。
“例如养老理财试点范围与额度有继续调整空间、养老理财产品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动积极养老意识、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中国银行研究院指出,具体来看,试点阶段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产品投资策略、期限等较为相似,投资者的选择空间相对有限。相对同质化的产品无法满足投资者不同的分红、收益等多样化需求。
对此,普益标准相关人士称,银行理财公司应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一方面,理财公司在开发和设计养老理财产品时,应更多关注和考虑居民的实际养老需求,在投资期限、流动性支持、风险保障、投资策略等方面寻求更多创新,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完善养老投教体系,针对性解决客户的疑虑与痛点;另一方面,理财公司应持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在回撤可控的前提下增厚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在混业竞争市场中建立和巩固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呼吁,加大对养老理财的政策支持力度,以鼓励并规范养老理财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建议,将部分准一线城市以及具备渠道与客户资源的城商行理财公司等纳入试点范围, 满足具备条件投资者的养老理财需求。同时,适当提升养老理财试点机构的募集资金上限,保证养老理财产品的供给能力。
责任编辑:李琳琳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半年 业界建议向上提高额度向下扩大参与面
记者冷翠华自2022年11月25日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已满半年。整体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局良好。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个人养老金的参加人数和人均缴费额度仍较低,要做大做强个人养老金,还需从制度完善、投资者教育、提升投资收益等多方面着手。储蓄产品先发优势明显0000贷款利率向下,理财收益向上,倒挂会引发套利行为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霜,唐曜华上海、深圳报道在监管鼓励让利服务实体经济叠加需求尚未明显回暖之下,贷款利率今年以来明显走低,到达历史低位水平。“现在一些央企国企贷款招标,一年期利率已经低至2.7%甚至2.5%,大额存款利率高的却达到3%,已经出现倒挂现象。”深圳一股份行公司业务条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了解,半年票据贴现利率近期也一度跌破2%。诺哈网2023-05-25 17:10:130000银行理财投资修复期:封闭式产品发行大增,每日开放型产品未来会否成主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愿、唐婧北京报道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遭遇了两轮债市波动,短期内不少理财产品净值大幅下跌。经过今年以来几个月时间的修复,多数理财产品净值已逐步回升至此前的水平,但这种波动却给投资者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疤。0000理财产品频频提前终止,原因何在?
银行理财市场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情绪。最近,“部分理财产品又现提前退场”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为什么理财产品会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这意味着什么?带着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1部分理财产品为何会选择提前终止?0000中银协今日召开会议 研讨完善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忠)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23日下午,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委会召开研讨会,研讨完善《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参会者为多家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合资理财公司代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