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产品分红了!
日前,交银理财旗下3只养老产品首度分红,每份分红金额均为0.005元,用“真金白银”给予投资者信心和回报。
业内人士指出,在构建“养老第三支柱”体系方面,养老理财产品通过引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在有效控制回撤的前提下,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成为养老金融产品谱系中极为重要的拼图。
交银理财养老产品首度分红
近日,由交银理财发行的3只养老理财产品在平稳运作半年多后首度分红。上述3只产品分别为交银理财稳享添福5年封闭式1号理财产品、2号理财产品、3号理财产品,3只产品分红方式均为现金分红,每份分红金额均为0.005元。
交银理财相关人士表示,“理财 分红”模式满足定期提取养老金的客群需求,真正给投资者的养老生活“加餐”。截至2023年3月末,交银理财养老系列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73%。
业内人士介绍,由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普遍设立了分红机制,分红方式均为现金分红,但分红条件各不相同,在频率上也存在按照月度、季度、年度分红等差异。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建信理财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的产品协议中即指出,产品成立满一年后,当产品的份额净值超过初始销售面值时,产品管理人可根据产品运作实际情况按月决定是否分红。
由此可以看出,养老理财产品分红与否跟产品净值表现相关。根据中国理财网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由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净值均在1以上,大部分产品净值目前在1.01至1.05之间。
产品累计发行规模已达千亿
试点以来,养老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业内人士指出,养老理财总体因其超低费率、较高的业绩比较基准、多重风险保障机制等普惠性、稳健性特点以及契合银行客户低波稳健投资需求,市场反应良好、客户购买热情较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其中,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均发行11只产品,光大理财发行10只产品,招银理财发行5只产品,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兴银理财发行产品数量均为3只,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发行产品数量均为2只,贝莱德建信理财发行了1只产品。
据悉,养老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封闭式、较低风险评级为主,业绩比较基准一般为5%-8%。从产品配置来看,养老理财产品以债权等固收资产为主,但一些合资理财公司养老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占比相对较高。
“养老理财服务创新的核心,在于平衡收益与风险。交银理财一方面择机通过战术调整股债比来优化持仓成本;另一方面,在权益资产内部进行结构调整获取超额收益,力争为客户实现在保持产品进攻能力的基础上,尽力降低产品波动。”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养老理财市场高质量发展仍有一些问题待破解。
“例如养老理财试点范围与额度有继续调整空间、养老理财产品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动积极养老意识、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中国银行研究院指出,具体来看,试点阶段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产品投资策略、期限等较为相似,投资者的选择空间相对有限。相对同质化的产品无法满足投资者不同的分红、收益等多样化需求。
对此,普益标准相关人士称,银行理财公司应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一方面,理财公司在开发和设计养老理财产品时,应更多关注和考虑居民的实际养老需求,在投资期限、流动性支持、风险保障、投资策略等方面寻求更多创新,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完善养老投教体系,针对性解决客户的疑虑与痛点;另一方面,理财公司应持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在回撤可控的前提下增厚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在混业竞争市场中建立和巩固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呼吁,加大对养老理财的政策支持力度,以鼓励并规范养老理财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建议,将部分准一线城市以及具备渠道与客户资源的城商行理财公司等纳入试点范围, 满足具备条件投资者的养老理财需求。同时,适当提升养老理财试点机构的募集资金上限,保证养老理财产品的供给能力。
责任编辑:李琳琳
特定养老储蓄推出4个多月规模已达336亿 已有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愿北京报道特定养老储蓄正式推出4个多月,规模已达336亿元,距离银保监会限定的400亿元总额度较为接近,后续将如何扩围值得关注。4月26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银保监会推动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截至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达336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跟踪试点情况,确保试点安全稳健开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诺哈网2023-05-25 17:15:010000“招银理财”打假“招招理财”,诈骗电话套上客服“马甲”,招招理财也喊冤
华夏时报记者卢梦雪冉学东北京报道“您好,响应号召,现为小部分用户开展最新兑付通道,详情速进官方群。”近期,有机构以“招招理财”名义向客户发送短信称。近日,招银理财发布风险提示,称有不法分子存在冒用公司名义,以“招招理财”等名称发布诈骗信息的行为,“我公司无‘招招理财’品牌产品,该不法行为与招银理财无任何关系”。诺哈网2023-05-25 19:06:200000多家银行一单难求!利率降低催生“存款特种兵” 大额存单为何持续走俏?
“去年还可以看到利率3.5%左右的大额存单,当时还觉得收益率不算高,没想到今年下降到3.1%了。”近日,一位银行客户经理感慨。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大额存单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该产品的销售却依然十分火爆。多家银行的大额存单“一单难求”,额度很快售罄,甚至出现上线几分钟就额度不足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伴随利率市场化,银行净息差收窄,大额存单这类对于银行来说成本较高的负债,是利率调降的首选。00003.5%利率产品将 “绝迹”,银行推销储蓄型保险的窗口期还有多久?
疯狂揽客、销量猛增之余,对于银行、险企而言,销售窗口期剩下的时间或许不多了。“抓紧机会,锁定3.5%的预定利率,下周这款产品就要下架了。”近期在广东的储户王亿(化名)频繁收到银行客户经理的信息轰炸,向她大力推销某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诺哈网2023-05-25 16:34: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