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成功复制中国古代战车:这是当时全球最好的战车!
【军武次位面】作者:索马里飓风

不看不知道,两千年前的战车竟然会如此精美!
事情要从在湖北枣阳发现的曾国墓葬群说起: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最早在2002年就被发现。2014年,国家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除发现不少文物之外,更令人震惊的,是考古队员在此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战车坑。里面28辆春秋战车一列排开,十分壮观。这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春秋战车坑,曾国墓葬群也因此被评为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出土28辆战车的车坑
和有49匹马的遗骸的马坑被分别发现了
令人诧异的是,在曾国墓的发掘现场罕见的出现了两个外国面孔。这两个人,时而在战车坑内测量数据,时而绘图对比,时而低头交流。看着和外国来的“军事间谍”一样。

事实上,这二人确实是来“刺探情报的”,不过让他们感兴趣的目标是中国两千年多年前的战车。他们计划在实地参观测绘后,利用传统技术复制一辆中国春秋时期的双马古代战车。
军史学家麦克·洛斯(Mike Loades)曾经复制和测试过世界各地的古代战车。但唯独没有试驾过中国的古代战车。中国古籍中对于战车在古代的作战方法没有详细的叙述,这使他对中国战车兴趣颇丰。

▲别看年龄大,射箭的准头可不差
罗伯特·赫福德(Robert Hurford)则是文物复制专家。拥有丰富的复制战车的经验。虽然战争的整体结构类似,但是中国战车和当时闻名的中东战车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在他们的实际考察中,发现中国的战车确实有其他任何战车都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处!
几根木头也能叫先进?小车也有大智慧
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大!同时代以及后世数百年内,只有中国大规模使用了驷马战车,用现代的汽车来作比喻的话,中国战车的“发动机马力”要倍于其他国家的战车!

▲赫梯车战的场景
双马战车较为灵活但是稳定性较差
此次他们考察的曾国战车属于中国春秋早期的战车,使用双马拉动,搭载三名乘员。但即使如此,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战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拥有一个巨大的轮子。

▲双马拉动的战车就有56英寸直径的巨轮
换算下来有142厘米!
这是其他国家战车完全无法企及的

▲和古代埃及战车进行对比
简直不像同一时代的东西…
如果说“大”不能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参考,那么另一个远超国外战车的指标,就是惊人的辐条数量。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战车有18根辐条。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辐条竟然多达28~30条以上!

▲埃及战车小轮六根辐条

▲中国战车大轮二十八根辐条

▲这使得中国战车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强
也能为士兵提供更加稳定的作战平台

▲不仅让马更省力
更多的辐条也能增加车轮的耐久度
试想一下如果两国战车同时断了5根辐条…
除了车轮之外,车轴的布置也完全不同:

▲埃及战车的车轴在平台后端
平台会上下摇动起到减震的效果

▲中国战车的车轴在中部
这样能使车辆载重更高
这样马拉起来会更加省力
古法复刻:木头和青铜创造的奇迹!
前期考察结束,二位在中国收获颇丰。于是回到英国开始战车的复制工作。为了尽力还原古代中国战车,他们选用了手工古法制作。

或许许多人不太注意,但是车轮的确是人类文明史上相当伟大的发明!纵观人类文明,车轮甚至是比蒸汽机、互联网还要重要的发明!“輮”是一种古老的制轮方法,通过使用明火使潮湿的木头软化,之后定型为圆弧状。成型之后的木头,会更加的坚韧,成为优质的车轮。

▲罗伯特选择了蒸汽輮轮的方式
这使得温度更容易控制

▲然后使用特殊工具定型
半个车轮就这样做好了
在最关键的辐条上,罗伯特犯了难:如何将如此之多的辐条完好的辐条同时完好的卡进车轮里呢?

▲中国的辐条不同于埃及的圆柱形辐条
他是一个过渡自然的榫卯结构

▲在出土的战车中,我们发现辐条
并不都是一样长的
而是有长有段交错排列

▲这样精巧的设计使得轮子在批量生产时
更容易安装。而且强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车轴是更加关键的部分,古代没有滚珠轴承,如何让木头之间的“硬摩擦”变得顺滑显得格外讲究。轮轴的长度显得格外重要:

▲长轮轴不仅有更好的承重
而且能让轮子更加固定避免不必要的滑动

▲巨大的轮轴
然而,木质的轮轴毕竟强度有限,在木质的轮轴之外需要加上许多的青铜部件。这些部件不仅起到增加轮轴强度的作用,更能起到装饰、体现身份的作用。

▲委托中国南京博物馆进行铸范和浇筑

▲如果用湿润黏土做范
浇筑出来的铸件上会有大量气泡

▲将黏土的范先进性烧制去除水分
接着再进行浇筑

▲别看这小东西其貌不扬
稍经打磨装饰就变得十分精美
接着,经过最终的拼装和上漆装饰,这辆严格按照“中国标准”复制的战车的精美程度超乎想象!

▲韧性极高的藤条固定底盘
这会更利于士兵站立


▲组装好的战车简直堪称惊艳!
怪不得君王们死后也想要带走
大功告成!复制好的战车好看归好看,但是不要忘记,老外们复制中国战车是为了探究其在战场上的实战能力。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最终测试的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
坦克or花瓶:古代战车到底如何作战?
《孙子兵法》中,对于战车和步兵的优劣有过详细的论述:
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当保险带隘,慎避广易。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导之,抵诸易。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孙膑认为:影响战车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地形。在平原地带,再战车数量有保证的时候,即使面对10倍的敌军步兵,也可以毫不犹豫的进行决战!在平原上,战车真的能有如此惊人效能么?

先让我们看看史书上怎么说:中国战车一般有三个乘员,他们并排站在一米五左右宽的车内,右边是指挥,称“车戎”或者“戎右”。他手持一柄2~3米长的青铜戈进行挥击。同时佩有一把不到一米长的剑以应付距离较近的敌人。车中间的为驾驶员,负责驾驶拉车的四匹马。而左边的则是副攻手,一般持有短剑和一把100~130cm的大弓,负责远程输出伤害。


▲戎右负责使用大型武器进行挥击
而战车后面,以往还会搭配有步兵。这些步兵称为“徒兵”,一般至少7~10人一组,跟随在战车后面。徒兵的多少没有严格的限定,战国时期有一乘配有72步兵的说法。冲入被溃散的敌阵中进行厮杀。“万乘之国”也暗指指上万的战车和10万以上的兵力。
▲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不仅代表了战车的多少
也代表了己方国家的军力如何
实际中老外的测试结果如何呢?

▲弓箭手一般使用跪姿进行瞄准射击
碍于战车的空间拉弓的幅度受到限制,所以古代没有车载大型弓或者弩炮的先例。 老外认战车以往不会全速冲击而是让马小跑,这样不仅能保证射击的稳定性,也能让协同的步兵相互掩护。

▲一个熟练的弓手在战斗室面对静态目标
命中率相当的高,这得益于战车优秀的稳定性

▲而戎右的长戟却在试验中表现不佳
战车在小跑的速度下,很难实现想象中战车“收割人头”的状态。因为人体的重量决定了戈或者戟并不能在高速移动中击溃大量敌人。老外因此得出结论,这柄长戟的防御作用大于进攻。在战车冲入敌军军阵的混战时,他能帮助战车威慑蜂拥而至的步兵,给战车脱困提供足够的空间。

▲此时长兵器的挥击
和突刺功能就得以显现
在两军战车对冲时长戟可以有效的提升战车攻击范围。能有效的钩中敌军戎右。并利用战车的速度将对方钩下战车。
由此,战车在战场上的真正功能得以突显:并不是大规模的输出伤害,而是通过战车掩护步兵冲散敌军阵型。同时战车进行侧翼的包抄。这就说明了地形的重要性,在广阔的平原中,战车可以充分的利用战场宽度,进行快速的迂回和包抄。既然战车如此强力,为何战国之后快速的消失了呢?

▲秦国人修筑长城是战国修筑城墙的延伸
城墙本质上防的不是步兵而是战车!
君子之战:被礼仪打败的战车
战车诞生自崇尚“君子之战”的商周时期,在战争中,各方势力都要遵守众多礼节。这使得战争的烈度遭到了限制:比如在车战中,双方都会默契的朝左行驶,这使得戎右更好的与对方进行较量。而战场上的弓箭手也都不会主动射击对方驭手(驾驶员)。因为这样的会显得“胜之不武”。
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铁制农具的普及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人口开始极大的扩充。在和平年代这可能是件好事,但是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这仅仅代表着战场上兵员的增多,战争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铁制兵器开始大规模装备,战争的烈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诸侯势力不遵守战争时的礼节。战场上的厮杀越来越激烈。战车被不加限制的大规模利用,这使得利用地形固守西方的秦国,在长年积累后迅速的统一了中国。

但是,汉朝之后,军队的主要敌人变成了北方的匈奴人。人们发现:面对这群完全不讲道理的骑兵,笨重的战车好像根本没有什么卵用!这或许才是战车消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经过老外的实地测试
战车的灵活度完全不如骑兵
骑兵是足以克制古代战车的

▲战车在文明的礼节中被碰上神坛
同时又在礼崩乐坏中遭到了捧杀
最终,随着诸如马鞍之类的马具在中原地区的迅速普及,战车快速的被骑兵彻底取代。马车在之后的近2000年历史中成为中国主要的运输工具。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战车不仅在当时是力量和荣耀的象征,它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持续到了今天。

▲战车成为一种文化
融入了中华民族血液中
比如我们熟悉的“驷马难追”
“一鼓作气”“折冲”“大简车徒”
许多汉语词汇都源自于战车
但是对比同时期的中东和西方的战车,老外们还是给中国战车一个中肯的评价: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它已经成为过去,但它绝对是当时最好的军事车辆!

如果想要观看老外复制中国战车完整过程的朋友可以在bilibili弹幕网搜索“NOVA 中国战车”即可在线观看。

两千年后的中国人应该更加自信:我们的智慧和技术也曾经一度领跑世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产品能完全甩掉廉价、落后、劣质的帽子,再次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美国会如何处置委内瑞拉?剧本都是现成的,随时都能动手
【军武次位面】枪骑兵曾几何时,委内瑞拉曾经是一个以盛产石油和美女闻名于世的拉美"橱窗"国家,人民富足,佳丽满目,"世界小姐"桂冠屡屡花落委国,实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曾经的委内瑞拉是一个以美女和富足闻名于世的国家诺哈网2023-06-06 23:55:340000真丢脸!美国士兵找小姐不给钱,还让宪兵抓人
【军武次位面】作者:端平入洛在国外,有美国军事基地的地方,在附近就一定有红灯区,供美国美国大兵消遣。尽管美军高层一向在“道德原则”上反对军中的嫖娼行为,试图树立良好的军队形象,但美军基层的各类嫖娼之风仍愈演愈烈,最近甚至爆出了嫖娼“逃单”门。▲被赶走的小姐正在和美军宪兵正在交涉诺哈网2023-06-12 03:44:460000法国人总想当世界第一,搞出世界最贵坦克自己装备不起,哭笑不得
【军武次位面】作者:MiG-21【地球最强坦克】高卢重装骑兵——“勒克莱尔”坦克▲“勒克莱尔”坦克注释图序言如果说英国是坦克的发源地,那么法国就是坦克的先驱,其中雷诺FT-17轻型坦克被公认为“现代坦克的鼻祖”。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并且采用动力舱后置、驾驶舱前置的设计,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这一设计......▲FT-17轻型坦克诺哈网2023-06-16 03:15:290000他驾驶99坦克一炮对穿59,为啥这个坦克兵高兴的不得了?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从五对负重轮到99大改,走过了怎样的路程?前不久,央视《军情时间到》栏目组来到中部战区某部队,采访了现任某团副营长的“兵王”贾元友。在他的带领下,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最先进主战坦克99A的强大性能。报道中除了展示99A的防护性能和机动性能之外,还专门展示了99A强大的火力,贾元友驾驶99A,对准自己曾经驾驶过的59式坦克进行了2800米外超远程射击。诺哈网2023-06-09 00:35: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