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年度吹牛奖,肯定非这位台湾专家莫属:一人一弹干一辆坦克
【军武次位面】作者:千夫长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Mark I型碾过德军防线开始,如何让步兵对抗“陆战之王”就一直是各国军队头疼的问题。坦克与步兵的对抗在吃瓜群众眼里也呈现出两个极端:既有电影《芳华》里坦克对步兵压倒性优势的“常识”,又有东南某岛嘴炮“一人一弹换坦克”的惊人言论。
▲红隼这种66mm口径的火箭筒也不知道能打穿谁
在便携式反坦克武器遍地开花的中东战场,近年来西方几款知名三代主战坦克频频折戟于杂牌武装之手,却看似坐实了“坦克无用论”的观点。毕竟一个坦克车组的成本,再怎么说也比步兵的反坦克小组高昂得多;如此高的效费比刺激之下,也难怪有人还热衷于“一人一弹换坦克”的“昭和狂想”。
▲近年来第三代主战坦克在中东被各种花式吊打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单兵反坦克武器历经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手榴弹\枪榴弹、反坦克火箭筒到反坦便携式克导弹的发展,对坦克装甲的破坏威力早已从最初的十几毫米增强到如今的1000 mm。提起步兵反坦克也从当初有去无回的恐惧,变成如今“没有什么是一发RPG解决不了的”的一众神教。
▲步兵反坦克的确不再只能近身爆破了,连步兵都能欺负坦克
然而,细数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二者的对抗中占据主导优势始终是坦克,步兵反坦克依旧是一种不对称的无奈之举。(当然,成建制的重装专业反坦克部队是另一回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当然这类重型装备就要靠体系对抗了
1916年Mark I型坦克首次登上索姆河战场,靠着区区5~10mm厚的装甲,就打破了长期僵持不下的堑壕攻防,给德军步兵极大震撼。尽管德军通过将宝贵的钨芯K型子弹下发至普通步兵,一度让步兵拥有了100米内反坦克的能力。但随着MkIV型坦克将装甲加厚至12mm,这一权宜之举也很快告终,没有火炮支援的步兵依旧难逃被碾压的命运。
▲一战时期的Mark I型坦克装甲薄弱
不过由于第一代坦克速度慢,视野不良及装甲薄弱的固有缺陷,K型子弹带来的思路并未终结。很快,德国研制发射高初速穿甲弹的大口径步枪,反坦克步枪遂成为第一代制式单兵反坦克武器,并迅速被各国采用,一直延续到二战初期。然而,反坦克步枪作为常规动能穿甲武器,在单兵负荷的限制下,弹丸初速和质量不可能无限提升。
▲反坦克步枪作为第一代单兵反坦克武器,性能提升空间很小
而同时期坦克的发展却渐入佳境,360°可旋转炮塔改良视野,装甲厚度不断提升;二战早期英法的玛蒂尔达和B1重型坦克,抵挡小口径火炮都不在话下,反坦克步枪更是力不从心。历史再次回到起点,坦克稍稍提高装甲厚度就能将单兵反坦克武器逼入绝境,步兵反坦克战术自然不是战场主流。
▲二战爆发前英法装备的坦克防护性能已经得到极大提升
就拿诺门坎之战来说,尽管日军又贵又重的97自动炮(20mm反坦克枪)可以击穿苏军参战的BT薄皮快速坦克,旧日本陆军也热衷于一战时期的“步兵近身爆破法”。但战后统计显示,苏军战车损失中反坦克炮占75-80%,燃烧瓶占5-10% ,野战炮占15-20%,航空兵占2-3%,手雷占2-3%;可见战场上步兵反坦克并不是那么容易。何况要是换了T-34和KV系列,怕是日本步兵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诺门坎战役苏军缴获日军97自动炮(20mm反坦克步枪)
二战前夕,随着门罗效应(即聚能效应)应用于军事领域,反装甲技术除了以往的动能穿甲外,还点亮了化学能聚能破甲的新科技树。采用空心装药设计的破甲弹,通过聚焦的高温高速射流进行反装甲杀伤,不依赖高初速即可达到5倍于战斗部口径的静破甲深度。这也意味着单兵反坦克武器有了新出路。
▲门罗效应的军事应用让单兵反坦克武器绝境逢生
以此原理设计的反坦克手雷和枪榴弹,可以应对日益厚重的坦克装甲。随后出现的反坦克火箭筒,则真正让步兵反坦克摆脱“肉弹”攻击的无奈。美军率先推出的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军山寨的“坦克杀手”都有不俗战绩。逼得双方坦克竞相加装各种附加装甲以对抗新兴威胁。
▲二战德军山寨的88mm“坦克杀手”
值得一提的还有德军铁拳系列火箭弹,其原理相当于小型的预装填无后座力炮,造价低廉,总共生产超过800万枚。该弹不光开创超口径战斗部设计,为日后RPG登上神坛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其属于一次性武器,不占编制,深谙反坦克火箭筒“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作战奥义,可谓思想超前。
▲铁拳属于不占编制武器,可以实现人手一具
不过正如战争结局一样,800万铁拳没能阻挡苏军的钢铁洪流;毕竟破甲战斗部没有彻底颠覆二者的对抗。从技术角度来看,破甲弹产生的金属射流撞击装甲时不断被消耗,通过加装间隙装甲和栅格装甲提前引爆战斗部,即可避免被击破。从战术角度看,单兵反坦克武器射程近、精度差的先天不足,组织好步坦协同即可有效压制,让射手有来无回。
▲间隙装甲可以应对破甲弹威胁
从坦克与步兵反坦克武器的两轮交锋中可以看出,坦克凭借综合性能优势,往往领先于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后者则需要借助新技术突破才能实现弯道超车,难度可想而知。战后的发展也是如此,尽管RPG代表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逐渐为人所知,但破甲战斗部对金属射流的依赖,还是让坦克牵着鼻子走。
▲RPG在第三世界声名大噪,和特殊战场环境有关
除了逐渐增厚的装甲防护,爆炸反应装甲作为坦克标配有效应对破甲弹侵袭,复合装甲也能有效地以碎片袭入射流穿透途径,扰乱射流以减少穿击能力。热成像仪等新型观测设备提高了坦克的战场感知能力,进一步放大了反坦克火箭筒射程的劣势。有鉴于此,承袭二战未竟事业,针对火箭筒射程近精度差的问题的反坦克导弹应运而生,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大放异彩。
▲爆反装甲等对抗破甲弹的手段发展迅速
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步兵使用RPG火箭筒和AT-3反坦克导弹设伏,在西奈半岛全歼孤军冒进的以色列190坦克营,反映出单兵反坦克要依赖组织严密的伏击战术。但这种战术是典型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以军孤军冒进,不注意战场侦查的战术失误要占主要原因。
▲第四次中东战争名声大噪的AT-3反坦克导弹
除去这次战斗,以色列装甲部队大多数时间能有效压制该类武器。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发射后需要射手持续指示目标,而坦克炮弹速度远高于导弹,通过协同经常是敌方导弹射手在发射后数秒就被坦克炮击毙,导弹失控撞地。
▲坦克炮弹速度快,反应快
标枪之类的第三代单兵轻型反坦克导弹,采用的发射后不管的模式,实质是一种图像匹配的自主制导模式,无法实现人在回路控制。在加装干扰装置乃至主动防御系统之后,并非完全无法应对。即便采用串联战斗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也很难击穿先进坦克的正面;且成本高昂不可能达到人手一具。只要不犯严重的战术失误,“一人一弹换一车”很难实现。
▲标枪攻顶不是万能的
▲坦克主动防御系统日渐成熟
由此可见,坦克无用论远没有到实现的地步,至于车臣和中东城市巷战损失的大量坦克,有见解的军迷都知道更多的还是由于军队装备落后、素质下降。
▲甲坚炮利的坦克远没有到无用的时代
反观以色列在加沙的历次军事行动,通过划区清缴,精确打击并没有出现类似情形,装甲部队始终是中坚力量。毕竟,在连集火力防护机动于一体的坦克都无法应对的战场,其他装备更不可能完成作战任务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中国军火组团亮相巴格达,狗大户这次又要买点啥?
【军武次位面】作者:TDK《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中国军火组团亮相巴格达,这次又要卖点啥?2018年3月10-13日,伊拉克在其首都巴格达举办了2018年度的伊拉克国际防务展,在这次展会当中,中国军火的展台又一次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诸多参展的国产武器装备不禁让人遐想“萝莉控(北方工业,Norinco)这次又想推销点啥呢”?▲中国军火模型的展台诺哈网2023-06-13 17:43:200000乘客要求军人给他让座?顺丰无人机首次给军队空投
【军武次位面】作者:TDK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世界上都发生了哪些值得注意的军事新闻呢?今天,军武就通过本期推送来与您回顾一下:“军用顺丰”真的来了▲2017年12月26日顺丰无人机的空投快递实验诺哈网2023-06-14 03:23:38000015吨小身板扛起“KV-2”级主炮,它堪称坦克界的“巨乳萝莉”
说起轻型坦克,恐怕各位军迷心中首先想到的是贫弱的装甲、纤细的主炮和疯狗一样的机动能力,在众多炮利甲坚的中型和重型坦克面前,轻型坦克就个是“弟弟”。▲和中型坦克比,轻型坦克就是个“弟弟”诺哈网2023-06-10 20:50:330001威胁太大!美军高官评价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必须扩军应对中国
【军武次位面】作者:枪栓近日,据环球时报报道称,美军印太地区司令部“鹰派”司令官戴维森上将公开发表声明,称解放军使用反舰弹道导弹准确击中了南海的预定靶船。戴维森称,“中国军队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保卫自己领土的战略,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目标是能够在远离海岸的地方作战”,还表示,中国的导弹和火箭部队现在在该地区代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这“对第一岛链构成了威胁”。诺哈网2023-06-03 11:10:040000只要13个引体向上?俄国特工体能标准居然连中国初中生都不如?
【军武次位面】:无限建制银幕上那些飞檐走壁的特工,现实中真的还存在吗?对于普通人来说“特工”这个职业是非常神秘的,特工在大家心中一直有着固定的“刻板印象”——精通各种武器、格斗技巧,能飞檐走壁、深入敌后,总是在极为危险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过随着时代变迁,特工也越来越“大众化”,我们心中那个强悍全能的特工形象恐怕即将成为过去了。诺哈网2023-06-09 05:45: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