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中神秘的无人机究竟是何来头?中国海军注定很难装备
【军武次位面】作者:千夫长
作为春节期间唯一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在前期排片不利的情况下,靠着自身口碑实现票房的强势逆袭。该片凭借考究的武器装备、战术细节,成为国产军事影片的新高峰,让一众神剧相形见绌。

▲《红海行动》成为春节档最大黑马
正如“这一次,我们来真的”的口号一样,影片中不再有主角光环护体,英雄也会流血牺牲。在影片高潮处与武装分子8:150的对决中,蛟龙突击队付出2人牺牲2人重伤的惨重代价。如果不是关键时刻临沂舰起飞的神秘武装无人机及时到达,恐怕还会有更多伤亡。

▲临沂舰最后起飞的无人机及时支援前线的蛟龙突击队
如何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援正是特种部队敌后作战一直面临的难题。毕竟本质上仍是轻步兵的特战队员,一旦被敌方重兵围堵;在没有及时有效的后方支援下,结局往往很悲惨。现实世界里,无论是众所周知的黑鹰坠落,还是新世纪海豹突击队在阿富汗铩羽的“红翼行动”,精锐的美军特种兵被大批民兵武装包围后,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

▲特种兵本质上还是轻步兵,一旦陷入重围后果不堪设想
在反恐战争这样的非对称大背景下,可以低成本长期巡弋战区上空,实时对目标进行打击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日益在特种作战的舞台上活跃起来。那么影片里虚构的舰载察打一体无人机,会不会成为一种主流发展模式呢?

▲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成为战场上的明星装备
首先我们来看影片中出现的舰载武装无人机所展现的技术特点(毕竟是虚构型号难免有些bug,但丝毫不影响剧情精彩)。从技术上看,舰载发射所需的折叠机翼和火箭助推发射方式,尽管不同于常见的滑跑起降,但在现实中都能到原形。解放军近年来频频亮相的ASN-206无人侦察机系统,就利用固体火箭助推起飞,零长发射,伞降回收,不需要专用起降跑道。

▲片中舰载无人机发射情形,想在护卫舰上起飞这种无人机限制很多
该机可在150千米远纵深范围内昼夜执行作战任务,借助多种侦察设备实时传输视频影像,指示地面目标坐标和校正火炮射击。但该机任务模式尚属自动控制模式,即在任务前事先输入无人机飞行控制程序,仅适合中近程有计划的侦察使用。要想实时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就不得不依赖地面站及时的指令控制。

▲解放军炮兵校射无人机,可实现零长起飞,但只能执行预编指令
指令控制系统从最早依赖雷达的无线指令控制,发展到后来电视制导实时交互图像,地形与大气因素对无线链路的影响一直制约无人机的作战航程。上个世纪90年代,卫星链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完全突破了无人机指令控制的地形地物障碍,大大加速了无人机的发展。

▲卫星链路的应用增大了无人机的使用半径
美国因此在远程侦察无人机领域取得绝对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察打一体无人机,捕食者无人机因而在反恐战争中名声大噪。但这样一来,先进且复杂的无人机机载传感器就带来设备体积重量的限制。

▲美国在远程无人机领域走在前列,攻击无人机也正是在侦察无人机基础上发展而来
捕食者、翼龙之类的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为了满足航程与武器挂载需求,尺寸普遍做的很大。毕竟要容纳各种光电/红外侦察设备、GPS导航设备以及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炮兵校射飞机这样的战术飞机显然不够。再加之为实现长时间巡航,远程无人机在设计上着力提高巡航升阻比,普遍采用大展弦比设计,翼龙超过14米的翼展也难以直接用于054A这样的4000吨级战舰。

▲远程无人机通常采用大展弦比机翼设计
即便排除发射时尺寸和方式的影响,驱护舰上有限的直升机平台在回收时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无人机集成众多精密设备,回收方式主要着眼于缓冲吸能。主流为撞网回收、伞降回收、着陆滑跑回收、垂直降落回收、中空回收和气垫回收。驱护舰有限的空间和海上战场特殊的环境,排除了绝大多数回收方式。

▲驱护舰有限的空间决定搭载的无人机多为单程的靶机
虽说二战时期战列舰、巡洋舰所搭载的水上侦察飞机可以实现回收,但水上飞机不仅具备普通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还要保证在水面降落和水面航行的水动特性。所需的船身式和浮筒式结构不仅增加结构重量,要想兼顾水动性无疑影响无人机自身性能。

▲可回收的水上飞机要考虑水动特性
如果不考虑回收只做一锤子买卖,眼下各国武备库里恐怕只有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可以直接应用到驱护舰上。这种翼展只有2.1米的小家伙通常从车载发射箱助推发射,作战半径400-500公里,机身自带战斗部直接摧毁雷达目标,属于自杀性无人攻击机。尽管导航精度较高,但受制于体积限制只能采用自主控制系统,被动式导引头也只能攻击雷达目标,和影片中能打坦克的无人机显然无法相提并论。

▲中国也曾采购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机
有鉴于此,如今真正给水面作战舰艇提供的武装无人机,仍然以垂直起降为主。例如美军滨海战斗舰配备的RQ-8A火力侦察兵无人机,可以直接借助驱护舰的直升机平台遂行作战任务。

▲目前适合驱护舰的武装无人机还是以RQ-8A这样的旋翼机
影片中的武装无人机可以看做现实生活中多款无人机的组合产品,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实世界里舰载无人机的主攻方向仍是以航母和两栖舰为平台,主攻隐身突防和可靠的远程侦察攻击,而并非为所有海上平台开发一种起降条件简易的无人机。

▲美军X47B虽然下马,却代表了舰载无人机主攻方向
毕竟除了航母、两栖舰之外,驱护舰这样的水面战斗舰并不依赖航空力量发挥战力,长航时武装无人机并非刚需。为054A特意开发一款起降条件如此受限的无人机,显然不如美军从吉布提基地里飞出的捕食者来得方便。如此科幻的护卫舰载无人机也注定不会成为主流。

▲吉布提也是美军在非洲最大的无人机基地
片中作为海外撤侨核心054A,在突发情况下担当起空海地力量的指挥中枢,本就超出了本身设计定位,属于中国海军蓝水梦实现过程中的无奈之举。等到中国的航母战斗群能有效护卫海外合法权益的那一天,也就不再会有054A该不该装备这样一种无人机的争论了。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的小伙伴,可以查看置顶文章,局座对谈张译(队长)&黄景瑜(狙击手),讲述电影有趣的幕后故事。查看方法:进入我的主页→点击文章分类→查看置顶

继T-62之后,老古董T-54也开上前线,俄军真的那么缺坦克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近日,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网友拍摄到一辆满载着坦克的火车正在向西行驶,而这列火车之上的居然是拥有大约70年历史的老古董T-54坦克,并且其中赫然还有三辆是非常古老的T-541951型。与此同时,国外的军事博主称,俄罗斯远东兴凯湖地区的阿尔谢尼耶夫第1295坦克库存基地已经启封了一批T-54坦克,正在进行翻修,估计火车上这批就是来自这里。诺哈网2023-05-26 22:45:530000军服太扎眼,民服不耐用。战场上的佣兵怎么穿?
无论战绩再怎么耀眼,却也很难改变佣兵“DogsofWar”的恶名,毕竟,大多数佣兵奉行的准则就是谁给的钱多,就为谁作战,今天为了你的钱可以为你卖命,明天就可能为了敌人的钱弄死你。诺哈网2023-06-06 12:23:480000紧追中国?印度高调宣布反卫星试验成功,印军工实力不可小视
布朗运动?大号蹿天猴?其实印度导弹技术并不弱前天,印度总理莫迪兴奋的在印度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印度试射的一枚反卫星导弹,成功摧毁一颗轨道高度为300公里的卫星。这意味着印度成为继美、俄、中三国后第四个掌握反卫星技术的国家。▲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这一消息诺哈网2023-06-07 05:53: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