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干掉太空目标!F-15的导弹居然击落了一颗卫星?
【军武次位面】作者:李昭辉
今天的“军武正片”中曾提到F-15战斗机发射导弹击落卫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了这款外观不起眼的、而且绰号挺有趣的武器之后,F15战斗机飞行员们就拥有了击落卫星的能力。”

1985年9月13日,一架F-15A战斗机发射了一枚ASM-135反卫星(Anti-Satellite,ASAT)导弹。
“飞翔的番茄罐头”
1985年9月13日,小威尔伯特•D•皮尔逊少校(Maj. Wilbert D. Pearson Jr.)驾驶着一架F-15战斗机起飞了。这次飞行非比寻常──飞行员必需驾机飞出一个要求异常严格的任务剖面。


▲ASAT反卫星导弹真正的实弹射击测试,是由图中的这架机号为“77-0084”的F-15A战斗机完成的
皮尔逊少校是美国空军的一位试飞员。这一天,他驾驶着他那架F-15A战斗机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起飞后,便朝着位于范登堡空军基地以西大约200英里处的某一区域飞去。然后,当战机的速度达到1.2马赫时,皮尔逊少校驾驶着战斗机向上进行了一个精准的65度爬升,在这一过程中他拉出了3.8G的过载。皮尔逊的战机开始迅速爬升。

然后,在高度正好为38100英尺(11612.88米)时,这架F-15战斗机自动发射了一枚实验性的两级助推式导弹,导弹代号为“ASM-135”。这枚导弹拖着长长的尾迹径直向上飞去,飞过了对流层和平流层,最终飞到了335000英尺(102108米)高的太空──这一高度相当于位于地球表面以上62英里处──此时这枚导弹还在继续爬升。

▲F-15A 77-0084以跃升爬升方式发射ASM-135A
这枚ASM-135导弹看上去又粗又短,可它却是一枚高科技导弹,不过其战斗部并未填充高爆炸药。相反,皮尔逊少校执行的这次任务要求它通过猛烈地撞击来摧毁一颗卫星!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此图为设想的F15发射卫星)
ASM-135的反卫星实验成功了,它砰地一下与一颗在太平洋上空约345英里(约552千米)处运行的报废的军用侦察卫星相撞,把它变成了一堆金属碎片和尘埃。

与此同时,皮尔逊少校在那一刻也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击落太空目标的飞行员,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一位──在这次试验之后,美国空军再也没有用战机向卫星发射过导弹。

早在这次试验数年以前,在《华盛顿邮报》的防务记者的帮助下,ASM-135反卫星导弹就已经开始为公众所知晓。乔治•C•威尔逊在1977年发表的几篇文章中首次对这种武器系统进行了描述,并给它起了一个独特的绰号──“飞翔的番茄罐头”(the flying tomato can)。

▲ASM-135反卫星导弹“终端寻的飞行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ASM-135A反卫星导弹的第一级
ASM-135反卫星导弹的“终端寻的飞行器”是一个较短的圆柱体,从外观上来看有点像一个,呃,一个番茄罐头。围绕着这个“番茄罐头”一周布置有56台全装药(full-charge)固体火箭发动机和8台半装药(half-charge)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控制转向以调整导弹战斗部的飞行姿态。搜索并捕获目标的工作由位于终端寻的飞行器中心的红外探测器来完成。
为了保证系统能正常工作,红外探测器在部署之前必须进行相当程度的冷却。为此,红外探测器需要被放置在冷却至约零下450华氏度(约零下267.78摄氏度),或者说接近绝对零度的液氦中。

根据一位曾在美国空军的ASAT(Anti-Satellite,即“反卫星”)项目中工作了四年的年轻的空军军官格里高利•卡拉姆贝拉斯(Gregory Karambelas)的说法,ASAT测试项目需要准备一个大大的盛装液氦的保温瓶或烧瓶,这种瓶子“大约和那档老的电视节目《迷失太空》(Lost in Space)中的机器人一般大小”。用于测试项目的那几架F-15战斗机最初是双座型的“老鹰”,不过“它们的后座被换成了装有液氦的保温瓶”,卡拉姆贝拉斯这样写道。

▲由凌-特姆科-沃特(LTV)公司研发的ASM-135反卫星导弹
由于导弹的终端寻的飞行器只能指向目标所在的方向,它自己没有真正的推动自身向前飞行的能力。因此,F-15战斗机飞行员释放导弹的空域位置和二级火箭助推器的性能对于试验的成功与否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挂载ASM-135导弹的飞机必须飞到迎面而来的目标卫星运行轨迹下方的区域,然后,在战斗机进入一个非常“陡峭”的大角度爬升后,飞行员必须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时间窗口”内发射武器。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终端寻的飞行器将自己直接进入接近目标的飞行路径,并通过碰撞而直接毁坏目标”,美国空军飞行测试中心(Air Force Flight Test Center)的历史学家雷蒙德•L•普弗尔(Raymond L. Puffer)这样说道。“当两个物体以极高的相对速度碰撞时,已经不再需要炸药了”。
第一次由载机携带新式ASAT武器的测试飞行发生在1982年12月21日。后来,在1984年又进行了两次自由飞行试验。第一次自由飞行试验发生在1984年1月21日,试验取得了成功,不过没有安装微型的终端寻的飞行器。第二次自由飞行试验发生在1984年11月2日,这次试验在太空中选择了一颗星星作为终端寻的飞行器上搭载的传感器的目标。第二次试验被美国空军判定为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ASAT项目概念图
ASM-135的最大飞行高度约为350英里(约560千米),这意味着它只能攻击位于近地轨道上的卫星。另外,根据一份解密的中央情报局关于这一问题的报告,苏联人将能够研发出对抗ASAT武器的措施,虽然这些防御措施只有“有限”的效用。

▲ASM-135反卫星导弹的动能碰撞杀伤战斗部攻击卫星的示意图
在1985年的“首飞”之后,美国空军又对ASAT进行了两次实弹射击测试。不过,出于对国会施加的限制的尊重,这两次测试都是将太空中的某颗星星作为瞄准点,而不是瞄准某一颗卫星。
1987年,ASAT项目被缩减,第二年该项目被取消,理由是“目标导引系统的技术问题和测试活动拖沓,这两者都导致了显著的成本增长”。这一理由是美国空军发起的一项评估活动给出的。
皮尔逊少校,那位美国空军中唯一有太空“击落”记录的飞行员在退役之前一直擢升到了空军少将。在退役之前,皮尔逊少将担任的职务是美国空军飞行测试中心的指挥官。皮尔逊少将在2005年退役。

▲小威尔伯特•D•皮尔逊少校的官方标准像,此时的他已经官至空军少将了
2007年9月,一些飞行员聚集到一起,对皮尔逊少校的历史性飞行表示了敬意。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荷姆斯泰德空军储备基地,地勤组长亚伦•哈特利中士亲眼目睹了一架当时被划归驻扎在该基地的第125战斗机联队的F-15战斗机──事实上,这就是当年发射导弹击落卫星的那架F-15。

哈特利中士协助安排了一次飞行活动,以纪念这个成就,而驾驶这架F-15进行这次“纪念飞行”的飞行员就是皮尔逊少将的儿子──托德•皮尔逊上尉。皮尔逊上尉当时是一名现役的F-15战斗机飞行员,驻扎在位于爱达荷州的芒廷霍姆空军基地。

已退役的道格•皮尔逊将军(左)和他的儿子托德•皮尔森上尉(右),他们二人正在讨论有关2007年9月13日涉及历史性的“击落卫星”的纪念飞行的相关事宜。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皮尔逊上尉专门飞了他父亲22年前飞过的同一架F-15A。

最后还是那句话:市面上的军事节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目都叫《军武次位面》。我们的节目旨在向大众科普军事历史,让大家在享受精细的画面之余,能有更多的知识素材来思考问题。这种“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能多带给大家一份思考的空间,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对于标题党,我们更喜欢同丰富的内容去传递给观众,因为即使标题取的再吸引人,没有一个足够好的内容,就像喝下去一瓶白水,满怀兴趣的拧开,喝下去却索然无味,而我们希望做的是一瓶需要认真酿造的美酒,不靠华丽的外表吸引人,但喝下去同样会让你回味无穷。

可能如今我们做的还不够完美,但我们相信只有真正的努力,然后让观众真的能学到各种军事知识就是心满意足了,我们认为只有如此这才是军事节目应该有的样子。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俄罗斯举办“国际军事比赛-2018”31国参加,部分项目在中国举行
▲“国际军事比赛”官网图【军武次位面】作者:liutang2020日前,俄罗斯国防部官网的“国际军事比赛-2018”专题更新了参赛国和比赛项目。本次比赛,参赛国达到了31个(差一位就可以筹齐32强踢世界杯了),而比赛项目仍为28个。另外,“国际军事比赛-2018”专题还发布了比赛安全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梳理一下目前各个参赛国的参赛项目及相应情况。诺哈网2023-06-12 14:59:360000不忍直视!黑叔叔新兵训练粪坑打滚,还是解放军训出的更靠谱
【军武次位面】:Beyond虽然是雨鞋,服装统一了效果还是能看的!接受军事训练是一国武装力量为提高战斗力而必不可少的步骤,高中生和大学生也有军训,最多只是踢踢正步、站站军姿,以此增强学生们的纪律性和执行力。这跟正规军想比,只是小打小闹。但军队中的士兵训练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大开大合血汗并存,一些国家独创得一些奇葩训练科目,让人们大开眼界。▲新兵训练免不了要多吃点苦诺哈网2023-06-06 22:04:020000收入超过70%网友,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很穷?
【军武次位面】:罗夏你们拥有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有时候上网是一件让人糟心的事。下班回家终于能松口气,打开朋友圈,发现有人发了一条动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还这么堵!开会要迟到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老板骂?”配图不经意间露出低调的车标和手上的腕表。算了,刷会儿微博吧。结果又看到有朋友连发几张马尔代夫的照片:“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诺哈网2023-06-04 13:33:510000备受关注!山东舰离港北上接近辽宁舰,海军节会有双航母出现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3月18日,网络上传出消息称,国产002型航母山东舰,已驶出母港向北方进发,并在随后得到了国内官方媒体的侧面证实。使得这艘自2021年12月结束训练返港之后,就一直处于维护状态的国产航母,再一次受到了外界极大关注。尤其是在距离海军节仅有1月左右时间的情况下,这艘6万吨级国产航母北上的雄姿,无疑让外界有了许多遐想的空间。▲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诺哈网2023-06-01 01:55:20000099A坦克上的一件东西可令敌方坦克瞬间致盲,西方国家毫无办法
【军武次位面】:索马里飓风99A还能闪瞎敌军狗眼!敌军炮手排队个个致盲!说起最近我国最近曝光次数最多的装备,无疑就要数解放军最新型的99A型主战坦克了。▲从军博开展与大众见面▲到亮相朱日和阅兵一展雄姿军武菌前几天去军博参观,真的有幸能亲眼看到了99A型主战坦克。威武霸气的外形的确震撼无比!▲看炮识车!大家来猜猜都是什么车?诺哈网2023-06-16 04:38: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