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抽耳光的翻译官,鬼子从哪找到这么多会日语的中国人?
【军武次位面】作者:思明洲
我们看各种抗日剧就会发现,在所有的抗战剧当中,都会出现一种人物,那就是鬼子的翻译官,而且这个职位在抗战时期还特别的多,这可能是抗日神剧中唯一还有点合理性的设定了。
比如,华北日军的很多部队都是以中队,小队为单位分散驻扎在各个乡镇和炮楼。从理论上来说,日军每一个分散驻扎的中队和小队,就必须都有专职翻译官。会外语的前提是多少得有点文化,但是据《民国教育史》等材料的记载,1949年中国的文盲率大约是80%,而那些被视为识字的20%的人当中,还包括了那些只认识几百个中国汉字,在今天只能列为半文盲的人。

有人以为民国就是《情深深雨蒙蒙》、《水云间》这样的电视剧所描绘的那样,到处都是教会学校出身的贤淑小姐、出国留洋的文雅少爷、主仆情深的狡黠丫鬟、善良宽厚的豪门太太、持重仁爱的乡下老爷。生活悠闲,情调小资,求爱是浪漫,还有各式各样的舞会、酒会、书画比赛、文娱活动。

▲在影视剧里,你可能看到了一个假民国
其实《包身工》、《白毛女》、《三毛流浪记》、《茶馆》、《骆驼祥子》才是真实的民国,这些接地气的作品完整体现了什么是社会动荡、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悲惨现实——饭都吃不上,受教育就成了一件非常奢侈且遥远的事情。

▲汪精卫这种水平的汉奸
日语倒是可以,但数量太少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时文盲率那么高,留洋会日语的人也寥寥无几的情况下。那么,日军是怎么实现了几乎一个村就有一个懂日语的翻译,这个看起来好像不可能的任务呢?

总体来说,日军翻译官有几种,日本人,朝鲜人和中国人。有懂得汉语的日本人,这个不奇怪,还有大批既懂日语,又懂得中文的朝鲜人,他们的数量要大得多。因为朝鲜历史上一直使用汉字,自从日本吞并了朝鲜以后,日本就开始在整个半岛推行日语教育,许多朝鲜人成了“双语人才”。因此,懂得日语和汉语的朝鲜人翻译官,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东京外国语学校“支那语学科”课上一景
担任日军翻译官的中国人,语言水平最厉害的肯定都是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比如,李宗仁就提到过一个有助于抗战的翻译官——来自大连的何益之,不过现在大家都叫他夏文运。他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法律系,属于高级翻译官,在日军华南各机关总部任职,能与冈村宁次,板恒征四郎这些日军大头目接触,还能谈笑风生,关系非常好。
后来这个人被李宗仁策反,成为了中国获取日军军事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李宗仁曾经说过,日军每一军事动向,我方都事先得报,屡试不爽,甚至军委会所得情报,都不如第5战区所得可靠,军令部屡次嘉奖第5战区情报组,此实何君之功。

但是因为化名何益之的夏文运,从满洲国时代就为日军服务,而且在汉奸政府级别太高,汉奸身份难以摆脱,军统一直想处决夏文运,起码也要关几十年。因此,在战争结束以后,还是李宗仁出面才得释放,但他最后还是只好去了日本定居。
但是,懂中文的日本人和朝鲜人,数量再多也不可能达到“每村一个”的水平,所以这里再来说说最传统的鬼子翻译官,就是那种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在华北大平原上跟着鬼子扫荡征粮的翻译官。
举个例子,1941年2月,驻扎在河北献县的日军部队是“山田大队”,也即“献县驻屯队山田部队”。这个大队有4个中队,但是编制都很小,总共就只有500多人,司令部在县城里面,第1中队在藏家桥,第2中队长是平田中尉,部队驻扎在凡屯。第3中队山崎中尉,部队在景河镇,第4中队在淮镇,队长是森下中尉。

从1941年3月开始,山田大队及其下辖的中队和小队,都成立了特务队,专门负责打探情报。光是在献县县城,山田大队就有80多人的特务队,其他各个中队也都有自己的特务队。
一旦得到情报,密探就会就近报告,随后当地日伪军就会出动,骑着自行车快速抵达。然后就是抓人,拷问,索要情报,以进行下一次对抗日游击队的袭击。到了1941年夏天,日军特务队规模越来越大,设置了5个科室,2个独立小队,4个作业班,还有大队长,副官,小队长,班长,科长,科员等等。
但是,如果汉奸不懂日语,就是发现了问题,也没有办法报告给日军。

日军采用了两个办法,其实,正是这两个办法,让日军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低级别翻译官。
第一步是让所辖各个乡镇,每一个乡挑选两三个头脑聪明的人出来当汉奸,不当也得当,而且还要打上“连环保”,以防止跑掉,一旦逃跑,就连保人以及本人家属一起杀掉。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被集中起来办培训班,让种子翻译官教授他们学习日语和一些情报知识。最后,这些学员再打乱,分配到日军的各个小队,分队当中去。就是让这些人学习几个月日语,然后分到一个日本人堆里,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继续学习日语。

▲低级别的汉奸翻译官背地里不知吃了
多少耳光才能速成日语
那些日本下士官脾气都坏得跟狗一样,这些新学员哪里说的不好,就直接抽大嘴巴子,各种处罚。因为害怕挨打,结果这些汉奸学习日语的速度,还确实提高了很多。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所谓的种子翻译官,就是日军要想培训那么多汉奸学日语,总得有老师啊,要有一定的师资才行,日军是从哪里找到的这些老师呢?除了懂汉语的日本人外,最多的还是来自被殖民统治了多年伪满翻译官。

▲驻山东寿张县日本军宣抚班里的汉奸
这里介绍一个终身日语翻译——季德一,大连人,他的经历就很说明问题。日俄战争后,大连就成了日本的殖民地,被称为关东州的大连,甚至还是日本关东军名称的来源。季德一17岁就在日本人南满铁路干活,后来为了可以升职涨工资,就报名日本东京综合学校机械系函授班学习,也就是说,他是在中国学习了日本学校的函授课程。

▲中日混和,不中不日的“协和语”
也是实现“翻译”的招数
1939年,他就从东北来到华北,考取了日军华北方面军宣抚指挥班翻译官这个职位。从1940年一直到1941年,季德一都跟着日军在山西扫荡,每到一个村镇,都开始烧草垛,说是八路军就隐藏在草垛里面。我们看很多抗日剧,日军一来扫荡,主人公就都躲藏在草垛里,其实这非常不真实。日本鬼子精着呢,一点蛛丝马迹都不会放过,所以我们说抗战艰苦,前辈伟大。

▲日军也会编出诸如“軍用支那語
大全”来教会日本兵一点中文
这个季德一后来担任了伪军第24集团军的中校联络官,在这期间,季德一在林县抓住了一个当地农民,怀疑他是八路军的密探,就对他进行严刑拷打,导致其当场死亡。
到了1944年,经过日本人推荐,季德一担任了关东军第693部队翻译官,就在金州担任管理数千名被抓来的我国劳工的任务,当然,也有教日语。每天,身为翻译的季德一都在日本人的食堂吃饭,而劳工们每天都只能吃硬邦邦的带皮高粱米,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和疾病被折磨致死。

抗战胜利以后,季德一是资深汉奸,当然也进了监狱。他被新中国的法庭判了死缓,后来因为表现好改判为无期,最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1975年被释放。不久以后居然还赶上了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这个资深鬼子翻译官又在一家服装厂当上了日语翻译。

▲《小兵张嘎》中“胖翻译”可能是
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翻译官”了
扮演者王澍还真是俄语翻译出身
抗战已经结束有七十多年了,今天的中日两国在各方面的交流都很多,日语在中国恐怕也要算第二大外语了,懂得中文的日本人亦不在少数。外语,是一种工具,当它被用来进行侵略战争时,必然伴随着血雨腥风,当它被用来搞和平建设时,可以实现互通有无——伴随着日剧、日本动漫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无论会不会日语,也不能忘记那段在中国大地上充满了“翻译官”的历史。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没用过枪怎么才能成为神枪手?中国10式大狙的这个瞄准镜解决一切
【军武次位面】:威震港澳大黑星越来越多的智能武器,意义在哪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往只能用在飞机、军舰上的高端科技也开始逐渐“下沉”。许多一线的普通士兵们也能用到以前特种部队才能用到的“高精尖”装备。▲与塔利班作战的一线士兵诺哈网2023-06-06 03:10:120000为救兄弟违抗军命,经典战争片《风语者》,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军武次位面】作者:流星锤五哥导演吴宇森和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命令很简单执行很困难影片中的乔与本实的纳瓦霍族译电员电影中的译电员战争场面的营造真实而血腥战争是不是让人疯狂?本替醉酒的乔驱赶蚊子乔用手雷炸死了被日军抓住的查理相比本和乔查理和罗科里上尉的关系就融洽多了罗科里上尉为了保护查理把他压在身下诺哈网2023-06-22 21:24:290000燕双鹰手提水冷马克沁灭土匪!盘点神剧中奇葩暴躁机枪手
【军武次位面】:图图轻武专栏是军武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家肯定没少看过,但是其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虽然没有狙击手“八百里”之外一枪取敌将首级的神技,却同样决定这神剧中剧情的走向,今天军武菌就继续为大家盘点神剧里的那些暴躁机枪手。▲这样的火力,何止是暴躁1.《战神》诺哈网2023-06-05 20:44:060000俄乌战争打了20天,给我们统一台湾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军武次位面》作者:L-分队转眼之间,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打了20多天。这场“漫长”的战争实在是刷新了很多观察家对俄乌两国的认知。从刚开始时的“一小时速通乌克兰”,再到现在的艰苦鏖战,俄军不得不面临在多个城市里同乌军进行逐楼巷战的局面。▲在残酷的巷战当中,俄军攻城部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诺哈网2023-06-01 02:17:370000弹药殉爆很可怕?没关系,这款新弹药穿甲爆破瞬间完成且极度安全
《军武次位面》:C·C▲大口径横向效应增强弹众所周知,传统弹药的毁伤模式是依靠其内部携带的(含能)爆炸物的爆炸或驱动金属元素对目标进行高效毁伤,但使用这种作用机理的弹药有个弊端就是一旦弹药的安全系统失效导致其内部的发射装药或炸药装药发火爆炸,就会造成灾害性的后果。且在弹药命中目标后,其爆炸所产生的飞散物(如:破片等)容易对周围的非打击目标产生危害,造成大量的附带损伤。诺哈网2023-06-10 16:10: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