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又没普通话,皇帝怎么和大臣交流?
【军武次位面】作者:杨树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能讲普通话,总能和人交流,哪怕是一口川普或广普。这是我们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寻常到熟视无睹,不以为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没有普通话的古代,不同地方的人,应该讲什么话才能交流呢?
这个问题的简单答案,就是说“河南话”,但详细说起来,又有点复杂。
▲等下,不辣说的是湖北话
先来讲讲今天的“普通话”。在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被确定为“普通话”(普通 = 普遍 共通),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以,普通话和北京方言的发音非常接近,这同样是我们习以为常的。
这种习以为常,其实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而且实在是意义非凡——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能在漫长的历史中保持了文明的延续,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是不可想象的。
▲印度语言之复杂,足以令任何领导人崩溃
面积和人口与中国处于同一量级的印度,因为本土的语言实在太多,达到了1652种(1961年数据),使用人数上百万的也有29种,以至于实际上无法找出某一种来充当通用语(印地语虽被定为官方语言,但实际上以此为母语的人不到40%),直到今天也只能拿殖民者强加的英语凑合。现在都这样,古代印度就更像一个大拼盘,各说各的话,各唱各的调——统一?说个话都费劲,拿什么统一?
地方大了,即使同一种语言,也难免音调众多,即使是今天的中国,一个东北人恐怕也是听不明白粤语的。不过不要紧,咱有普通话啊!实在不行,写字总是能看懂的嘛!这就是中文的巨大优势了。
▲我好不容易把文字统一了
你们还不满足啊?
起源于甲骨文的汉字,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实现了统一,这极大地降低了帝国内部的交流成本。不过,这只是文字,想必大家对各地的那许多听不懂的方言也是非常头痛——要是秦始皇把语音也早早统一了,现在会不会麻烦就少得多?
这事可能有点难为秦始皇了……
虽然这位千古一帝决心够大,手段够狠,但要把当时天下人的口音也统一起来,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能熟练使用文字的人,仅限于官吏和士(知识分子),而普通的“黔首”,基本用不上文字。所以,只需要搞定一小部分“体制内”人员,就能现文字的统一。
但语音就不同了,不是人人都识字,可人人都要用口语啊!因此,要想统一语音,就得搞定每一个人,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事实上,在文字早已统一的前提下,中国各地的方言依然顽强的坚持到现在。
不过,话又说回来,语音也确实有统一的必要——至少,皇帝接见大臣,碰上个来自边远地方的,总不能每次都来个笔谈吧?即使到了近代,光绪皇帝接见康有为、梁启超时,听着二人拗口的广东话,基本上是一头雾水,连比带划也搞不明白,实在费劲,以至于光绪帝兴致大减。
▲光绪帝基本上听不懂他俩在说啥(照片其实是伪造)
其实,说话这个事,还真是个问题。光绪之前的许多皇帝,都面临着怎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臣们交流的难题。如何解决呢?
既然绝对统一天下语音是不可能的,那就来个折中方案——大臣,官员,都是有学问的人,以皇帝为准,以京城为准,这总办得到吧?
事实上,古代中国还真就一直是用的这个办法。早在秦始皇之前的商周时代,其实就已经出现了“雅言”这种“标准语”。雅言的具体发音今天已经很难得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雅言流行于中原地区,也可以说,商周时代的“普通话”,就是“河南话”。
周天子(东周)所在的地盘,文明发达,地位尊崇,当然天下都要以此为准了。根据历史记载,孔子周游列国,似乎从未遇到过语言问题,可以推断孔子所使用的正是在各国都能通行的雅言。
按此规律,大体可以摸到古代“普通话”的规律了。从周、秦、汉到隋唐,统一王朝的首都不是长安就是洛阳,所以官府或皇家的通用语言,不是“陕西话”就是“河南话”。东汉以来,洛阳音最受推崇,成为士人和贵族的身份象征,也是国家统一的标志,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曾写道——
“中原唯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
不难看出,这种统一还是限定在官员和知识分子这样的少数人范围内,难度显然比搞定天下万民要小很多了。
我们很熟悉的“方言”一词,早在汉代就出现了,最早来自于西汉末年的语言学家杨雄所著的《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就是《方言》),这是中国第一部记录各地方语音的著作。
▲《方言》一书的宋刻本
在这部书中,就记录了当时的“普通话”——通语(又名“凡语”、“凡通语”、“通名”),并与各地方的语言进行了对比,比如“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有了相对通用的语音,配合早已统一的文字,至少在帝国的“体制内”,行政效率提高了很多,沟通成本小了很多,大大有利于统一。
至于各地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芝麻官,临时学学当地方言,配个翻译,问题也不大。而老百姓们,除少数商人需要经常出门以外,大多终生不离本地,会方言就够了。就这样,形成了中国古代“官话”与方言并行并存的有趣现象。
当然,随着历史变迁,“通语”本身也要变化。
晋末天下大乱,南渡的晋室和贵族将中原雅音带到了南方,形成了“金陵雅音”。隋唐时代的韵书《切韵》(有据可察的最早韵书),就是综合了洛阳音和金陵音,规定了标准音。到了宋代,又有官方的《广韵》,仍然是以洛阳音为准。
元明清时期,由于政治重心东移,官话又变成了以北京音为主。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所以明代的标准音是以南京音为主,北京音为辅,当然,南京音其实还是中原或者说洛阳语音的传承。
▲据说这就是唐音,试着念一下?
要说推广古代“普通话”最上劲的,还得数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将北京话定为官方用语,北京话的地位迅速提升。他在召见闽广一带的官员时,因为听不懂,非常生气——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
于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广东两省的督抚要建立正音书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话,童生、秀才、举人们,八年内必须学成,否则就不许参加科举——学不会,就别想当官了!
有此政策驱动,那些想当官的读书人,自然学起官话来动力十足。
不过,在更广大的民间,方言仍然是主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广西柳州做刺史时,对此就颇有感叹。柳宗元出生在京城长安,老家是山西运城,既懂山西话,又会官话。但他到柳州当官后,发现与当地人说话打交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愁向公庭问重译”——为了能正常办公,不得不设了个“重译”(翻译)的岗位。
在明末的农民起义战争中,首任闯王高迎祥就吃了语言不通的亏。明朝调来辽东边军镇压农民军,史载“边军无通言语,逢贼即杀”——边军听不懂农民军的西北方言,逢敌必战。
▲你说啥?听不懂……砍砍砍!
不过,这有什么奇怪的呢?难道逢敌还能不战,打之前还要沟通一下?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农民军其实战力有限,每逢官军,往往先使出心理战法,阵前喊话谈条件,官军收到条件后就要考虑一下,要么撤要么降,谈不拢再打。
但碰到言语不通的辽东边军就不一样了,因为听不懂喊话,心理战也就失灵了,边军又比一般官军凶悍,农民军损失惨重,高迎祥也在被俘后处死——他要是会讲当时的官话,说不定就没李自成啥事了,历史也许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施美夫(George Smith),
香港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之一
清末来到中国的英国传教士施美夫曾有记载,当他在1845年抵达吴淞口时,“我的中国男仆(宁波人)试图与船工、水果贩子及其他人交谈,却发现他的话有一半没被听懂,不禁有些气馁。”在宁波,“地方政府的文官一般不任用本地人。文官很少能讲管辖地的方言,因而不得不雇用译员。”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层次越高,官越大,和上层统治者打交道越频繁,就越需要掌握“官话”。对于不愿意也很惧怕与官府打交道的民众来讲,方言足够用了。
▲这二位的口语,搁现在的
北京也没几个人能听懂
光绪皇帝召见康梁时的“听不懂”,就源于此。二人虽然也有求官干事业的愿望,但身份低微,突然成了维新变法的中枢,纯属火箭提拔,还没来得及把北京话练熟,在只能和皇帝、同僚进行纸上沟通的基础上(同乡或许没问题,但更大范围就不行了),就要去搞改革,难免要出问题。
▲清末的“官话班”
改革不成,大清也亡了。但统一语音这个事,大清在最后一年还是办了一点——1911年,清朝的学部召开了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审音标准以京音为主,经过后来的民国和新中国的接力,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普通话。
▲以北京音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在中国具有
碾压性的优势(图片来自新华网)
关于民国和新中国确定标准音,各地都有诸如广东话(西安话、成都话、武汉话……)“只差一票成国语(普通话)”的传说。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自己就是广东人的孙中山,也是力挺北京音的。这不是不爱家乡,而对国家负责——北京音,或者说北方官话覆盖的地域和人口更多,发音也更简单,推行成本低啊。
▲试念一下“老国音”?
当然,争论不是没有,但并不是北京话和广东话之争,而是民国初年的“老国音”和“京音”之争。老国音就是1913年民国教育部审定的标准音,“折中南北,牵合古今”,在各地的方言之间搞了个中间方案,其实是一种人造语音,而“京音”则基于天然形成的北京话,更加简单。
两派曾争得不可开交,但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京音占了上风。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以漂亮的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凡字音概以北京普通读法为标准”,1932年,“新国音”被确立为汉语的标准读音。
▲中国通用语的大致脉络
新中国成立后,也沿袭了以北京音为基准的传统,这并不是因为首都定在北京,而是北京音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优势地位。至于所谓“票选普通话”,“只差一票”的段子,皆为谣传,只能理解为各地“爱家乡”的表现。
所以,中国历代都有“普通话”,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是河南话、陕西话,或是北京话。这是中国历代王朝能够有效管理广大的国土,拥有高效的动员能力,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原因——这可不是随便哪个文明、国家、民族能办到的。
▲两个文明,两种命运,
罗马帝国的消亡伴随着拉丁语的衰落
军迷们往往会艳羡强大的武力,但比武力更加强大的是文化和语言,这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古罗马的统一有赖于拉丁语的助力,英美的崛起也与相对简单易学的英语有关。在世界的东方,如果语言不统一,中国就会变成印度,或是奥匈帝国那样四分五裂。
▲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留
语言的统一很重要,不是说方言就应该被消灭。事实上,中国有不少方言各自保留了一些古音,有自己独特的神韵,许多民间艺术、地方文化,其魅力都和方言紧密相关——非要把“外婆的澎湖湾”改成“姥姥的澎湖湾”,是不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所以,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依然有保留的意义。即使是在现代战争中,拥有众多的方言也是一种独特的优势,能起到糊弄敌人的作用(关于方言在战争的妙用,和奥匈帝国的故事,请看《打仗时语言不通有多可怕?有的国家竟因此而分裂灭亡》)。
最后,别想那么多,先练好自己的普通话吧!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解放军的新式头盔为什么和美军一样?赤裸裸的山寨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概略北方▲要不是你手里拿着95步枪我还以为你是美国三角洲这段时间解放军不断的曝光出新式武器装备,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正在试用一种轻量化的新式头盔,这种头盔一改往日解放军QGF02那种半球形头盔的形象,像极了美国海豹、三角洲、搜侦等特种单位所用的FAST(未来攻击防护外壳技术)头盔。▲在空天猎、红海行动中抢眼的FAST型盔这次终于戴在了陆军的头上诺哈网2023-06-12 13:49:430000火力不输轰炸机,美军测试F15战机载弹能力,炸弹卡车名副其实
《军武次卫面》作者:机甲888▲美国空军一架F-15E战斗轰炸机挂载5枚JASSM导弹测试的现场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日前,美国空军发布了一张F-15E战斗轰炸机挂载5枚JASSM导弹测试的照片。此次的试验,在于测试F-15E战斗轰炸机能携带JASSM导弹的最大数量和实际战技术性能。▲一架F-15E战斗轰炸机发射JASSM导弹一瞬(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2 16:28:510000苏30性能优异,中国也有装备,可为何该机一直未能成为空军主力?
【军武次位面】苏30是重型空优战斗机,拥有不俗的性能和威慑能力,我国空军也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可为何这种机型一直未能成为我国空军的主力的呢?这就不得不先从歼11家族说起了。诺哈网2023-06-13 12:08:580000浅海作战!法国刚服役一艘核攻击潜艇,对中国海军有很强借鉴意义
上周,法国海军“梭鱼”级攻击型核潜艇一号艇“絮弗伦”号被部署到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之滨的土伦军港,继去年七月份下水、今年四月份完成首次潜航试验后,开始转入最后的综合测试阶段。“梭鱼”级核潜艇一号艇“絮弗伦”号抵达土伦军港诺哈网2023-06-04 01:33:240000朝鲜半岛大招:超强版“金斯坎德尔”来了!对中国是好事还是坏事
根据韩国军队联合参谋本部公开消息,3月25日晨7时许,朝鲜人民军在位于咸镜南道的咸兴地区向日本海方向发射了两枚“短程弹道导弹”。根据韩军联合参本最初的报道,这两枚“短程弹道导弹”的最大弹道高约为60千米,最大飞行距离则在450千米上下,这组数据与2019年5月4日、7月25日朝鲜人民军两次试射的“火星-11”式短程弹道导弹比较类似,因此大伊万一开始对朝鲜方面的这一新闻并没有予以过多的关注。诺哈网2023-06-03 03:14: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