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美军成功发射高超音速飞行器,追赶已经走在前面的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咱们的关注点始终在美国海军中出现大量新发病例、俄罗斯军队千里迢迢支援意大利“抗疫”等新闻,各位读者更是对美军防疫不力、结果目前已经放翻两艘航空母舰、两个海军基地和一个空军基地的结果表示了极大的同情(笑),认为这下子美军算是动弹不得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3月28日五角大楼证实,
“里根”号上也出现了两名感染者

美军“高超”项目进展
其实,要说美国军队全部的军事行动、尤其是武器研发项目已经完全被“新型冠状病毒”捆住了手脚,也是不客观滴:就比如本月十九号吧,美军就在太平洋中部地区的考艾岛(夏威夷群岛一线),实施了本年度、也是近年来的首次高超音速打击器飞行试验。只不过,这次组织试验的“东家”是美国陆军,发射出去的发射体代号则是一枚叫做“C-HGB( Common-Hypersonic Glide Body)”的高超音速滑翔体。
2020年的C-HGB发射试验

根据美国陆军随后发布的新闻,宣称这枚滑翔体飞行了“数千英里”,圆满达成了实验目的,也确实如此,毕竟这是美国军队自去年开始全面重启、大规模上马高超音速打击器项目后,第一次实施的比较成功的发射试验。

同时,按照目前已经披露出来的消息,美军在高超音速打击器项目上已经砸下去的血本也不止这么点。比如上个月二十号,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国空军协会年会(其实是个类似于创新发展论坛的东西)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已经率先拿出了一个咱们去年提过一嘴的、给美国空军设计的、基于2014年预研的TBG(战术助推滑翔)项目成果复用而来的、去年已经挂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军第419测试中队的B-52H型轰炸机机翼下挂飞试验的AGM-183A“ARRW”的比例模型。有所不同的是,这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倒很大方,把“ARRW”的脑袋打开让各路吃瓜群众看了个真切。
B-52H型轰炸机挂载AGM-183A

也值得一提的是,在打开脑袋后,美军AGM-183A在整体技术细节、全弹技术水准上倒是大大地超出了咱们的预想:按照我们在去年的猜测,“ARRW”从外形上来分析,我们一开始认为这是一种采用旋成体高升阻比弹体、头体不分离、类似于俄军用9M723“伊斯坎德尔”上天搞出来的“匕首”高超音速打击器的装备。
“ARRW”弹体模型

但是当它的头部整流罩真的打开以后,咱们发现“ARRW”里面还是颇有玄机的,虽然全弹质量不超过7000lb(毕竟可以用F-15EX携带),但它居然是一种头体分离、头部使用了一枚高升阻比滑翔弹头的高超音速打击器,不仅跟俄军的“匕首”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实际上技术要高一档),反而更像是袖珍版本的DF-17(笑),只不过以AGM-183A这个不到7000lb的质量、极其有限的直径,这滑翔体弹头的容积想必非常可怜,根据有些大佬的计算甚至可用载荷质量不超过100千克。但是无论如何,起码人家美国已经搞出来两个高超项目了。

美军“高超”项目的特点
那么,咱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目前已经公开展示的两个高超音速打击器项目、美军现有的高超音速打击器项目性能与技术水平又如何?要大伊万来说的话,从“C-HGB”和“ARRW”两个已经工程实用化了的项目来分析,大概可以概括为两点:性能偏稳重、追求快速形成战斗力。
性能偏稳重
咱们还是先说AGM-183A“ARRW”吧,从公开报道中可知,该项目的滑翔体用了先前TBG等项目的现成成果,而作为助推段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也是现成的货架技术。而从性能指标上来看,目前披露出来的AGM-183A其射程也就和俄空天军空射版的“匕首”差不多,弹头下压转入滑翔后的中段速度也高不了多少,属于一种战役战术级别的高超音速打击器。以美国现有的技术储备来讲,攒一个低配版的DF-17出来并不十分困难。
B-52H发射AGM-183A

再比如这回最新试射的“C-HGB”,虽然在本次试射依然使用了“北极星-A1”导弹的弹体起飞,但据说“C-HGB”的助推段用了一个现成的、作为美军KEI型陆基拦截弹助推器的34英寸弹体,这对于美军来讲,可谓是毫无压力基本上是拿过来就能用。滑翔体则复用了2011年底首次试射的“先进高超音速滑翔器”(AHW)的现成成果,而且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双锥体弹头,虽然美军声称优化了这么多年,但国内进行仿真试验后认为升阻比也就在3上下,性能可谓是一点也不出众,只能达到我军上一代用于DF-1X和DF-2X的某些双锥体滑翔弹头的总体水准。
2011年C-HGB试射的照片 ,
相比之下弹体变化不大

而从“C-HGB”的战术性能上来讲,按照美军自己的说法,据说是可以使用现有的HEMTT高机动底盘车辆携带,而且是一辆车携带两发导弹;至于射程和打击能力虽然暂时处于保密状态,但是美军早期AHW项目的预定射程据说是1250英里(约2250公里),“C-HGB”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水准,且有一个在远景规划中将最大射程提高到3000英里左右的计划;而打击精度和投掷重量,咱们暂时可以把它和我军装备的DF-26型导弹基本型相提并论一下,总之该型导弹的整体水平不会低于我军现役的中程弹道导弹。
C-HGB的模型

追求快速形成战斗力
因此,在分析了这么多之后,咱们完全可以看出来,美军目前已经在推进的这两个高超音速打击器项目(“C-HGB”和“ARRW”),在研发考量上来讲,最主要的要素就是一个字:快。
“ARRW”弹体模型

毕竟对美军来讲,两个“对手”已经搞出了一大堆实用化了的高超音速打击器,甭管这俩“对手”搞出来的东西性能如何,人家有而美军没有,这一比零的比例对为零的一方来说都是如鲠在喉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拿着现有的家底攒、哪怕是技术稍微落后一点、只要能赶快搞出实用化的高超音速打击器,从而重新与主要战略对手建立战略上的均势,对美国军队来讲,其实这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嘛。
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实际上,美军的高超音速打击器项目启动的并不比中俄晚,只不过先前过于“眼高手低”,既没有集中力量选定几个技术方向全力攻关,又过分强调技术的先进性,更兼之以没什么像样的威胁作为鞭策,结果就搞成了现在这样:搞出来一堆看起来很先进的技术验证项目,但是成功的不多,成果可以投入工程运用的更少。饶是如此,咱们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的家底确实比较厚,即使拿着现有的半拉子东西去攒,攒出来的玩意儿性能也着实不错,就比如“C-HGB”吧,三十四英寸的火箭发动机(海军版的CPS是打算装到774级的VFM型垂发里的)、不大的弹体就能达到跟DF-2X常规版本近似的射程,而且一车两发,火力密度要高上一倍。虽然在高超音速打击器的水平上还有些问题,但是这技术积淀确实是有一些的。
家大业大的美军随手一掏
就有成熟的火箭发动机

美军“高超”项目面对的问题
同时,按照美军的发展规划,无论是陆军的“C-HGB”,抑或是空军的AGM-183A“ARRW”,均准备在2025年前达到IOC(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状态。这时间表,也确实是非常急迫了,至于美军把这两种高超音速打击器入役之后打算怎么用、又能怎么用,这个……要大伊万来说的话,确实不知道美国人拿这两个玩意儿怎么用,毕竟这俩货的性能用于实战,暂时还比较尴尬:

AGM-183A“ARRW”不用说,头部的小滑翔体那糟糕的容积,只能带上百多千克的有效载荷,要在这么多载荷里布置战斗部、制导模块和伺服机构也算是“螺狮壳里做道场”了,而且在使用常规战斗部的情况下注定打击效果非常有限,难道美军打算拿这玩意儿装战术核弹头?这后果简直就可怕了。
AGM-183A的尺寸不大(图片来自互联网)

至于“C-HGB”,根据目前的消息这货射程也就3000公里多点儿,这射程相对比较尴尬,尤其是在东亚地区,找不到什么合理的、既能有效隐蔽自己又具备一定回旋余地的发射阵位,而在西欧地区也是一样,预计不管是西欧诸国还是东亚各国,都不会接受部署美军的中程弹道导弹、有可能成为美军与战略对手实施核交换的战场、在第一轮就被打成核废土的命运。
中导协议已经被撕毁了,谁敢接受部署
美国的中程弹道导弹,谁就会成为靶场

因此,或许美国人的这两个项目只是“应急性、验证性”项目,后续还会走自己的老本行,先搞出个能用的再慢慢升级?这大伊万就不太清楚了,毕竟,如果这个“C-HGB”能如咱们先前说的那样,把射程给升级到5000公里以上,甚至部署在澳洲,利用北澳大利亚的平原实施机动发射,对咱的威胁就非常大了,这点还是要注意的。

总之,尽管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军现有的“C-HGB”和“ARRW”两种高超音速打击器在技术水平上暂时并未超过我军的高超音速打击器,在战术设计上对我国本土、我军的A2/AD(区域拒止/反介入)作业体系暂时也不会形成什么有效的威胁,但是美军在高超音速项目上的雄心勃勃,必然是要引起咱们的高度重视的。毕竟,美军诸军种目前已经展开了八个高超音速打击器的研发项目!而太平洋沿岸几个主要军事强国的高超音速竞赛,也许就这样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年一张,解放军建军95周年的95张难忘照片
《军武次位面》作者:嘿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一支属于人民的军队诞生。1928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并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重要历史事件。诺哈网2023-05-31 22:31:450000为何现代战舰都追捧一坑四弹技术?火力成倍增加,撑起战舰防空网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近日,一张航空工业洛阳空导院的视频截图引发网友热议,尤其是截图中作为各位科技工作者"背景板"的两枚地对空、空对空导弹,更是引起了各路军迷的极大兴趣。其中右边的是霹雳12空空导弹,而左侧的外形与霹雳12类似的防空导弹据网上猜测可能就是盛传已久的中国海军新型"一坑四弹"中程舰空导弹。诺哈网2023-06-05 04:43:320000日本跪求购买“南京大屠杀”沾满鲜血的屠刀,为什么出价千万?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满楼中国抗战14年,超过3500万同胞伤亡,间接经济损失达5800亿美元,付出了巨大牺牲。如今虽然日本千方百计想搜集和毁灭侵华战争的罪证,但侵华的事实永远被铭记和难忘。诺哈网2023-06-11 15:20:110000伊拉克也学解放军省钱大法?用木头枪代替AK,穿淘宝购中国迷彩
【军武次位面】:无限建制用木头片子代替AK,真揭不开锅了吗?众所周知,世界上除了美国和少数几个土豪国家,一般国家的军费都得省着点花。虽然中国军费逐年增长位居世界第二,但要平均在每位官兵身上也并不充裕。而曾经号称“中东一霸”的伊拉克军队,如今也不复当年的阔绰了。▲现如今的伊拉克士兵诺哈网2023-06-07 15:38:400000德国为何造出这么多魔改武器?都是临时凑合的,说白了还是资源不够
【军武次位面】作者:流星锤五哥似乎第二次世界大战总有聊不玩的话题,这场战火遍及全世界的浩劫,在军迷圈子里总是能成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尽管战争已经结束70多年了,但是通过影视和娱乐产品,总能給我们历久弥新的刺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之上,德国无疑是非常耀眼的,这里抛开纳粹对于德国民族的荼毒,在战场上德国军人的良好素质以及精良的装备,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性能上都堪称出色。诺哈网2023-06-16 08:43: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