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20

权力的游戏:秘不发丧

诺哈网2023-06-04 14:28:450

【军武次位面】: Darcy

密室政治背后的政治逻辑

秘不发丧,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显得太过遥远,又太过魔幻。然而最近这个词却突然又火了起来。都知道东北亚某国玩“秘不发丧”并不是第一次,所以这次引发了大家的怀疑。

中国历史上的“秘不发丧”,渊源之流长,为世所仅见。而其背后的原因,或为权力斗争,或为稳定军心,或仅仅是因为君王暴虐无道被手下所杀,如此种种,各不相同,而所涉及的人性,观后也让人胆寒。

最著名的的秘不发丧,应该当属秦始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意外崩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瞬间造成了秦帝国的权力真空,这让随行人员大为恐慌。需要将这个重磅消息昭告天下吗?

秦始皇死后权力最大的丞相李斯,决定“秘不发丧”,继续巡游直到结束。

为了让随行的大队人马不知道秦始皇已经驾崩,服侍秦始皇的宦官每天依旧去秦始皇车上假装照顾起居,该用膳的时候依旧把饭菜送到车里,该处理朝政时照样在车上通过宦官批准百官的奏折。

前面这些都还好办,但秦始皇驾崩于七月,是最炎热的季节,加上不敢打开车上的窗户,秦始皇的尸体很快就开始腐烂变臭。赵高弄来好多臭鲍鱼放在车上,用鲍鱼的臭味掩盖住尸臭。

通过这些手段,他们完美的骗过了所有人。等回到咸阳后,才向天下宣告皇帝已经驾崩。

▲《楚汉传奇》里李建新饰演的李斯

李斯为何要秘不发丧?原因有两个。

一是,当时政权并不稳定,秦始皇虽然一统天下,但六国并未归心,始皇帝一死,难免六国重新造反。事实上,始皇帝死后的第二年,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项羽皆揭竿而起。

二是,秦始皇生前没有明确接班人,既不立太子,也不立皇后,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封建时代,太子作为国之储君,说是国之根本也不为过。太子不立,其他皇子争夺皇位的局面势必出现。

最近大火的电视剧《清平乐》里,宋仁宗打算御驾亲征西夏前,由于膝下无子,不得已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在宗世子里选一位皇储,就是这么个道理。万一亲征途中遭遇不测,权力的交接会更稳定一些。

没有明确太子就突然驾崩,结果导致秘不发丧而回的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合谋篡改秦始皇的传位诏书,废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而残暴的胡亥即位后立即屠杀了自己30多个兄弟姐妹。

秦始皇之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秘不发丧并不是孤例。

紧随其后的就是汉高祖刘邦了。《史记》记载,“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原因就是吕后认为,那些跟随刘邦起兵发家的元老不愿意辅佐幼主,会谋反叛乱。说白了就是觉得主少国疑。

尽诛刘邦的儿子还不够,功臣良将也得全杀了,吕后的狠毒无出其右者。

▲《楚汉传奇》里的刘邦和吕雉

所以,吕后与最信任的大臣审食其商量,想“尽诛功臣”。最后在骊商的劝说下才作罢:长安外尚有手握重兵的诸侯在,若诛杀关内之将,则仍然有可能逼迫这些大将发兵逼宫的风险。于是,吕后才同意为高祖发丧。

再一个比较著名的秘不发丧,发生在明成祖朱棣身上。

公元1424年,雄才大略的朱棣死于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遗诏传位皇太子朱高炽。当时,大学士杨荣考虑到现在距离京师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该秘不发丧。

最主要的是,皇子朱高煦等一直垂涎皇位,如果让朱高煦知道朱棣已死,太子没有继位,必然发兵谋反。所以,杨荣也采取了秘不发丧的方法。

▲王学圻扮演的朱棣形象

为了处理朱棣遗体,杨荣命人打造了一只用锡制作的圆桶,将朱棣的遗体放到里面密封起来。并命令每天三餐照常给朱棣进膳,与李斯的“假进膳”如出一辙。自始至终也没有人察觉朱棣已经驾崩,朱高炽顺利即位,杨荣也得到了重用。

通过上面这三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秘不发丧这一封建时代独有的现象,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权力的让渡。

只不过,这种权力的让渡,没有有效的监管,往往是在几个人的操作下完成的,就成为了“密室政治”的产物。暗箱操作让秘不发丧成为可能,让权力成为为少数人服务的工具。

▲生前大权在握

死后也是任人摆布

在密室政治的条件下,有关皇帝的病和死的消息,是一种对自己极为有利的资源。谁率先掌握了这种资源,谁就能在权力斗争中占尽先机,否则,就很可能出局,甚至身败名裂。

上面的三个例子,都是皇室内部为争权夺利而施展的政治手段,但背后,无不与所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相关。李斯秘不发丧后,随后在赵高的“胁迫”下一起篡改诏书,也是出于怕扶苏继位重用蒙恬而不是自己。吕后也是为了自己以后可以独揽大权。而杨荣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一直拥护的是朱高炽,别的皇子继位,自己焉能有好下场?

密室政治在古代几乎是一种通例,所以秘不发丧也不只是出现在中国。都铎王朝的“血腥玛丽”,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其实在实际掌权前,也经历过秘不发丧。

▲玛丽一世

她出生在做一个天主教和新教斗争异常激烈的年代。父亲亨利八世死后,她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新教的国王,继位没几年就去世,死时才15岁。

按照当时的继承法来讲,爱德华六世没有子嗣,玛丽就是继承人,但由于她是天主教徒,就没人把王位传给她了。事实上,弟弟还曾想方设法把她除掉。

找来找去,最后确定了亨利八世妹妹的外孙女简·格雷为继承人。简·格雷年仅十六岁, 但是已经结婚,她的公公就是诺森伯兰公爵,有名的窃国大盗。

儿媳妇继位,儿子如果还能当上国王,家族的飞黄腾达岂不指日可待?

为巩固自家的权力,他在爱德华六世死后秘不发丧,并立即召简·格雷进入伦敦塔加冕。同时,派兵前往抓捕玛丽。

▲美剧《都铎王朝》里的亨利八世和玛丽

这部剧据说尺度蛮大,不过我没看过~

但是,玛丽足够警惕,及时得到密报后果断躲藏了起来。最终夺位成功,成为赫赫有名的“血腥玛丽”。在位期间,积极恢复天主教统治地位,杀了300多个新教徒,才得此称号。

由此可见,即使是作为现代政治发源地的英国,在君主专制时代,秘不发丧也是有可能的。后来内阁成为英国政府的核心,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就有“柜子”的意思,很难不让人想象到暗箱操作。查理一世就曾在1625年建立了一个“内阁委员会,以作为自己的私人委员会。但他本人是不赞同君主立宪制的,因此第二次英国内战后,他兵败被捕,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的君主制才土崩瓦解。

在中国,距离我们最近的秘不发丧,当属民国时期的军阀张作霖了。日本一直想侵占东北,为拔去张作霖这个眼中钉,日本策划了“皇姑屯事件”,最终炸死了昔日不可一世的“东北王”。

▲皇姑屯事件中被炸的列车

据张作霖之孙、张学良之侄张闾实回忆,“爆炸后,张作霖的喉咙被飞片切断了,小汽车直接开进了寿夫人所在的奉天大帅府小青楼。张闾实听奶奶说,爷爷抬回来后被安置在卧室的床上,一句话没说就死了,并无什么遗言。”

而后张家采取了秘不发丧的办法,一是为了维持内部稳定,防止日本人趁机发兵占领东北;二是等大公子张学良从外地赶回来继承父业。

说到底,还是跟权力的让渡有关,只不过这次主要是防着外邦势力进行干预。而现代政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先进性就在于杜绝了密室政治,让政治公开在大众面前,将最高元首或者领袖的确定程序用法律规定下来。

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应该就是美国的规定——如果美国总统突然免职、死亡或辞职,那么他的第一顺位继任者是副总统。其次按顺序是众议院议长、参议院临时议长、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内政部长、农业部长等。

当然,有些国家还没逃脱密室政治的藩篱。

比如东北亚某国。2011年12月19日,该国播音员突然身着丧服哽咽着向全世界宣布,敬爱的领袖在飞驰的列车上与他的2400万人民永别了。

而此时距离该元首去世已经过去了50个小时。

“我看了新闻才知道。”时任韩国国防部长官金宽镇的这句话让韩日美三国数年来悉心组建的情报网蒙羞。朝鲜几乎以举国之力完美的守护了这个“国家机密”。

这长达50多个小时中都发生了什么?有猜测是,新一代领袖(就是当今这位)在这两天里完成了权力交接。

但是最近这几天发生的具体情况如何,还得等待最后的实锤消息。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大热的韩式美剧《王国》,该剧设定在古代朝鲜。封建王朝,国王羸弱,外戚专权。国王死后,为独掌大权,中殿娘娘和其父亲(也就是国丈)决定秘不发丧,并且找来太医“治好”国王,用生死草将国王制作成了丧尸,最终意外导致丧尸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祸国殃民。

▲《王朝》里被变成丧尸后的国王

白天休息,晚上食人

其实这是典型的秘不发丧的范本,只不过经过编剧们的想像,死后的国王成了丧尸,比死人多了一个好处——能动,更容易欺骗他人。权力就像丧尸,驾驭不住,最终会反噬自己。

只不过,历史滚滚向前,随着世界范围内政治体系的不断成熟,任何形式的“秘不发丧”,只能是越来越少。

2020注定是非常魔幻一年,小半年来我们见证太多的历史,未来的东北亚局势?谁也说不准,就当是茶余饭后的闲扯吧。

毕竟现实版《权力的游戏》远比电视剧更有意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