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就激动!中国空间站“首射”成功,属于中国人的星辰大海来了
4月29日中午11时23分,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5B遥2型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首个核心舱段“天和”号发射升空,火箭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飞行,北京时间12时许,空间站在经过抛整流罩、星箭分离等一系列飞行程序后,成功打开太阳能电池板并解锁、测试站上机械臂,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首射”自此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空间站“首射”的两个关键词
对于中国航天此次发射的“天和”号核心舱,也对于中国航天从“921”工程到空间站工程的技术跨越,网络上的科普已经汗牛充栋,大伊万在这里也只是想强调两个关键词:

一是“最大最全”,从“天和”号核心舱的技术性能与主要参数来看,该型空间站核心舱段以其大约16.6米的全长、约为4.2米的直径、重达22.5吨的发射重量,成功问鼎中国航天曾经发射过的单个发射吨位最大、体积最大、综合技术性能也最为先进的空间飞行器。
2018珠海航展展示的空间站核心舱

这一技术数据纵向相比,远远超过了先前重量仅有8.6吨的“天宫”系列空间站试验飞行器,也远远超过了“神舟”、“天舟”系列飞船与中国目前吨位较大的“东方红五号”系列卫星工作平台;而即使横向对比来看,从单个舱段的重量、体积看,“天和”号也仅次于俄罗斯于1998年11月使用“质子”火箭发射升空的、作为国际空间站主要舱段建造的“曙光”号货舱(重24吨)。
质子火箭

与国际空间站的大多数舱段、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大多数舱段相比,除了舱体直径有一定的欠缺,在发射吨位与舱体长度上均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的“首射”,在发射体性能上就赶上并超过了既有的国际先进水平,自然而然地,咱们的空间站组合体也必然不会仅仅停留在苏联“礼炮”系列、“和平”号或美国Skylab的水平上,而是直接瞄准了国际空间站的水平。
国际空间站

二是“步伐稳健”,尽管中国的载人航天和空间站事业从“921”工程发轫以来,在载人飞船的发射数量、发射密度上与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相比存在较大欠缺,毕竟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加在一起,一共实施了220余次载人航天发射,其中美国实施了大约120次,苏联实施了大约100次。

相比之下,中国航天从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以来,先后只实施过6次载人航天发射,仅有14余人次进入太空。但中国航天在这6次载人发射中,以极高的任务效率先后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首先是在“神舟六号”任务中突破“多人多天”难关,尔后是在“神舟七号”任务中突破了“舱外行走”难关,紧接着是在“神舟九号”任务中突破了空间站交汇对接难关,随后在“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一号”连续两次任务中突破了空间站空地通讯和长期驻留、站上科学实验难关。

要知道,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突破、真正掌握这些载人航天技术难关,都需要反复实施载人航天飞行,甚至在试验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最典型的比如苏联“联盟”号飞船事件和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事件。从这些惨烈的教训中,咱们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步伐是何等稳健,而正是这六次载人航天飞行打下的基础,让中国载人航天已经接近“厚积薄发”的时刻,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将要连续发射的四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和四艘“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就是对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力的最好证明。
中国空间站的深远意义
当然,从空间站本身来说,它的政治意义、科技意义和经济意义也远远不止一个“最大最强”或者说“步伐稳健”就能形容,在大伊万看来,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能给咱们带来的技术利益、政治利益等组成的国家利益,已远远超过了空间站本身,大概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空间站构型来说,正如咱们前文提到的那样,咱们这次使用长征5B遥2型运载火箭打上去的,是中国航天历史上曾经发射过的体积、吨位最大的,一个长度16米、全重22吨多的“大家伙”。

从横向对比的角度看,能够达到这一吨位的单个航天器已经屈指可数了,比如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其重量也不过11吨左右,相应的,据说与“哈勃”望远镜使用了同一技术构型的、隶属于美国国家侦察局的KH-13、KH-14“锁眼”系列侦察卫星也是这么一个级别。在中国航天的单个发射物体质量突破20吨之后,自然也就意味着咱们突破重型、超重型人造卫星平台技术已然“箭在弦上”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咱们就能发射自己的、重量更重性能也更强的太空望远镜或资源、农业普查卫星,在宇宙学研究、地球资源勘探等工作上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二是从空间站本身来说,目前根据美、俄等国的计划,现有的ISS“国际空间站”已经进入寿命末期,准备在2025年到2027年左右(延寿的情况下)坠入大气层烧毁。而美、俄两国接下来也都没有续建新型空间站的计划,美国估计将全部的力量投入阿尔忒弥斯计划(登月项目),而俄罗斯后续的航天计划还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到2026年左右,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唯一一座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天宫二号实验舱

当然很多人可能对这么一个“唯一”不够重视,认为是“美俄等国玩剩下的技术”,但是可别忘了,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是只有美俄和少部分具备一定航天技术的国家,还有无数的次一级发达国家、无数的新兴国家同样有开展航天飞行、实施空间科学实验的客观需求。伴随着国际空间站的坠落和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意味着原本以美国作为主导的、使用“美国标准”开展国际航天合作的格局,可能重新逐步封闭化,大量的次一级强国和小国将“问天无门”,而这种客观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身就是中国空间站的一个绝佳的机会。
国际空间站多国宇航员

试想在将来,如果我们的国际空间站能够面向俄罗斯、欧盟、部分亚洲、中东次一级强国,甚至南美洲、非洲国家的航天员开放,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空间站的运行成本、通过“卖座位”的方式实现载人航天的盈利,更有可能产生思想和科技的碰撞,真正将俄罗斯、欧洲乃至非洲和拉美等国的人才精英“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空间站、中国的载人飞船将为将来的航天事业定下“中国标准”,形成一整套有利于中国的技术与运行维护体系,在特定的时刻,咱们甚至不排除和美国的Space-X展开合作,让中国空间站真正成为人类在太空中共同的港湾。

最后,正如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人类将首先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随后再征服整个宇宙空间”。已经飞行在茫茫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注定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驻留、在轨科学实验新纪录的创造者,也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长期飞行、未来深空载人飞行技术的奠基者。在未来的数年乃至十年间,对于每一位有志于星辰大海的中国青年来说,中国的空间站,都将成为茫茫宇宙中一座无声的灯塔和号召。
首批歼-10C抵达巴铁,可彻底维持空中平衡,中国战略安全得以保障
《军武次位面》作者:血刃当地时间3月11日,巴基斯坦空军在卡姆拉接收了首批6架歼-10CE战斗机,这标志着中国新型空战武器首次成建制出口到全天候合作国家,也标志着巴基斯坦空军有了维持技术现代化的底气。为此,巴方特别举行了隆重的接收仪式,总理伊姆兰·汗都亲自出席了该仪式。▲巴基斯坦目前已接收了第一批歼-10CE诺哈网2023-06-01 02:32:170000052E型驱逐舰还会大批量建造吗?它的性能如何?
▲052D导弹驱逐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单机库,且无法搭载先进的反潜型Z20直升机(图片来源于:网络)在052D逐渐批量生产并列装我人民海军后,有关于其下一代的产品052E的传闻就不绝于耳,那在有055万吨大驱的今天,052E究竟会不会出现呢?诺哈网2023-06-07 20:40:120000龙团长忽悠迷龙卖机枪换钱,这杆破机枪可大有来头
【军武次位面】:XY156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我国抗日类题材的电视剧中,《我的团长我的团》和《亮剑》这两部电视剧一向来是不分伯仲,都是军迷圈中有口皆碑的片子。这两部剧除了剧情方面真实,引人入胜之外,在道具考究方面那也是下了相当大工夫,远不是如今这些抗日神剧可以比肩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团长中一处很有意思的地方。诺哈网2023-06-11 10:04:420000掐指一算:中国海军军港不够用了
前几天,大伊万所在的一个大佬云集的微信群里,意外地就中国海军的军港与码头建设问题发生了争论。按照各位大佬们经过激烈争论达成的一致意见,伴随着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规模的急剧扩大,尤其是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两栖船坞登陆舰、舰队补给舰与大型驱逐舰等大吨位的战斗舰艇在很短的时间内“批量服役”,目前的中国海军在保障设施建设方面面临的最为直接的问题是:舰艇码头不够用了。诺哈网2023-06-03 09:49:400000拿玩具枪演练和解放军打巷战!这群台湾军迷是怎么想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L-分队最近一段时间,台湾的某些民间社团悄然流行起了一些近距离战斗培训课程和战地紧急救护培训班,一些台湾军迷开始了煞有其事的“民间整军备战”运动,企图以打巷战抵抗解放军的统一。(本文只批判那些“台独”分子,绝不针对正常热爱wargame运动的台湾爱好者)。▲台湾军迷部分训练画面诺哈网2023-05-31 21:02: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