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战役,被何应钦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一战,却很少有人知道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在这场战争中,先后,爆发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忻口战役等战斗。都是被我们熟知的,还有被誉为抗战时期的三场大捷,分别是平型关大捷,万家岭大捷,台儿庄大捷。有可能,在这些胜利的背后,中国军民付出了惨重代价。有时候甚至赢得一场战役的胜利,但是我方伤亡人数,还要多于日军。但是把敌军击退了,这种属于是惨胜。
没有办法,现代化战争就是这样,不光要有很强的战斗力,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装备。这样一来胜算大一点,而伤亡人数也会减少。

不过,在这个八年抗战时期,有一场战役,敌(日军)我(国军)双方伤亡人数比较接近。据战后统计,日军伤亡约一万五千人,而国军伤亡约一万八千人。这场战役,是抗战以来,双方伤亡人数比较接近的一场,也是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场战役。这句话可不是小编自己说的,而是国军大佬何应钦讲的。说上高会战是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场攻坚战。
上高会战,发生时间是在1941年3月14日,江西宜春,上高县。国军参战部队第19集团军约10万人(四个军11个师),总指挥罗卓英,下辖四个军分别为,第74军(军长王耀武),第70军(军长李觉),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72军(韩全朴),以上这些都是国军参战上高会战的主要指挥官。除了74军是嫡系部队,其它三个军属于杂牌部队。

日寇指挥官是园部和一郎,两个师团,还有一个独立混成旅,外加第三飞行团,总兵力约两万5000人。虽然国军人数要多于日寇,但是,敌人有制空权,飞机,坦克,大炮,单兵作战能力也比我方要厉害。这可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因为,现实中的抗战就是如此,并不是像抗日神剧那样,手撕鬼子,飞檐走壁,一个人能打日军,两个到三个。实际上是相反的,白崇禧曾经这样分析过日寇的作战能力,“说”如果敌人有5万兵力,我方想要达到全歼目标,就要投入50万兵力方能达到全歼目标。
3月15日上高战斗正式打响,敌人34师团率先向李觉的70军镇守的高安发起攻击。日寇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一路疯狂的进攻,与第70军展开了激战,李觉将军也是拼命的组织部队抵抗反击。但最终由于敌军火力强大,无法阻挡他们的前进步伐,根据罗卓英的指示,撤出高安保存实力为主。日寇在占领高安后,日军气焰十分嚣张,认为这场战役最终的胜利会属于他们。但是骄兵必败,这是中国的老话。

战场上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一时的得失不能说明什么?在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的精心指挥下,开始组建部队反攻日寇了。一心想吃掉第70军,74军的日寇第33师团。遭到了在李觉(70军),韩全朴(72军)两个军的反击,双方激战两天两夜,最终打退了敌人,这一战日寇第33师团伤亡惨重,遂转入休整,准备调往华北。
然而,日寇的另一个师团,第34师团在占领高安后,继续向西前进。总司令罗卓英于19日下决心: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抗击,诱日军进入上高地区予以围歼。为了达到这一个目标,他还邀请了川军将领王陵基派兵帮忙,阻挡敌军向其它地方撤退。把敌人引诱到有利地形上高地区实行全歼。

当把第34师团成功引诱到高安地区后,师团长大贺茂依然是十分嚣张,认为没有人能够围着他们。这是国军王牌第74军在王耀武的将军率领下登场了,罗卓英给他作战命令是切断日军第34师团退路,争取在这场战斗中全歼该师团在高安地区。
不过,敌第34师团得知国军意图后,也是阻击部队奋勇反击与第74军进行了战斗。但是,都是无功而返,根本无法冲出包围圈。不过在这场包围战中,第74军全体官兵作战十分勇敢,如师长李天霞,余程万,廖龄奇三位师长为了确保敌人突不出包围圈,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勇敢,他们为了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都是亲临前线指挥,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

经过一番激战,日寇死伤累累,终将敌人压制到高安地区,至此日军第34师团已攻击乏术,陷入绝境。战役到了此时,总司令卢卓英罗命令各军以高安为前进目标,围歼被困的日军。这时师团长大贺茂惊慌的向第11军司令官圆部求救。在敌人的援救下第34师团长带着残余兵力,突出了包围圈。这时国军部队展开追击。
在这场追歼战中,国军全体将士在激战中击毙了不敌人。据战后统计上高会战中击毙敌军15000人,不过,我方也伤亡约18000人到两万余人。

这场战役是八年抗战以来,双方伤亡人数比较接近的一次,因此,此战的胜利让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不光何应钦高兴,就连蒋介石也十分开心,嘉奖了罗卓英,以及四位军长,还有作战的官兵。这场战役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而致胜的会战,在当时称为“上高大捷”。然而就是这一场被何应钦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知道此战的人却很少。可能,大家都知道平型关大捷与台儿庄大捷。
在淮海战役中,活捉杜聿明的是哪一个纵队,司令员又是谁担任
在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最高指挥官,分别是邓公(中原野战军的政委),陈老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刘帅(中野的司令员),粟裕将军(华野的副令员),谭震林(华东野战军的副政委)。这五位是淮海战役中,两大野战军的最高指挥官。诺哈网2023-05-28 03:07:110000各野战军共拥有63位军长,能够享受上将军衔的有8人,他们都是谁
1948年到1949年毛爷爷向全国全军下达部队整编命令,按照数字先后顺序排列,西北野战军整编成第一野战军(共有八个军),中原野战军整编成第二野战军(共有十个军),华东野战军整编成第三野战军(共有16个军),东北野战军整编成第四野战军(共有13个军),华北野战军改称华北军区(共有九个军)。外加起义的三个兵团,每个兵团都是拥有两个军(一共就是6个军)。诺哈网2023-06-02 05:22:130000跟着蒋介石一起赴台的孙元良,李弥,刘汝明三位将领,后来怎样
一场淮海大决战,让蒋介石损失80万大军,他的精锐嫡系部队,也在这场战役中全部被英勇的人民军所歼灭。就连被誉为是蒋介石的救火队长杜聿明,也在这场战役中兵败被俘。包括装备精良的第二兵团(邱清泉战死),第12兵团(黄维被俘),第七兵团(黄百韬战死),也在这场大决战中,全部损失殆尽。而这三个精锐兵团的司令员,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没有一位成功突围出去。诺哈网2023-05-28 18:32:530000年龄最大的开国大将,娶两妻,并享受元帅待遇
在十位元帅中林总的年龄最小,十位大将中许光达的年龄最小,57位上将中萧华的年龄最小,中将里年龄最小的是张池明,少将里是吴忠,这些人都是不同等级,年龄最小的开国将领。而年龄最大的开国将领元帅中是朱老总,大将中是张云逸,上将中是陶峙岳,中将里是傅连璋,少将中史可全,这些开国将领都是不同等级,年龄最大的开国元勋。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年龄最大的开国大将张云逸老将军。诺哈网2023-06-01 02:17:26000057位开国上将,分别来自哪个野战军,上将数量最多的是哪支部队
诺哈网2023-06-01 04:20: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