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押在功德林的国军高级将领中,有三位最顽固,黄维就是其中一人
功德林,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路一号,是建于清末年,当时并不是用来关押犯人的,也不是监狱。而是到了民国时期,被北洋军阀司法总长罗文干修建成了监狱。当北洋军阀倒台后,这里又成了蒋介石在北平的“第二模范监狱”。蒋介石曾经在这里关押了许多曾经反对他的人,包括我党人员。
然而,在解放战争结束后,北平改为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而第二模范监狱又改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用来关押在解放战争中俘虏的国军高级将领。给他们重新改造学习的机会,但是在这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总有个别国军高级将领,思想上特别顽固,说白了就是忠于蒋介石,不好改造。但是我党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直到把他们改造才会释放。

说到关押在公德林管理所思想最顽固的国军高级将领中,黄维就是其中之一。他被俘时,是国军中第12兵团司令员官至中将军衔。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虏,但是我军并没有公审他,枪毙的,而是把他关押在功德林进行改造。
刚到功德林的黄维思想顽固,凡事都不好好配合,给监狱长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不因为他思想顽固,而放弃他。有一天,所长找他谈话,问他到底坚持什么?难道想等蒋介石再打回来!
黄维沉默了一会儿,“说”蒋介石这辈子都不可能回来了,既然这样说,那你还坚持什么?黄维讲,一仆不侍二主,我的命已经卖给了蒋介石,不会再卖给其他人。其实,这也不怪黄维,他从小就读圣贤书,因此在国中高级将领被称为书呆子。而忠孝礼义,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如果要站在他的立场去想,也没问题。

因此黄维成为,功德林管理所比较能改造的国军高级将领之一,也因此他也成为最后一批释放的国军高级将领人员之一。
除了黄维之外,还有两位。第二位是刘镇湘,其实这位,并非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他之前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64军军长职位。要知道,黄百韬的第七兵团是一个杂牌兵团,下辖几个军都是地方部改编过来的,包括它们的军长都非黄埔生。
但是,刘镇湘在淮海战役被俘后,在关押的功德临时思想却很顽固。也不好好接受改造,经常制造麻烦,给改造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虽说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但是他还是很顽固的。可能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对于他来说,蒋介石是一个好主子。要知道愚忠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因此,刘镇湘已成为最后一批释放的战犯人员之一。

第三位是杨文瑔,他是黄埔二期生,虽然职位比不上王耀武与杜聿明等人。但是他是对蒋介石最忠心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经担任过蒋介石的秘书原因,让他被俘后,拒绝改造,比黄维,刘镇湘思想还要顽固。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在八年抗战时期,杨文瑔算得上是一位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贡献的人物。
只是立场不一样,对凡事都比较专一,既然跟随了蒋介石,加入了他的军事集团。如果,背叛他,那就属于不忠不孝之人。因此杨文瑔在被关押在德林公管理数后,再也没有出去,之后又转到了抚顺管理所继续学习改造。

但由于身体的原因,在1973年就病逝了,没有等到最后一批释放的时间。据传闻他临终前,还在念蒋介石的行,要知道此时,他已经被关押了20多年了,可见思想十分顽固。当然了也有表现好的,如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等人都积极学习改造,成为第一批释放的国军高级将领人员。
开国十位大将,在解放战争中,担任一线军事主官的都有谁
诺哈网2023-05-31 23:08:220000解放战争时期,扮演着救火队长的角色,都有哪些国军将领
救火队长;四个字从字面上理解,某地发生一场大火,这时消防员到来,将这场火灾及时扑灭,挽救人民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但是救火队长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指的是战场上的救火队长。在二战时期苏联将领朱可夫,就是被誉为是斯大林的救火队长。同时,朱可夫也是苏联名将,在苏德战场上,他带领苏军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诺哈网2023-06-01 07:35:330000中原大战,蒋氏集团以一敌三,形成对峙局面,张学良入关打破僵局
在蒋介石完成北伐战争后,国家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作为名义上的民国大佬蒋介石,也开始学习古代帝王削藩。要知道,在古代中央与地方藩王的导火索,一般都是削藩引起的,如汉景帝的削藩,引来七国之乱。明朝建文帝的削藩,直接弄丢了江山,成为亡国之君。康熙皇帝的削藩,直接导致吴三桂的叛乱。诺哈网2023-05-26 21:54:520000凭借战功晋升大将军衔的有四位,那其他六位大将,是代表哪个山头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1955年,共有十位将领获得了大将军衔。那么,这十位大将是不是都是凭借卓越的战功,晋升为大将军衔的呢?其实并不是,从十位开国大将各自的军旅生涯来看,只有四位大将是凭借战功,成为开国十位大将之一。他们分别是粟裕将军,萧劲光将军,陈赓将军,黄克诚将军,这四位都是各自野战军的骨干将领。诺哈网2023-05-26 13:41:440000此二人都任志愿军参谋长,为何在1955年,授予的军衔不一样
诺哈网2023-05-31 21:55: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