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位开国上将,其中15人任过兵团司令员,而这三位情况最特殊
在建国后的1955年有55位战功卓越的将领被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到56年~58年又有两位战功卓越的将领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这样一来共57位将领被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这57位上将是我党,也是我国首任57位开国上将,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将领获得此军衔。
能够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将军,都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功臣,他们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57位开国上将都是战场上的顶梁柱,各大野战军司令员心中的爱将,但就在这57位首任开国上将中,有15位上将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过兵团司令员的职务。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司令员的级别可不低,他可以管辖军长,师长。而按照各野战军作战指挥系统来算的话,野战军司令员是最大的,再往下就是兵团司令了。可见,能够担任兵团司令员的将领,肯定在军事指挥方面都是有两下子的。

开国上将王震,在革命战争年代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职务。在这之前他的职位是第一纵队司令员,参与解放大西北战斗,之后率领第一兵团参加解放新疆。就在完成新疆解放后,第一兵团全体将士投入了新疆的建设事业,所以第一兵团番号被取消,改编成新疆生产兵团。
开国上将邓华,在解放战争年代任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司令员,在此之前,他是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在任15兵团司令后,邓华率领该兵团三个军南下作战,兵锋直指两广。就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又调任第13兵团任司令员,而15兵团番号被取消。
开国上将杨成武,他是华北野战军第20兵团司令员,同时也是该野战军最后一支兵团,因为后来第18,第19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因此,第20兵团也成为华北野战军的种子兵团。如果这个兵团也被调走了,那么华北野战军就剩下一个番号了。

开国上将刘亚楼,在此之前,他是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与林总,罗帅并称林罗刘最佳三人组。也是在部队改编后他才调离东北野战军指挥系统,下放部队任第十四兵团司令员。不过这个兵团成立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刘亚楼将军就被调走,奉命组建我国空军。
开国上将陈锡联,在此之前是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之后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也是在解放战争胜利后,该兵团驻守重庆,之后兵团司令员陈锡联调离任炮兵司令。
开国上将陈士榘,他原本也是华野的参谋长,基本上情况和刘亚楼很相似,也是在部队整编后,到第八兵团任司令。参加了解放上海,南京等战斗,在革命战争胜利后,他担任我国首任工程兵司令。

开国上将宋时轮,他原本是十纵司令员,在部队整编后任第九兵团司令,参加了解放上海战斗,之后该兵团负责上海警戒任务。
开国上将叶飞,他原本是华东野战军一员猛将,号称华野三虎,又是第一纵队司令员,为解放华东地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在部队整编后,他任第十兵团司令,参加前方渡江,福建等战斗,之后该兵团驻守东南。
开国上将杨得志,他原本是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第二兵团司令,在解放华北以及平津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部队整编后,他担任第19兵团司令员,之后由于西北战事吃紧,第19兵团奉命远征西北,参加解放兰州战役。
开国上将杨勇,他在此之前是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在部队整编后,任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解放赣浙地区,之后率领第五兵团远征西南,直到战争结束。

开国上将周士第,他原本是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第一兵团副司令员,与徐帅共同解放了山西,之后任18兵团司令员,参与解放大西北,以及西南战斗,为解放全国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建国后,他担任我国的防空兵司令员。
开国上将王建安,他原本是华野第八纵队司令员,在解放山东,以及华东地区的作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在部队整编后升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参与解放渡江战役,南下江南等战斗。
以上这15位开国上将,在革命战争年代都是任各大野战军兵团司令员的职务。然而在57位开国上将中,除了这15位上将外,还有三名上将也任兵团司令员职务。只不过这三位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他们都是在解放战场上,起义加入我军的敌将。第一位是陈明仁,他是21兵团司令,第二位是陶峙岳,他是22兵团司令,第三位是董其武,他是二十三兵团司令。
177位开国中将,率先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有三位,他们都是谁?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1956年,先后有13位将领,成为全国各地大军区的司令员。要知道,在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司令员,都是元帅级别的将领担任。而1955年成立的十二大军区(外加56年的福州军区),基本上都是由开国上将级别的将领担任。就比如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包括,五六年成立的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等大军区司令,都是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5-28 06:26:430001抗战时期,聂帅麾下四大军区司令员,在建国后,谁的军衔最高
晋察冀根据地,是八路军在抗战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而根据地创始人,就是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的聂(帅)。在平型关战役结束后,八路军115师一分为二。一部分在聂帅的率领下,挺进五台山建立根据地,也就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雏形。还有一部分在代师长陈光,罗帅等人带领下挺进山东,建立敌后根据地。诺哈网2023-05-28 05:01:580000错过淮海大战的三位名将,后来发展都怎样,是不是落后别人一截
淮海大战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此战爆发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同时,此战也是解放战场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会战。不管是对于蒋介石一方,还是对于人民军队来说,淮海大战的成败,都决定着解放战争能否提前结束。为此,人民军队参加淮海大战的是两个野战军(中原与华东野战军),主要指挥员有刘帅,粟裕,邓公,陈老总。诺哈网2023-05-28 04:36:40000019位兵团司令员,只有6位担任过大军区司令,他们都是谁?
1949年人民军队共计拥有16个兵团,后又增加了三个,也就是说,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共计拥有19个兵团。既然有19个兵团,那就有19位兵团司令员,而可以担任兵团司令员的人选,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并且具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诺哈网2023-05-28 12:37:250000因不愿意打内战,而被蒋介石撤职的国军将领,都有哪些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成功完成北伐事业后,国家基本上算是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当时,全国各地还拥有许多拥兵自重的大军阀,他们表面归顺蒋介石,但背地里却是阳奉阴违。如西北军冯玉祥,晋绥军阎锡山,桂军李宗仁,这几家虽然与蒋介石不和,但是他们的信仰是一样的,奉新三民主义。然而此时,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一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红军部队,因此,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也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态势。诺哈网2023-06-01 11:10: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