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北洋将领,一生三次跳槽,最后跳出个一级上将
跳槽,相信对现代年轻人来说,这两个字应该不陌生,当你在一个单位,做事不开心或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再或者有更好的去处,都会辞职跳槽到一个比较好的单位工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都是很自然的。
不过跳槽,也要非常谨慎,跳得好,事业有成,跳不好,则是处处受气。然而在民国史上,有一位北洋将领名叫陈调元,他一生三次跳槽,最后跳出个一级上将,这种跳槽,是属于是事业有成的。
陈调元,河北安新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从军校毕业后,陈调元就开始他的军事生涯,当时北洋清军南下镇压反革命,这时的陈调元入伍加入了北洋清军,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冯国璋,袁世凯的心腹爱将北洋三杰之一,这也是陈调元军事生涯中第一个投靠的对象。

追随冯国璋的陈调元先后镇压了两次反革命,因在战场上颇有谋略,加上为人处事圆滑,深得冯国璋的欣赏,因此在第二次镇压革命后,他就升任陆军中将衔,成为冯国璋麾下一位战将。然而在后来袁世凯死后,冯国璋成为直系首领,陈调元自然也成为直系军阀麾下一员大将。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袁世凯死后,全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代,都是袁世凯生前心腹爱将,得力干将,开始为了争夺权力,而展开的混战。在这混战的局面,谁都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包括最强大的皖系,奉系都有失败的时候。而直系冯国璋死后,直系又出现了两位大人物,曹锟与吴佩孚。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直系在换人以后,作为之前追随冯国璋的陈调元,多多少少遭到排挤。于是他转投靠了奉军,这也是他第一次跳槽。

1925年1月13日,陈调元任江苏军务帮办兼第四师师长,而这个时候江苏的督军是杨宇霆,作为外来的和尚陈调元多多少少又遭到了奉系将领的排挤,尤其是杨宇霆对陈调元十分不爽,有事没事总是找陈调元的麻烦,导致二人之间矛盾日深,陈调元如果再不走,可能就要被杨宇霆给谋害,于是秘密与孙传芳联系准备反奉。
10月15日孙传芳(直系的后起之秀)进攻上海,奉军大败,杨宇霆败退。这也是陈调元第二次跳槽,从奉军转投孙传芳。
孙传芳占领了东南五省,成为北洋后期最大的一个军阀,但是好景也不长。在南方的革命中是是北伐后,在贺胜桥击溃吴佩孚主力,9月1日矛头指向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孙传芳急忙准备迎战,将十万人编为五个方面军,陈调元任第五方面军(皖军)总指挥。但是在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作战过程中,陈调元不敌,节节败退。聪明的陈调元知道孙传芳也快倒了。于是,在1927年3月,陈调元转投蒋介石并赠送十二门野炮和十六门山炮,作为见面礼,表示真心归降,蒋介石看到这些装备很高兴,就让陈调元主政安徽。这也是陈调元第三次跳槽,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虽说投靠了蒋介石,但是,想要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恐怕还要下功夫,就在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聪明的陈调元知道老蒋将来会东山再起,于是写信以表忠心,大概意思就是,陈调元永远忠心,支持蒋介石。
不过,陈调元确实很有眼光,在不久的将来蒋介石再次上位,并且带领大家实行第二次被北伐战争。在这场战斗中,陈调元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二军团总指挥,下辖十七、二十六、三十七3个军,担任津浦铁路正面攻击的任务。

然而让他真正得到蒋介石重用,是在中原大战时候。在中原大战期间,陈调元被蒋介石任命为总预备军团司令,与马鸿逵部防守济宁、曹州地区。当冯玉祥发动8月攻势时,蒋军不利,欲缩短战线,陈调元自告奋勇,从右翼对冯军反攻,为蒋军稳住了阵脚,从而转危为安。蒋军又全力向冯、阎军作最后攻击,陈调元奉蒋命携款100万元给上官云相军,督促该部向冯、阎军猛攻,阎、冯终于失败。在这次战争中,陈调元又为蒋出了大力。至此,陈调元虽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却得到了蒋的信任。
陈调元之后都担任过,国军中的高官,虽说后来失去了兵权,但是职位还是很高的,更主要的是他对蒋介石很忠心。因此在他病逝后,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纵观陈调元的一生,他先后三次跳槽,最后跳出一个级上将。加上他为人慷慨,好应酬,尤善联络,足智多谋,工于趋附,笼络各派系军阀,且能见风使舵,善于估计政局的变化,是一个纵横捭阖的军人政客,故为蒋介石所器重,这也是世人对他的评价。
三杨齐上战场,谁最先入朝参战,又是谁最先担任志愿军司令员
诺哈网2023-06-01 01:47:570000建国后,虎将许世友与八位名将的同框合影,看看都有谁?
开国上将许世友,算是57位开国上将里头,在建国后,最活跃的一位虎将。长期担任要职,自从1955年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后,他就成为大军区司令员专业户。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接下来的生涯中,许世友都是从事军区司令员的职位。等到了1980年,当了25年的大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正式退出军区司令员的工作岗位。诺哈网2023-05-27 22:04:460000抗战胜利后,哪三位名将,被蒋介石任命为一方军事长官
在近代史上,蒋介石的国军集团也是名将如云。你看,能征善战,有统帅之才的薛岳,军事才华出众的白崇禧,能征善战的虎将卫立煌,汤恩伯,宋希濂,王耀武,关麟征,孙立人,罗卓英,廖耀湘,杜聿明,邱清泉等将领,都是八年抗战时期久经沙场的名将。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是蒋介石军事集团的顶梁柱。因为,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时期,老蒋还要仰仗,这几位名将替他打天下呢。诺哈网2023-05-29 20:43:030000黄埔军校第一期,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黄埔三杰之外,还有哪些名将
黄埔军校是近代史上一所名校,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都成为后来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黄埔三杰,这三人就是黄埔一期的学员。能够称得上三杰的,肯定是黄埔一期最优秀的学员,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战术都是排名第一。但是,黄埔三杰最后真正在军事上取得成就最大的是陈赓将军。而蒋先云早年战死沙场,贺衷寒后来从事特务工作,与军事根本不挨边。诺哈网2023-06-01 20:25:560000隶属第三野战军的15位军长,当大军区司令的非常少,只有三位
在1949年2月,原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经过改编后的三野大军,是拥有15个军,位居五大野战军之首。要知道,作为拥兵百万的第四野战军,也才12个主力军。只不过,四野大军,是每个军下辖四个师,如果是主力王牌军,一个军的兵员数量都达到六万余人。而第三野战军就不同,每个军,是下辖三个师。如果是主力部队,一个军的人数大约三万余人。如果不是主力部队,一个军的人数大约两万五千余人。诺哈网2023-05-27 16:48: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