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虎将许世友与八位名将的同框合影,看看都有谁?
开国上将许世友,算是57位开国上将里头,在建国后,最活跃的一位虎将。长期担任要职,自从1955年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后,他就成为大军区司令员专业户。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接下来的生涯中,许世友都是从事军区司令员的职位。等到了1980年,当了25年的大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正式退出军区司令员的工作岗位。
25年的大军区司令员生涯,也让虎将许世友将军成为,建国后,最活跃的开国上将。就是因为活跃,也让他与不少开国名将同框合影,留下珍贵照片。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将许世友与八位名将的同框合影照。

这张老照片,与许世友将军同框合影的名将是聂凤智(左边)。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聂凤智就是许世友第九纵队的得力干将。两人早在抗战时期,就在一起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算是一对老搭档。而聂凤智的作战能力,也是得到了许世友的认可,不然的话,也不会将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王牌劲旅第九纵队(第27军)交给他,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等战役。
建国后,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成为空军将领。同时也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第三任司令员。

这张老照片,聚集了四位开国将军。身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站C位,靠在他旁边的,右边第一位是李德生(北京,沈阳军区司令员),右边第二位是江拥辉(福州军区司令员)。靠在许世友将军左边的第一位是曾绍山(先后就任第11军,第12军军长,也是一位作战勇猛的将军)。而照片中,最左边的是一位文官,因为他的帽子上没有五角星。

这张老照片,是许世友将军与开国上将陈再道的同框合影照(左边,手上拿着望远镜的是陈再道,右边的是许世友)。两位将军,都是我军的勇猛之将,也都是来自大别山。巧合的是,在建国后的1955年,他们都成为大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是武汉军区首任司令员,许世友是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

这张珍贵照片,是许世友和王震将军的同框合影照。想必大家都知道,王震将军(左边)是一位军政皆能的开国名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后,他都是我军的栋梁之才,并且在军政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张老照片,聚集了三位开国上将,左边的第一位是杨勇将军(时任副总参长),靠在杨勇将军旁边的是杨得志(时任总参谋长)。这两位上将,都是我军的铁血战将,与杨成武并称三杨(都是属于打仗很厉害的那一种)。而靠在杨得志右边的就是许世友将军。

这张照片,是许世友与大将粟将军(裕)的同框合影照。都知道,许世友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虎将,而粟将军(裕)是属于坐镇指挥,决胜千里的名将。在解放战争时期,粟将军(裕)是华野副司令员,许世友是华野猛将,两人算是上下级关系。

这张珍贵照片,是将帅合影照。右边手拿拐杖,戴着眼镜的是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帅,也是我军的五大名将之一。靠在徐帅旁边的就是许世友将军,他正在全神贯注的看什么东西,应该是工作报告,或者是演讲稿之类的文件。其实徐帅也是许世友的老领导,在红军时期,徐帅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许世友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虎将(任职师长,副军长,军长等职)。

这张老照片,也是两位上将的同框合影照,左边的是许世友,右边的是杨得志将军。两人都是我军的勇猛之将,也都是大军区司令员专业户。都知道,许世友当了25年的大军区司令,其实杨得志也当25年的大军区司令(注解因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耽搁了两年,但名义上还是济南军区司令员)。两位名将还携手指挥了,79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共同抗击侵略者,许世友是东线总指挥,杨得志是西线总指挥。
东北战场上,两场激烈又经典的阻击战,是哪位猛将任指挥官
诺哈网2023-05-29 20:54:3900001994年,增补的三位军事家,都是哪三位名将
在1984年,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的同时,还评选出33位优秀的革命将领,冠称军事家的称号。这33位军事家有十大元帅,十大大将,还有就是没有军衔,但对革命贡献很大的毛,周,杨,李,邓等五位领导人,也被列入33位军事家行列中。还有八位是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名将,也被冠称军事家的称号。他们分别是段德昌,许继慎,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蔡申熙,叶挺。诺哈网2023-05-28 03:52:200000陈诚一手缔造的王牌劲旅,第18军被歼灭后又重建,那么是谁任军长
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陈诚的发家史是先担任11师师长,最后在11师的基础下创建了第18军,十一(合在一起刚好是个土字),十八(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木字),因此也把陈诚这一伙人称之为土木系。陈诚正是靠第18军,在国军中一点点壮大自己,培养自己的势力,如罗卓英、黄维、方天、胡琏等人都是18军的骨干,而陈诚的土木系成员大多数都是黄埔生,因此蒋介石也十分器重这个派系。诺哈网2023-06-01 22:21:260000跃进大别山,为何损失惨重,原来刘邓大军遇到的对手可不是一般人
在解放初期,由于敌强我弱,因此我党在毛爷爷的领导下采取战略防御措施,尽量避免与国军进行决战,先养精蓄锐,在时机成熟时,在进行战略反攻,进行大决战,再往下就是战略追歼,最后夺取全国革命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战略防御阶段时,各大解放区状况都不是很好,还是后来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取得了胜利,在时机成熟后,进行了战略反攻。我党在打响战略反攻第一枪,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时,又称之为逐鹿中原。诺哈网2023-06-01 03:06:170000假如蒋介石在解放时期,将这三个战区,交由这三位名将管理会怎样
在解放时期著名的淮海战役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情景,作为国军大佬,一贯喜欢搞独裁统治的蒋介石竟然,在为选派谁镇守徐州而苦恼,最后实在是无将可派的情况下,让刘峙担任徐州剿总司令。要知道这位刘峙可是一位拥有逃跑将军之称的将领,在打仗方面并不是很出色。难道强大的蒋家王朝,真的落魄到无将可用的地步吗?诺哈网2023-05-31 23:50: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