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气候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为什么说多难兴邦?
这几天,全中国的人都在关注着河南的灾情。
印象中,几乎每年的不同季节,我国都会发生一些气候灾害。春天有沙尘暴,夏天有洪涝,秋天还好一些,但偶尔也会有台风,到了冬天则有暴风雪。
对中国人来说,这些都习以为常,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都这么过来了?
但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是世界上受气候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为啥?
我们先补一补高中地理知识。
按照气压带的分布,全球南北纬30°纬度带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副高压的控制下,气流下沉,全年干旱少雨,容易形成沙漠地带,例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等。
但万幸的是,我国所处的这个位置,由于季风发达,破坏了副高压原本的运行模式。夏季,北半球盛行东南和西南风,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形成湿润半湿润区,也形成了中国的沃野千里,与同纬度大部分地区的沙漠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夏季风使我国在回归沙漠纬度带上创造了一个青山绿水的“大绿洲”。
但不幸的是,因为季风的缘故,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受气候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北方就易涝,南方易旱;夏季风弱的年份,我国南方则易涝,北方则易旱,但总体来看,由于南方距夏季风源地近,涝多于旱,北方则旱多于涝。
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姗姗来迟,就会造成严重的旱灾;如果季风滞留在某一地带过长,就会造成洪涝灾害。
这次河南的强降雨,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被台风“烟花”助推了2000多公里来到河南上空,同时,广东沿海的台风“查帕卡”也助推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向北前进了2000多公里,与东南季风交汇于河南上空,从而造成了洪涝灾害。
▲天空直接豁开了一个口子
而到了冬天,来自西伯利亚的冬季风太强的话,就会造成寒潮、暴风雪等灾害。记得以前地理老师讲过,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其实没经历过几次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这一点都不夸张。
有资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10年,中国共发生大旱1000多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发生洪涝也达1000多次,也是平均每两年一次。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对所记载的灾异进行统计,发现成灾年数高达91.68%,其中水灾成灾年率为67.39%,旱灾成灾年率达到59.28%,其他气象灾害成灾率为69.39%(其他气象灾害包括寒冻、冰雹、雪灾等)。
通过这些数据,就能直观的感受,老祖宗们活得是有多么艰辛了。
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必然很重视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但在如此频繁的气候灾害面前,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于好的年景,但是自然气候也一次又一次地使人们失望。
每每遭逢大灾,史书中的记载就是天下大饥,“人相食”。
这种惨状,现在的我们根本无法理解。
光绪三年,晋冀鲁豫大旱,河南“有攫遗骸而吮其髓者,有抱骷髅而盐其脑者,及呼吸无力,而亦倒矣,甚至割煮亲之肉,并有生吠者”。
这种残酷的生存环境,不仅会时不时地导致民不聊生,还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都是经历这样一个循环——圣人开国→子孙败国→另一圣人开国。国际上把这个称作中国皇朝循环论,似乎包含有冥冥之中自有因果之意。历史学家们多从历史、政治等社会科学角度出发,将这归结于朋党结乱、制度崩溃、帝王昏庸等等,很少或几乎不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气候的数次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就利用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并绘制了中国5000年的气候变迁图,划分出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
后来的学者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发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和战争高发期,跟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气候温暖期,适宜的气候使得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得到发展,人口也得以增长,王朝出现盛事,战事也较少。而到了寒冷期,气候灾害增多,环境恶化,农业产量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社会矛盾激化,战争也开始增加,从而引发改朝换代。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战争数不胜数。据统计,从先秦到现在,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大小战争共计12800余次。
而各个朝代的战争次数是不同的,总体呈现出温暖期战争次数少,寒冷期战争次数多的规律。
第一个寒冷期约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冷期。除西周早期与商朝的战争之外,其余的战争,几乎都是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进行的。周厉、宣、幽王时期历时100多年的寒冷和干燥,致使游牧区环境恶化,少数民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不得不频繁南下侵扰,并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公元200年到公元600年前后出现第二个冷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冷期。这个时期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始于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我国的一个灾变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全国人口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从公元156年的5007万,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140万,再到公元221年的90万,损失了98.3%。在《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均有描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公元1000年至公元1200年的寒冷期与其他3个寒冷期相比,虽然温度较高,但这一时期的气温也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因此从唐末至南宋也是战事频繁、王朝更替的时期。公元10世纪后期,兴旺发达了300年的大唐帝国寿终正寝,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由此引出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大乱。这之后,契丹和女真族崛起并挥师南下,占据中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再次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战事连连。
我国气候的第四次寒冷期是明清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即明、清时代以后,最冷时期大致在1640-1700年,此时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清朝。
被《明史》评为“慨然有为”的崇祯皇帝,死时怨天尤人,高呼“天亡我也!”其实也有一定道理。造成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是复杂的:气候的寒冷再加上连续的干旱,造成外忧内患,农民起义迅速发展,战争连连,内外交困中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1840年—1890年则又是一个内外交困的时期,多支农民起义军起来反抗朝廷。其中,以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清政府的半壁江山落入农民起义军的控制。
▲电影《投名状》剧照
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结果有多惨?有学者统计,作为主战场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七省,损失人口达到7330万,如果再把其他地区的人口损失算上,太平天国战争的损失人口至少在1亿以上,超过二战全球死亡人口总和。曾国藩巡视皖南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只能看见荒草中的累累白骨,走一整天竟然都看不见一个百姓,跟三国时期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一模一样。
▲电影《投名状》中的赤地千里
其实也暗合了当时的气候状况
这种气候灾害影响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导致战乱频发、饿殍千里的惨剧,只能发生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而且生产力越低,影响越大。
不过,气候灾害也是一柄双刃剑,再给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带来创伤的同时,也给了中华民族迅速弥补创伤的自然恢复能力,从而造就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顽强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古老,更在于她在内优外患中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来的顽强再生能力。气候给予了中华民族灾难和绝望,但也给了中华大地丰饶和希望,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思维模式下,自然诞生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由此,渐渐磨炼出中华民族坚强的民族意志,最终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强大驱动力和再生力。
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中国人就始终在与洪涝灾害作抗争。
中国人对待天灾的态度,就是一种不服的劲头。
这次的河南灾情中,我们已经见识了太多。
只不过现在的中国,救援方式已经完全改天换地,古代中国那种动不动就“人相食”的惨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冷静!印度侵略者被解放军狠狠教训,下面如何防止印度继续找事?
6月15日夜间、16日凌晨左右,中印两军在加勒万河谷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冲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印度在边境冲突中死亡的三人诺哈网2023-06-04 08:08:290000不拘一格纳贤才,千金豪情谋强军——摄星智能开启新一轮人才招募
2022年3月2日,摄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在多个人工智能行业群中派发了多个超大额“豪气红包”,总金额超过十万元,令人瞋目。有人甚至疑惑,一个红包竟然有如此夸张的金额,是不是发错了,多打了个“0”?其实,他此次一掷千金,只为让各位同学转发一张摄星智能的招聘海报。(摄星智能招聘海报)诺哈网2023-06-01 02:46:060001疫情导致多国禁止粮食出口,中国人的餐桌还安全吗?
【军武次位面】:杨树我们是否面临粮食危机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产生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先是口罩、防护服等医疗资源告急,然后是停工停业限交通,放大到整个世界,各国几乎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举措,而且现在已经发展到各主要国家都要“封国”的地步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发出粮食危机警告诺哈网2023-06-04 22:18:390000二战美军M18坦克歼击车,最高时速88公里,拿手绝活“偷屁股”!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针对德军装甲部队带来的巨大威胁,为弥补盟军装甲力量的劣势,美军迫切需要一款兼具机动性和火力的反坦克载具,为步兵提供必要的反坦克支援。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美军先后推出了多款被称为“坦克歼击车”的反坦克载具,通过在轮式、半履带式或履带式底盘上扛一门反坦克炮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诺哈网2023-05-26 13:25:400000“拱卫京畿弹”!中国版“萨德”意外曝光?作战能力究竟有多强?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最近几天,中部战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砥砺奋发向未来,我们是中部战区空军》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究其原因,是这篇文章里放出的一段一分多钟的官方宣传片,被人发现有些“有意思”的东西,似乎是一款全新的防空反导装备。诺哈网2023-05-28 21:11:0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