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将领中,哪四位将军的名字,毛爷爷曾帮他们修改过
在1000多名开国将帅中,有四位开国将领的名字,毛爷爷他老人家帮他们更改的。要知道,古代皇帝为了奖赏战功出色的将领,赏赐他国姓(也就是说和皇帝一个姓氏),比如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因祖父护唐有功被赐姓为李,其实他姓拓跋。足以可见,能够得到皇帝的姓氏也是一种荣幸。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1000多名开国将帅中,哪四位将军的名字,毛爷爷曾帮他们修改过。(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是王平将军,他是湖北阳新县王英镇东源人,是在1930年参加红军的。在没有加入红军之前他叫王惟允,之后在革命队伍中,当时王平的连长由于是广东人,每次点名他都将王惟允喊成“王翁翁”。这有点尴尬了,于是他的连长帮他改了个名字叫王明。不过这个名字也是没有用多久,因为在我党史上也有一位大佬就叫王明,所以王平觉得别扭,一直想再换个名字,但又不知换什么名字好。

等到1936年,王平向主席汇报工作时,就提出对自己的名字不是很满意,毛爷爷笑着说王明,与国际接轨还不满意啊。王平憋屈的说;主席你就别笑话我了,我正为这件事发愁呢,毛爷爷笑着说;不笑话,不笑话……。要不这样吧?把明改为平,就叫王平吧,平安,顺利,吉祥,你看怎么样,这时王平连声说:好好…。就这样,王平这个名字,从此伴随着将军一生。
第二位是许世友,他是我党史上最传奇的开国上将,早年出家当过和尚,后来投身了革命,因作战勇猛,在红四方面军得到了张国焘的欣赏,在那个时候,他就是一军之长了。不过后来,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在红军大学学习期间,由于许世友是保张派,因此被扣押。请注意了,当时他并不叫许世友,而是许仕友。后来毛爷爷听说红四方面猛将许仕友被关押,就前去探望。

因为在红四方面军许仕友作战勇猛闻名全军,因此主席不想这样一位猛将就这样毁掉。最终,在毛爷爷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降住了这位猛虎,并为他改名许世友,意思就是要好做世界人民做朋友。
第三位是解方,是一位复合型的人才,军政兼优,并且拥有辩才,亦有运筹谋划之才,彭老总称他为军中诸葛亮,是个出主意的好帮手。要知道,解方原名是解如川,当时他是国军少将,属于是我党地下同志。后来,与蒋介石彻底闹掰了,于是离开了国军阵营,来到了延安。受到了毛爷爷接见,说;解如川同志“你回家了,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将军遂改名“解方”。

第四位是黄永胜,他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一员猛将。在行军打仗方面,黄永胜绝对是一把好手,在他参加红军后因作战勇猛,很快就得到了升级,在他22岁时就成为红军师长。从这一点可以看来,黄永胜绝对是一员猛将,不过他也有缺点,有点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意思,但他这个过,有点过头了。因此,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战功赫赫,污点涟涟。其实,在参军之前,黄永胜的原名是黄叙钱,毛爷爷见这个名字不怎么听,于是给他改名为永胜,让他在战场上永远取胜的意思。
解放战争,国军五大主力尽毁,第52军成为老蒋撑门面的救命稻草
诺哈网2023-05-31 22:41:590000没经历淮海大战的两位虎将,一位军区司令专业户,一位是国防部长
都知道,著名的淮海大战是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联合指挥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战役,因此,淮海大战也只有这两个野战军的将士参与。按理来说,作为如此重要的大决战,两个野战军每一位将领应该都参与其中。但是,由于个别原因,淮海大战的主力部队华东野战军,就有两位著名的虎将没有经历淮海大战。一位是著名虎将许世友,另一位是文武双全的张爱萍将军。诺哈网2023-05-29 18:10:540000我党三个历史重要时期,十位大将人员里,谁立下的功劳最大
我党能够从区区几十号人,发展成几百万,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取得的成就。要说我党,发展三个历史重要时期。第一个肯定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个是八年抗战时期,第三个肯定是解放战争时期。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我党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那么,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我国十位大将人员里,谁立下的功劳最大?诺哈网2023-06-01 08:57:300000邓华的第15兵团,三个军的军长与政委都是中将,只有一位是少将
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场上共计下辖四个兵团,在1948年11月最先成立的是第12兵团与第13兵团。由于忙于解放天津的战斗,其余几个主力军尚未组成兵团编制。还是在平津战役结束后,第39军,第41军,第42军组成了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就是原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第43军,第44军,第48军组成了第15兵团,兵团司令员就是原第44军军长邓华将军担任,政委就是第43军第一任政委赖传珠将军担任。诺哈网2023-05-28 15:16:470000东北战场上,两场激烈又经典的阻击战,是哪位猛将任指挥官
诺哈网2023-05-29 20:54: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