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三位川军将领,哪一位的职位最高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之前,那些各地军阀,为了地盘争的你死我活的大军阀们。也团结一心共同抗击侵略者,不管是桂军,还是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晋军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川军与滇军,桂军在抗战时期堪称是主力军。川军抗战时期是全国出兵人数最多的一个地方军阀,而滇军作战骁勇,拥有国之劲旅的美名,在抗战时期与桂军一样,没有出一位投降的将军。
正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最终,在1945年,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然而在这八年时间里,有不少将领为此付出生命。如戴安澜,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等将领,都是在抗战时期以身殉国的抗日英雄。那么,你们知道吗?作为抗战时期出兵人数最多的川军,在八年抗战时期,也有三位抗日英雄为国捐躯。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是饶国华,他是四川省资阳县东乡人,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跟随军长潘文华出川抗战,当时担任川军第145师师长,官至中将军衔。在淞沪会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从全国各个地区战场,抽调兵力增援淞沪战场。这时,饶国华也奉命率部前往淞沪战场。此战也是他出川后,第一次与日军交手的战场。由于川军装备差,在这一场战斗中,饶国华145师损失不小,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在战场上尽管牺牲很大,但是他依然坚守阵地继续抵抗,哪怕是付出生命。后来蒋介石主动撤出战场,所以,饶国华才率部撤往广德休整。
然而,在日军取得淞沪会战胜利后,又把目光瞄向了南京,这时,饶国华又投入了南京保卫战中,正是在这次会战中,蒋介石立即命令刘湘派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进攻南京的日军。唐式遵一打听饶国华145师就在广德,于是让他镇守广德,阻击日军向南京进攻。
饶国华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部构筑防线,然而,由于日军进攻速度太快,防御阵地还没有修筑好,鬼子的大炮,飞机就打过来了,饶国华亲临前线指挥,一方面为了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为了了解战情方便指挥。就在双方激战的情形下,川军内部发生了混乱,有主动提出放弃广德,保存实力为主的川军将领,率领川军私自撤退。这样一来,让饶国军孤军奋战,所以在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时,饶国华将军为了不被日军所俘虏,不做亡国将军,选择了自戕,以死殉国。

第二位是王铭章,他是四川新都泰兴场人,同时也是一位抗日英雄。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他率部镇守滕县,阻挡日军增援台儿庄战役。当时这个地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藤县失守就没有后来的台儿庄大捷了。为此,战前司令长官李宗仁特意叮嘱王铭章一定得守住滕县,不能放过一兵一卒越过滕县。
接到作战命令的王铭章,誓死守卫藤县,因此双方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惨烈的阻击战。日军利用优势装备,对藤县进行了轮番攻击,但是川军全体将士在王铭章将军的领导下奋勇反击,抵挡日寇的进攻。为台儿庄大捷赢得时间,就连当时徐州会战的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只可惜为台儿庄大捷作出重要贡献的王铭章将军,在这场保卫战中英勇牺牲,为国捐躯。

第三位是李家钰,他是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人,是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 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率部出川抗战,先后转战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数百起。也因功升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成为,在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三位川军将领中职位最高一位。要知道,在抗战时期,以集团军司令员身份以身殉国的将领,除了李家钰以外,就是张自忠。这两位都是抗战时期,为国捐躯职位最高的将领。
最传奇的二萧兵团,两次充当四野的先遣军,麾下猛将如云
第四野战军下辖的第12兵团,又称二萧兵团。为何有这个称呼呢!是因为该兵团在成立之初,兵团司令员是萧劲光,政委是萧华,故此被称之为二萧兵团。第12兵团是第四野战军最先成立的一支王牌兵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初期,我军在东北战场上成立的辽东前线指挥所。战略职责就是坚守南满根据地,当时的第三纵队,第四纵队,以及南满根据地的三个独立师,都是归前线指挥所统一领导。诺哈网2023-05-26 11:45:220000第二野战军下属三个兵团,每一个兵团都有一位主力战将,他们是谁
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野战军,是由中原野战军在1949年改编而成的,这支部队司令员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刘帅,政委就是被誉为改革开放总工程师的邓公,所以,第二野战军也被大家称之为是刘邓大军。可能在1949年,新成立的四大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编制数量最少,只拥有三个兵团,像第一野战军(本来也是两个兵团,后来增加了第18,第19兵团),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都是拥有四个兵团。诺哈网2023-05-28 19:51:290000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如果活到建国后,会是元帅军衔吗?
八路军是抗战时期,一支由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当时的总指挥是朱老总,副总指挥是彭老总,而参谋长就是建国后的叶帅,副参谋长就是在抗战时期牺牲的左权,他也是八路军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那么,假如,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如果活到建国后,会是元帅军衔吗?先不下结论,他到底能不能授予元帅军衔?咱们先来看看他的革命经历,以及在革命战争中担任的职务,再来评价他有没有资格,授予元帅军衔。诺哈网2023-06-02 03:57:130000中野纵队数量虽少,但质量高,出了三位上将,一位大将,两位猛将
中原野战军简称中野,与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并称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可能熟知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编制最庞大的华野与东野两大野战军,拥有的纵队数量都达到12个,而其他三个野战军就要逊色一点了。诺哈网2023-05-27 02:39:260000这四位都是国军名将,都是湖南人,而最后结局又是一样的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军事将领,无非是来自保定军校,黄埔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还有云南讲武堂。而只要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将领,大多数后来都受到蒋介石的器重,这些人也被称之为是嫡系将领。当然了,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也有成为蒋介石心腹的,但前提必须是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教官的保定生。像大家比较熟知的顾祝同,刘峙,陈诚等人都是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教官的保定生。诺哈网2023-06-01 01:38: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