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黄埔军校,在六期以后再无名将,其实后面还出了四位大人物
可能了解民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黄埔军校吧,它是由孙中山创办的,由蒋介石担任该校第一任校长,由何应钦担任黄埔军校总教官。而其他教官要么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或者保定军校,或者云南讲武堂。虽然,黄埔军校成立时间晚,但是论知名度,要超越保定军校与云南讲武堂。其主要原因,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学生,都成为当时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同时也决定了近代历史的走向,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使得黄埔军校名扬海外。
说到黄埔军校出名将,可能大家都熟知,从第一期到第六期出的名将是最多的。甚至有人说,黄埔军校前六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黄埔生。因为在这六期,无论是国军阵营,还是我党都有许多名将是这六期的学生。恐怕在我国,一个学校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将领,除了黄埔军校就是保定军校了。

然而,被外界一致以为,黄埔军校,在六期以后再无名将,其实非也。要知道,在六期以后,还出了四位大人物。
第一位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期的张学思,可能大家对这位不太熟悉。但是他出身显赫,家里成员全部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猜到了,姓张,在民国时期,只有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没错,张学思就是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弟弟。他这种身份,可能在黄埔军校中张学思的身份最显赫。
虽说张学思是出生军阀家庭,但他却与父亲有哥哥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加入了我党。张学良是加入的国民党,而他们的父亲张作霖是哪个党都不相信,说只信自己。
在张学思在参加革命后,虽然算不上我军优秀将领,但也为革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在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还担任海军参谋长职务。

第二位是黄埔军校第12期的郝柏村,看到这名字是不是很陌生?但是,这位在国军中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他的风光时期,并不是在大陆期间,而是在台岁月期。不过,郝柏村也参加过抗日战争,当时他跟着孙立人一起入缅参战。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又参加过辽沈战役,之后由于被蒋介石看重,从前线调回,从此成为蒋介石的侍从官。
因此后来跟蒋介石一起赴台,在这里,郝柏村迎来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官升一级上将,又担任过国防部长,参谋长等职位。郝柏村还是一位高寿将军,他是1919年8月8日出生,到今年3月30病逝,享年101岁。

第三位是黄埔15期的熊向晖,他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被誉为一人可抵三个师的人物。同时,熊向晖还是周公的高徒,也是我党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为革命立下不朽功勋。尤其是在胡宗南进攻延安时,身为胡宗南机要秘书的熊向晖及时送出情报,挽救了党机关单位成员。如果这些人被胡宗南所擒拿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才被毛爷爷称赞“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的情报人员。
第四位黄埔军校第16期的黄仁宇,他算是黄埔军校一个另类。都知道,黄埔军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但是作为黄埔16期的黄仁宇却是一位学者。是民国史上有名的历史学家。曾经出版了缅北之战,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书籍。开创了新一代历史著作的先河,不过后来,他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一名美国史上著名的华裔历史学家。
上将里,他负伤次数最多,同时也是病逝最早的一位开国上将
在开国将领中,哪一位将领不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又有哪一位将领身上没有几道枪伤。这些枪伤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见证了,我党革命先辈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赶出侵略者,为了推动反动派,所作出的贡献,以及英勇史迹。诺哈网2023-06-01 01:01:390000国军起义将领中,他的实力最强,手握50万大军
诺哈网2023-05-31 23:18:100000云南讲武堂除了培养出两位元帅外,其实还有一位上将,他是谁
诺哈网2023-05-29 23:38:340000输掉三大战役的国军统帅,两位加入我党,一位落魄成教书匠
诺哈网2023-05-29 20:42:310000为何讲,黄埔军校前六期的学生,才算是蒋介石军集团的顶梁柱
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创建的一所近代军校。首任校长是蒋介石,而他也是凭借着黄埔军校的军事力量,后来打造成独裁专政的蒋家王朝。为何会这样呢?主要还要从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说起。可能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孙中山先生创建的黄埔军校,为近代史上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像大名鼎鼎的林总,徐帅,陈赓大将,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等人都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诺哈网2023-06-01 02:12: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