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的开路先锋,御林军,铁流后卫分别是指哪三个军团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部队主要分成三个方面军,瑞金苏区的红一方面军,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以及贺老总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然而,红一方面军属于是中央红军,不管是人数,还是部队的战斗力都要优于其它两个方面军,毕竟是主力吗,总要占点优势,不然的话,怎么能够服众。当然了,作为中央红军也有不好之处,那就是蒋介石疯狂的派大军围剿。据历史记载,蒋介石对瑞金苏区的红军先后发动了五次反围剿战争。前面四次在毛爷爷,朱老总等人的领导下采取游击战术,都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反围剿。不过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蒋介石采取的战术是铁壁合围。将瑞金苏区围住,然后一点点缩小包围圈。加上此时苏联红军代表李德主管红一方面军的军事,他排斥游击战术,认为这是野路子,难登大雅之堂。

反正最后就是各种原因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既然守不住了,就不得不放弃经营已久的苏区根据地。俗话说得好,留住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谁也没想到,这一转移就踏上了艰苦的长征之路。
既然是转移肯定要有计划地撤退,如果乱七八糟的话,肯定就会全军覆没。当时红一方面军有三个军团,堪称是主力军团,跟着总部的指示,林总与聂荣臻领导的红一军团担任先锋,打前阵,一路上转战14省,历经大小战役无数次。如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等战斗都是红一军团打前阵。为红军主力开辟一条安全道路。因此,红一军团也被称之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开路先锋。

红一军团在长征途中,为红一方面军担任开路先锋任务。然而作为红军总部的领导们都是一些文官,包括还有些家属在长征途中,肯定也要有人保卫,因此这个保卫任务交给了彭老总的红三军团。保卫红军领导以及家属的任务,这就相当于古时候的御林军,捍卫京师,保卫皇帝,太后,嫔妃众人,人身安全一样。如果把长征途中的红三军团比喻为御林军,也是可以的,毕竟他们的责任,工作性质都是一样的。
从瑞金一路翻山越岭,跨过十四个省,翻越十几座大山,走过草地,爬过雪山,前前后后行程25000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而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们,就是在红三军团的保卫下都顺利到达了陕北。

有开路先锋,有保卫首长们的安全的御林军,自然就有担任断后作战任务的红军。要知道,在长征途中,蒋介石可谓是前堵后追。因此负责断的是红五军团,军团长是董振堂。他也是红军时期一员骁将,开国元帅刘曾给他当过参谋长。负责断后的红五军团在长征途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切掉敌人的尾巴,在激战中歼灭大量敌军,从而赢得了铁流后卫之称。所以,红五军团也被称之为铁流后卫,只可惜,军团长董振堂在后来的西征路上牺牲了,要不然的话建国后,至少是大将军衔。
战绩辉煌的第14兵团,为何仅存在三个月,兵团司令员又去了哪里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为了方便统一指挥,特意将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整编成第一野战军至第四野战军,这也是被后人熟知的四大野战军。除此之外,之前的纵队番号取消,改为兵团制,每个兵团下辖三个军。当时我总共有16个兵团,加上后来起义的三个兵团,共19个兵团。诺哈网2023-06-01 05:12:260000各地军阀都为抗战事业作出了贡献,只有这两位,既不出力又不出兵
1937年外敌侵略者日寇发动了全面入侵战争,并且声称三个月结束战斗,占领整个中国,可见当时日寇是多么的嚣张。而就在这民族到了危难关头时,时任民国大佬的蒋介石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团结国内一切可团结的军事力量共同对抗侵略者。正是在这种号召下,国内同胞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亿万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形成举国御侮的强大力量。诺哈网2023-05-31 22:42:100000此人是中原野战军第一勇将,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就功成身退
解放战争中的中原野战军,是由刘,邓两位首长领导的一支部队,故此又称刘邓大军。可以说,中原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一支战功赫赫的王牌野战军。在拥有军神之称的刘伯承元帅领导下,先后创造了许多经典战役,其中最典型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尤其是在西南战役中,刘邓大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解放西南四省。同时也为加快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诺哈网2023-06-01 00:36:550000陈诚可能不是保定军校的学霸,但绝对是该校,最火的一位学生
诺哈网2023-05-29 17:31:230000这三位高级将领,因思想比较顽固,被关押26年才得以释放
诺哈网2023-05-29 01:56: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