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中的贺胡子,王胡子,孙胡子是指哪三位将领
在开国将帅里头,有许多将领,革命战争中都拥有不同的绰号。有些将领是跟着作战的风格,也有些将领是跟着外貌特征。就比如周公,土地改革时期,他可是红军中有名的美髯公,只不过后来在西安事变中,才把胡子给剃掉了。说到胡子,其实,在开国将帅中,有三位将领的绰号就是胡子。这个绰号肯定是跟某些将军,留有胡子而给起的绰号。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在开国将帅中,拥有胡子绰号的将军,是哪三位?

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贺老总,说起贺老总,那可是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一员虎将。他两把菜刀闹革命,高举义旗打土豪,分田地。之后又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队伍中因作战勇猛,因此,在北伐战争结束后,他就升任了第二十军军长。而这个军也成为后来南昌起义的主力,要知道,我党打响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就是贺老总担任总指挥,发动了这次起义。
在南昌起义结束后,贺老总又回到家乡,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为我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又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率部踏上长征之路,北上与红一方面军进行会师。

可能,了解贺老总形象的人都知道,他留有胡子,嘴上还会叼着烟斗,身穿大衣,一眼望过去,显得十分高大威严。故此,毛爷爷称他为贺胡子,当然了,这个绰号可能也只有毛爷爷敢直呼。其他人,一般来说都是称贺老总。
第二位王胡子是指开国上将王震,要知道,在土地改革时期,王震将军也是留着胡须的。可能是因为,当时忙于打仗,没有时间刮胡子。时间一长,胡子慢慢长了,也没有刮掉,所以大家都称他为王胡子。不过,在革命战争年代,王震将军确实我党一位名将,属于是文武双全级别的将领。他率部开荒南泥湾,解决了八路军粮食困难问题。之后又率部南下,此次南征,被我党视为第二次长征,这也体现出王震将军带兵之才。包括后来解放战争时期,还有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成为解放西北的主力干将。

第三位孙胡子是指开国中将孙毅,他可是我党有名的胡子将军。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军人要注意形象(也就是军容军貌),所以,严禁将领们留有胡子。不过也有意外,像贺老总,王震,还有孙毅是允许留有胡子的开国将领,除此之外,还有李克农,张云逸。而其他将领就必须军人注意形象。其实,孙毅还有一个绰号那就是孙行者。
没有被授予军衔的开国八位元老,在解放后,担任什么职位?
在1955年,我国对那些有功于革命,有功于国家的开国功勋进行授衔。如果在革命战争年代,立功多,贡献大,那毫无疑问肯定就是元帅军衔。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一年,有十位将领获得了元帅军衔。因此,他们被称之为开国十大元帅。诺哈网2023-05-26 04:44:540000八路军独立团的团长,新四军独立旅的旅长,后来都是什么军衔
都知道,八路军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由陕北红军队伍改编而成的。这支部队隶属第二战区第18集团军,总指挥就是朱老总,副总指挥是彭老总。新成立的八路军,共下辖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也就是说,在抗战时期的1937年,八路军拥有三个师,六个旅,12个团。当然了,这仅是抗战初期,八路军的编制。都知道,后来八路军的队伍越壮越大,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几年下来,人数翻了好几倍。诺哈网2023-05-28 10:27:2300001973年,是哪位猛将?接替坐镇南京军区18年的许世友将军
在建国后的1955年,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12个大军区,新成立的军区都是以城市命名,而到了1956年又增加了一个福州军区,这样一来,我国正式进入了十三大军区的时代。每一个军区,上级都派了一位猛将坐镇该军区,维护周边的治安,守护一方百姓。诺哈网2023-05-29 11:32:580000抗美援朝停战后,彭总,邓华回国,由谁接替志愿军司令员
1950年10月,英勇的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在司令员彭老总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这场战争中,除了彭老总是人民志愿军总司令,也是这场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外。还有三位来自四野部队的将领,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他们分别是邓华,韩先楚,洪学智等三位久经沙场的将领担任彭总的副手,这个阵势是不是很强大。诺哈网2023-05-28 01:04:000000华野第六纵队的正副司令员,都是大军区司令,政委是两省的一把手
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鼎盛时期,拥有12个主力纵队。然而,在这12个纵队中,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被誉为是王牌纵队的有华野一纵,华野四纵,华野六纵,华野八纵,华野九纵等纵队,堪称是华东野战军的王牌劲旅。这五个纵队的司令员,分别是叶飞,陶勇,王必成,王建安,许世友等五位将军。他们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诺哈网2023-05-27 18:4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