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哪一个军校的学生,是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
民国时期有两所军校最为有名,同时也是近代史上培养出名将最多的两大军校。其实这两所军校大家都比较熟悉,第一所是保定军校,它创办于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现代化陆军军校,不过创办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1923年该军校就停办了。存在时间共11年,在这11年时间里,保定军校共招收了九期学生,别看创办期数不多,但是每一期的质量那是杠杠的,出的名将特别多 ,因此,保定军校也被誉为是将军的摇篮。
第二所是黄埔军校,它创办于1924年,是由中山先生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建立起的一所现代军校,并且由蒋介石任该军校首任校长。在他的领导下黄埔军校1至6期出的名将最多,后面几乎是没有出什么厉害的人物。不过创办的时间很长,尽管在后来蒋介石输掉了解放战争,但是黄埔军校并没有就此落幕。在1950年10月,蒋介石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黄埔学校”一直延续至今。

不管是保定军校还是黄埔军校,它们都是创办于多事之秋的民国时期。就在这一个特殊的期间,两所军校的学生从军校一毕业,就直接真刀真枪上战场实习。也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造就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军事将领,他们日后都成为左右近代历史走向的风云人物。与此同时,在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中,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的学生,也是这场抵御外敌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那么,问题来了,保定与黄埔军校都拥有将军摇篮之称,而在这场抵御侵略者战役中,哪一方的学生,是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要想知道答案,先来看看民国两大军校的学生在抗战时期都担任什么职务。
保定军校由于成立的时间比较早,从这里毕业的学生还有几位,在黄埔军校任过教官。如名气比较大的保定军校第八期的陈诚,第六期的顾祝同,还有第二期的刘峙等保定学生,都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战术教官,并且日后成为蒋介石黄埔系的骨干人员。而且这三位将领在抗战时期都是战区司令长官的级别。陈诚先后担任过第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刘峙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其实,在八年抗日战场上,还有薛岳,余汉谋,傅作义,李品仙等战区司令长官都是毕业于保定军校的。还有一直担任国军大本营统帅部重要军事决策人白崇禧也是保定生。
以上这些将领都是战区司令长官的级别,还有集团军司令保定生也出了不少。如上官云相,吴奇伟,徐庭瑶,张治中,刘建绪,邓锡侯,卢卓英,杨爱源等等保定学生在抗日战场上,职位都是集团军司令。还有指挥过南京保卫战的唐生智,抗战时期的国军空军司令官周至柔等将领都是从保定军校毕业的。
再来看看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在抗日战场上各自担任的职位,并不是很高,虽说都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但是资历尚浅,与久经沙场的保定生相比较,黄埔生显得有点弱小。从他们在抗日战场上担任的职位高低来比较,就显而易见。比如抗战时期级别最高的战区司令长官,也只有一位最得宠的胡宗南在1945年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可是战斗打到此时基本上快结束了,因此在统帅级别中,毕业于黄埔军校的胡宗南有幸地赶上了末班车。而在集团军司令的职位上,黄埔学生也是少得可怜,只有关麟征,后期的杜聿明,李仙洲,宋希廉,王耀武等黄埔学生,在后期都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

不过,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军长,师长职务上的将领,就有很多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学生。如:最典型的国军五大王牌军军长,除了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不是黄埔生外,其余的都是黄埔生。代表人物王耀武,杜聿明,邱清泉,黄维,胡琏, 廖耀湘,郑洞国等将领,都任职过五大主力军长的位子,而任师长职务的黄埔生就不用说了,则是更多。
从以上两所军校的学生担任的职位上来看,很显然保定军校的学生级别高。他们的职位大多都是抗战时期的司令长官或集团军司令,是属于统帅类型的“帅才”。而黄埔军校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一爆发,大多数都是军长,师长,团长职位。只是后来有几位,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才升任集团军司令的,因此黄埔生在这场抵御外敌的战斗中,属于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类型的将才。
如果要说这两所军校的学生,哪一方是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还真不好下定论,如果说保定军校的学生是帅,那么黄埔军校的学生就是将,两者属于是相互的,谁也离不开谁。如果没有黄埔生在前线冲锋陷阵,那么保定生不就成了光杆司令吗,同样反过来,没有保定生制定的完美的作战计划,黄埔生恐怕在前线战场上,那也是不行的。正是这一帅一将在抗日战场上精诚合作,共御外敌,最终才赢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应该说保定生与黄埔生都是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打鬼子的抗战英雄。
任期时间最久的四位大军区司令员,谁的职位最高,谁的职位最低
在建国后,对于在革命战争中立下功劳的将领,都被授予了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军衔。与此同时,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都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如国防部长,总参谋长,还有不同兵种的司令员都是由大将或者上将担任。还有全国各地都设置了不同的军区,如沈阳军区,福州军区,湖北军区,云南军区,成都军区等军区的职责,都是保一方平安,维护领土不受侵犯。而能够担任军区司令员的将领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名将。诺哈网2023-05-31 23:35:260000一睹名将风采,十位最能打的开国上将,谁才是你心中第一名将
这张比较清晰的老照片,是开国上将张爱萍,与战友在建国后拍摄的,左边的第一位戴着眼镜的就是张爱萍。可能论知名度,张爱萍不是开国上将中最响亮的一位。但他一定是最特别的一位,因在解放初期负伤,错过了最为重要的解放战争。直到1949年回国,赶上了渡江战役,之后奉命组建人民海军,成为第一任海军司令员。诺哈网2023-05-26 20:18:510000胡宗南与宋希濂为老蒋谋划退路,提出退守滇缅,为何蒋介石不同意
在三大战役结束后,我军又发起了渡江战役,并且顺利占领上海,南京让蒋介石的国军一败千里。纷纷溃逃,尤其是在三大战役时,蒋介石精锐损失殆尽。虽然,此时依然有百万兵力逃往西南或两广地带。但算不上是精兵强将,只能说是乌合之众。要说,稍微战斗力强一点的就是白崇禧的桂系集团。但是经历衡宝战役之后,桂系的主力也损失殆尽。让远在西南的蒋介石说,当年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小诸葛白崇禧,也不行了。0000张国焘虽是四方面军一把手,但军事上还得仰仗此人,不然寸步难行
诺哈网2023-06-01 00:41:390001一场解放战争打下来,造就了多少名将,多少猛将
诺哈网2023-05-29 03:52: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