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名将风采,十位最能打的开国上将,谁才是你心中第一名将

这张比较清晰的老照片,是开国上将张爱萍,与战友在建国后拍摄的,左边的第一位戴着眼镜的就是张爱萍。可能论知名度,张爱萍不是开国上将中最响亮的一位。但他一定是最特别的一位,因在解放初期负伤,错过了最为重要的解放战争。直到1949年回国,赶上了渡江战役,之后奉命组建人民海军,成为第一任海军司令员。
在1955年,张爱萍首次指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成功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列岛。之后又投入国防科技建设事业,并成功组织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而在战略导弹,航天事业的发展建设方面,张爱萍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2年,张爱萍担任国防部长一职,成为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担任部长的上将。假如张爱萍没有错过解放战争,相信他一定会成为第三野战军的兵团司令员,毕竟在军事指挥方面,他还是很厉害的。

进步最快的开国上将陈锡联。这张在革命战争年代拍摄的珍贵照片,是开国上将陈锡联,在做战前动员演讲。因为此时的他,要带领第三兵团进军西南,对蒋家王朝实行最后一击。作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在军事指挥方面,那也是属于佼佼者。要知道,二野猛将杜义德,王近山,曾绍山当时都是在陈锡联的指挥下投入了西南战役。如果陈锡联没有点真本事,怎么镇得住这三位悍将。

这张老照片,是开国上将陈士榘与元帅陈老总,在建国后拍摄的珍贵照片。左边的是陈士榘,右边的是陈老总,他们二人在解放时期,都是隶属第三野战军。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陈老总是野战军司令员,陈士榘是兵团司令员。
可能在名将辈出的第三野战军,陈士榘并不是很起眼。如果论知名度可能还比不上大名鼎鼎的华野三虎,还有威震胶东半边天的许世友。但在军事指挥方面,陈士榘都超越了这四人。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尤其是淮海战役中,那是有目共睹的。

这张比较罕见的照片,是开国上将叶飞与他的夫人,以及孩子,在建国后拍摄的全家福。叶飞也是第三野战军的名将之一,被誉为是华野三虎之首,为了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公认的三野名将之一。

这张带有色彩的珍贵老照片,是开国上将之一的黄永胜与战友,在建国后拍摄的,前排左边的第一位,手上拿着个本子的是黄永胜。可能提到黄永胜大家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在行军打仗方面,黄永胜有韩先楚的勇猛,兵团指挥可以与三杨齐名。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历史也给予了很公正的评价,说他战功赫赫,污点涟涟。

这张照片,记录了两位名将的容颜,左边的是王平,他是一位出色的政工将领,右边的是杨勇,他是一位打仗很厉害的名将。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两位将军在建国后的1955年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作为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的杨勇,在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都是扮演着主力战将的角色,任职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

这张照片是开国上将刘亚楼,在建国后拍摄的。刘亚楼是人民空军的缔造者,为我国的空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也是革命队伍中的名将,林总的得力助手,任职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在新军打仗方面,刘亚楼在解放战争时期,创造了29个小时解放天津。

这张在建国后留下的珍贵老照片,是上将韩先楚与同僚在祖国的西北地区拍摄的。右边的第二位就是韩先楚将军,任职兰州军区司令员。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韩先楚可是革命队伍中的百胜之将。军旅生涯中,参与指挥的战斗,几乎是以胜利告终。东北战场上,他力挽狂澜重创敌军千里驹师。海南岛战役,他再一次看准战机,越级报告,建议将总攻时间提前,赢得毛爷爷的认可。抗美援朝战争,指挥人民志愿军打过三八线。

这张珍贵老照片,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拍摄的,左边的第一位是志愿军的主力战将杨得志,靠在他旁边的是朝军将领,而最右边的是志愿军将领。相信大家对杨得志将军都比较熟知吧,他可是人民军队中打仗比较厉害的名将之一。军旅生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79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

这张老照片是上将邓华,他可是开国上将中,最为出色的军事将领之一。尤其是在指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广州战役,海南岛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邓华都是主要指挥官之一。将他排在第一,相信大家都不会有意见吧。
其实,在开国上将中,除了以上这十位名将外,还有王宏坤,杨成武,刘震,李天佑,陈再道,王新亭,许世友,王震等上将,都是革命队伍中的佼佼者。
在中国历史上,接二连三出大有为之君的王朝,是哪两个朝代?
千古一帝那是百年难遇,是需要几百年才出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大有作为的皇帝。纵观我国历史上,拥有千古一帝称号的皇帝并不多,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玄烨都是属于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的文治武功堪称第一。在中国历史上,除了让世人敬佩的千古一帝外,还有另一番景象,那就是接二连三出大有为之君,虽然他们不是千古一帝,但绝对也是我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诺哈网2023-05-27 10:58:270000淮海大决战,蒋介石心目中最佳主帅不是杜聿明,而是这位杂牌将领
相信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先是辽沈战役,后是淮海战役,最后是平津战役。而这三场大决战的国军主帅,分别是卫立煌,刘峙,杜聿明,傅作义等四位将领,分别就任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国军主帅。要知道,辽沈战役的卫立煌,在国军中综合作战实力还算是可以的,包括平津战役的傅作义,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名将。而就是淮海战役国军统帅争议比较大,为何呢?诺哈网2023-05-29 17:48:1100001955年至1973年,南京军区司令员是许世友,而政委却换了三位
在解放后的1955年,上级将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拆散成12个军区。这样一来,六大军区的时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十二大军区成立后,就意味着有12位骁勇善战的开国将军担任军区司令员。来自第三野战军的猛将许世友将军,在1955年就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司令员。诺哈网2023-05-27 13:34:370000陈赓将军的第四兵团,麾下八大虎将都是谁?
开国大将陈赓,想必大家都熟悉,他是湖南湘乡人。1924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一期学员。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陈赓将军品学兼优,被誉为是黄埔三杰之一,深受校长蒋介石的器重。据说在后来的东征战役中,陈赓将军还救了蒋介石一命,算是老蒋的救命恩人。为此,蒋介石对陈赓比之前更加器重。当老蒋准备对陈赓要委以重任时,我们的陈赓将军拒绝了蒋介石的高官厚禄,选择跟着人民走,加入我党,成为一名革命战士。诺哈网2023-05-28 18:23:050000错过淮海战役的三位名将,两位是大军区司令,还有一位的职位更高
解放战场上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的规模,远比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大得多,同时,淮海战役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因为,在此战中,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将敌军集团的精锐部队,全部消灭于战场上。从此蒋氏军事集团,再也没有能力,没有本钱,与我军展开正面作战。也是从这一刻开始,解放战场上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敌人从之前的进攻,转为防守。而我军,从之前的防守,转为进攻,从而解放全国。诺哈网2023-05-27 09:37: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