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有10位国军虎将战死沙场,他们都是谁
解放战争是在八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阵营展开的一次内战,史称解放战争,而国军一方则把此战称之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虽然,在解放初期蒋介石领导的国军,在战场上占有主动权,并疯狂地进攻解放区。然而就在双方激战一年多时间,我军在毛爷爷的领导下,很快就扭转了战场上对我军不利的形势。并且在军事上重创蒋介石军事集团,尤其是在孟良崮战役中,歼灭敌军王牌整编第74师,首次开创我军歼敌最高纪录。
在接下来时间双方阵营,先后在东北战场,华北战场,中原战场,展开了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而就在这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的军事集团彻底走向衰败,而胜利的果实即将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因此,这个时候有不少国军将领顺应历史潮流,战前起义加入我党。当然了,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也有不少国军将领战死疆场。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解放战争中,战死疆场的10国军虎将分别都是谁?《排名不分先后 》

第一位国军虎将是毕业于黄埔四期的张灵甫,他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任编第74师师长。请注意了,该师是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可见蒋介石对张灵甫的器重,然而张灵甫为了回报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中是作战最积极,最活跃的国军虎将之一,正是由于他的活跃,最后战死孟良崮战役中。
第二位国军虎将是戴之奇,他是蒋氏父子的爱将,可能正是因为深受蒋家父子的器重,使得戴之奇在解放战场上,显得十分活跃,对老蒋也十分忠心。正因如此,他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战死疆场的嫡系将领。
第三位国军虎将是刘戡,他是黄埔一期的王牌悍将,长期在胡宗南军事集团效力,因此,也被称之为是胡宗南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可能大家都知道,胡宗南是蒋介石爱将,自然也是一位为蒋介石打内战的积极将领,而刘戡就是老胡的爱将自然也很活跃。可能是由于太活跃了,最后,在宜川战役中被西北野战军打得溃不成军,无颜面对校长蒋介石的刘戡拒绝投降,最后杀身成仁。

第四位国军虎将是郭景云,他并非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是阎锡山晋绥军出身。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35军军长,这支部队算是国军,杂牌军中的王牌部队,首任军长是大名鼎鼎的傅作义,而郭景云也曾是傅作义的干将,可是最后傅作义起义了,他却战死疆场。
第五位国军虎将是鲁英麟,他是阎锡山13太保之一,也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35军军长,据说和傅作义还是同学。是他没有和傅作义一起走上起义之路,反而在1948年1月13日的涞水战役战败,自杀于河北高碑店。
第六位国军虎将是杨干才,他也是一位杂牌将领,属于是川军系列。但是对蒋介石很忠心,我们都知道,川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多数都走上了起义之路,或者跟蒋介石一起逃走,而为蒋介石打内战,战死疆场的恐怕也只有杨干才一人。

第七位国军虎将是黄百韬,相信大家对这位都比较熟悉吧,虽然他也是一位杂牌将领,但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十分活跃的,同时也十分强悍,给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是国军众多将领中,在解放战场上比较能打的一位悍将。不过,最后他也为蒋介石尽忠了,兵败淮海战役,自杀身亡。
第八位国军虎将是熊绶春,也是一位黄埔系将领,毕业于黄埔三期。在解放战场上担任第14军军长,官至中将军衔。本来在淮海战役中,他的学长陈赓将军劝他起义,但是这位熊绶春同学犹豫不决,错过了最佳起义时机,最后在双堆集战役中战死疆场。
第九位国军虎将是钟彬,他是黄埔一期生,与胡宗南宋希濂等人都是同学。但是对于他是否?在解放战争时期战死疆场,有一定的悬疑。因为据历史记载,说他兵败被俘,后来跳崖自杀,也有人说他是战死疆场。
第十位国军虎将是邱清泉,他也是黄埔系将领,同时还是一位综合性比较有能力的一位国军悍将,属于是能文能武的类型。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第五军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等职务。不过最后在淮海战役中也战死疆场,为蒋介石尽忠了。
民国最有钱的江浙财团,为何愿意出钱,帮助蒋介石打天下
任何时代的一个政权,背后都有强大的财团支持,不然的话,这个政权就很难维持下去。要知道,打仗没军饷,肚子都填不饱,拿什么和人家拼命。包括在民国乱世也是一样的,著名的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王朝,也是多次向海外华侨申请援助,包括抗日战争,蒋介石也同样向英美申请军事上,或者钱财方面的帮助,来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诺哈网2023-05-31 22:49:32000057位开国上将,只有他,是被破格提拔上来的开国将领
在1955年授衔时,我国共有57位开国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开国上将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顶梁柱,都是各野战军司令员麾下得力干将。可以说,都是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国元勋。然而,就在这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位上将,是被破格提拔上来的开国将领,他就是韩先楚将军。诺哈网2023-06-01 02:14:550000一战结束后,法国人为什么要耗资50亿,修建马奇诺防线
诺哈网2023-05-29 15:38:150000177位开国中将,率先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有三位,他们都是谁?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1956年,先后有13位将领,成为全国各地大军区的司令员。要知道,在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司令员,都是元帅级别的将领担任。而1955年成立的十二大军区(外加56年的福州军区),基本上都是由开国上将级别的将领担任。就比如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包括,五六年成立的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等大军区司令,都是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5-28 06:26:430001解放战争让各野司令,最为头疼的4位国军名将,都有谁?
在四年解放战争时期,所说最终我军取得此战的胜利。但是在这几年的战争时期,国军还是出了不少能打的名将。例如杜聿明,王耀武,白崇禧,张灵甫,黄百韬,邱清泉,廖耀湘,钟松,胡琏,黄维,宋希濂等人。都是当时国军中的顶级名将。然而就是在这些人中,有五位国军名将,在解放战争时期让各野司令员最为头疼。在这五位名将中有一位被彭老总称之为是打不死的传奇人物。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