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第四野战军出了10位优秀后勤将领,他们都是谁
打仗离不开后勤的支持,任何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都不可能在没有后勤的支援下,敢发动战争,甚至孤军深入,更别说赢得战争的胜利了。所以,后勤是一支队伍中最重要的部门,想要保证大军供应充足,就得要用专业的,优秀的,后勤军事将领来主持工作,不然的话肯定是一团糟,更别说打胜仗了。
比如在解放战争年代,第四野战军为何能够在战场上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如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海南岛战役等等,都是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场上创造的经典战役。之所以第四野战军能够做到仗仗胜,除了有优秀统帅林总外,第四野战军的后勤补给做得也很好。从来没有过因为后勤不足,而撤出战斗或者导致失败。据说在战争年代,第四野战军的后勤系统,是几个野战军中完善的一个。能够拥有如此完善的后勤系统,主要是因为在战争年代,第四野战军先后出了十位优秀的后勤军事将领。

第一位是拥有红军大管家之称的杨至诚,他是贵州人,在1927年参加革命后,就开始从事后勤工作。尤其是在红军时期,他主管后勤期间,制作区首批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军装,还创办了枪械弹药,纺织等制作单位,有效地保证了苏区红军的后勤补给。等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在东北土地上先后成立了,工兵厂,兵站,医院,粮仓,制药厂,为后来的东北大决战提供了物资上的保障。
第二位是吕正操,他是东北辽宁人,担任过张学良的副官,秘书等职位,不过后来他加入了我党。其实革命生涯初期吕正操还是一位军事将领,在抗战时期创建了晋察冀根据地,在这期间他利用地雷战,地道战等战法,让敌人吃尽苦头。据说后来影视地道战,讲述的就是吕正操抗战事迹。然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投入了后勤工作,曾担任东北铁路局的局长,主要职责就是修建铁路,有效地保证了后方物资能够准时运送前线。据历史记载在辽沈战役中,铁路都被敌人炸毁,正是吕正操带领铁道部工人连夜抢修铁路,将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前线,为保证辽沈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位是李聚奎,他是湖南人,在没有从事后勤工作之前,李聚奎可是能征善战的将军,被誉为是我军的将圣。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东北军区后勤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在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为大军筹集粮食,保障了前线将士不空腹与敌人拼杀。
第四位是周恒,他是辽宁人,在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政委。在此期间他不光为大军筹集粮食,还争取了长春守敌曾泽生的起义,为加快解放长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五位是周纯全,他是湖北红安县人,在红军时期,他也是红四方面军一位高级将领。不过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投入了后勤部 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司令,后勤副部长,第一部长等职务。保障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第四野战对南下作战的后勤供给。包括在建国后,他都是从事我军的后勤工作。

第六位是邱会作,他是江西兴国人,也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史上一位出色的后勤工作人员。担任过我军的后勤部副部长,在位期间尽职尽责,就连周公都称他是最好的后勤部长。
第七位是乐少华,他是浙江人,不光是优秀的后勤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解放时期任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同时兼任军工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东北枪支弹药的生产,保障了前线战士武器弹药的充足。
第八位是陈沂,他是贵州遵义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宣传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政委等职务。据历史记载,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他曾到香港,澳门购买渡海作战的工具。

第九位是洪学智,他是安徽人,同时也是第四野战军一位名将,在解放时期他都属于是军事将领。只是后来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同时兼任后勤司令员。是第四野战军少有的多面型将才。
第十位是黄克诚,他是湖南人,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位才华横溢的将领。也是抗战结束后,第一个提出进军东北的我党将领,拥有很出色的战略眼光。并在解放时期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司令,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和规章制度。同时他也是一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革命党人。
淮海大战最高指挥官合影留念,左边的是粟司令,站在C位的是刘帅
#头条创作挑战赛#淮海大战是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大会战,双方参战总人数达到140万。规模如此之大,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是属于少见的。我军为了能够一举击溃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共投入了两个野战军的兵力,总人数约60万。同时,60万大军身后,还有100万群众担任后勤保障工作。诺哈网2023-05-26 17:36:390000这七位军长,战绩突出,打仗厉害,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野战军司令员或者政委的将领,在建国后,不是元帅军衔,就是大将军衔。而作为兵团司令员级别的将领,大多数都是上将军衔,只有三位被授予了大将。军长级别的将领,大多数都是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只有少数七位,战绩突出的军长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而师长级别的将领,多数都是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当然也有少数的师长,被破格提拔为中将。诺哈网2023-05-28 22:36:370000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黄埔名将都有谁?
近代史上的三大军校,其中的黄埔军校是名气与知名度最响亮的一个。黄埔军校之所以声名远赫,第一是该军校,出了许多名将。第二是该军校的创始人中山先生,首任校长蒋介石,都是能够决定近代史上走向的关键人物。第三个原因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为保卫家园,抵御侵略者日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诺哈网2023-05-27 12:48:040000国军最早成立的四个集团军,都是谁任司令官?
1924年,中山在广州创立黄埔军校。1925年,国民政权正式诞生,下辖部队全部统一更改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黄埔学生组成的校军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介石任军长。由湘军组成的第二军是谭延闿任军长,由粤军组成的第四军是李济深任军长。由福建地方部队组成的第五军,是李福林任军长。诺哈网2023-05-27 11:12:230000黄埔军校十大名将,我军就占三位,剩余七位分别是哪些国军将领
近代史上的黄埔军校可谓是人才济济,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并称民国三大军校。虽然在这三大军校中,黄埔军校成立时间最晚,但存在的时间最长,同时也为近代史上培养出无数的名将。这些学生日后都成为各自阵营中的顶梁柱,深得上级的重用。就比如被世人誉为黄埔军校十大名将,我军阵营就占有三位。诺哈网2023-05-31 21:50: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