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都任志愿军参谋长,为何在1955年,授予的军衔不一样
在革命战争时期,许多职位一样的将领,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大多数授予的军衔都是一样的,只有少数人不一样。比如五大野战军司令员都是元帅,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再往下就是16位兵团司令员,大多数兵团司令都是上将军衔等级,只有三位兵团司令员,由于对革命贡献大,因此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陈赓,肖劲光,许光达。而作为军长职务的将领多数都是中将军衔,只有少数战绩较为突出者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们分别是贺炳炎,彭绍辉,黄永胜,李天佑,刘震,韩先楚,洪学智军长级别的将领是上将军衔。
从以上同职务的将领,被授予军衔的来看,很显然同职位的将领授予的军衔也有不一样的,他们之间都会相差一个等级。然而,还有两位比较特殊的将领,他们曾经都担任过志愿军参谋长职务,在1955年授予的军衔却不一样,如果之间相差一个等级,那属于是正常现象,但是相差两个等级就有点不寻常了,那么为何差距会如此之大。

首先在1950年我国组成的志愿军司令员是彭老总,而担任副司令员的将领分别为邓华,韩先楚,洪学智,陈赓,宋时轮等五位将领,而任志愿军参谋长的将领也有两位。
第一位是解方,他也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位优秀的参谋工作人员。早年加入过东北军,因品学兼优得到张学良的欣赏,被提拔为少帅张学良的副官,并官拜国军少将军衔。虽然他当时属于国军,但与蒋介石并非是一条心,尤其是在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 解方的反蒋情绪越来越高涨。曾经被张学良派往广西游说李宗仁与白崇禧,让他们联合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次广西之行,解方将军舌战群儒,让李白二人支持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

然而,后来我们都知道,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最终目标达到了,但他却失去了自由,被蒋介石关押,东北军被解散,而此时的解方也离开了蒋介石阵营,在1936年加入了我党。之后先后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在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参谋长。由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抗美援朝期间得到了司令员彭老总的称赞,说他是军中的诸葛亮。能够得到彭老总如此高的评价,可见解方是一位出色的参谋人员,同时拥有很高的军事理论知识。
第二位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将领是李达,他是刘邓眼中的活地图。同时也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位长期从事参谋工作人员的将领。在1931年领导了宁都起义后,正式加入了红军队伍。
而在革命队伍中李达先后担任过红六军团参谋长,与萧克,王震率团西征,在贵州地区红二军团会师,这两个军团一起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后来迫于形势的发展,两个军团合编成红二方面军踏上长征之路。而李达又担任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协助贺老总一路转战贵川甘等地,突破敌军的围剿,顺利到达会宁与红军主力会师,史称会宁会师。

而到了抗战时期,李达又成为129师的参谋长,协助师长刘伯承开创太行山根据地,包括在解放战争时期,李达也是一直在刘,邓二人身边参谋长职务,直到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就是因为凭借多年的参谋工作经验,李达在抗美援朝时期,又成为志愿军的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夏季反击战役。
而到了1955年,曾经都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与李达两位将军,军衔等级是不一样的。解方是少将军衔,而李达是上将,为何他们之间相差了两个等级。
这还要从两人革命经历说起,虽然两位都是志愿军参谋长,但是李达参加革命时间是在1931年,而解方是1936年,论两人的革命资历来看李达比解方老得多。还有一点李达经历了长征,而解方没有。李达先后在贺老总,刘元帅,徐帅,彭老总等人在身边任过参谋长职务,而解方没有。包括对解放战争的贡献,李达协助刘帅解放了大西南战役,对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开国大将有三人是毕业黄埔军校,剩下的七位,都是哪个军校毕业的
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在十位开国大将中,有三位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他们分别是陈赓大将(黄埔一期生),许光达(黄埔五期生),罗瑞卿(黄埔五期生)三位大将。那么剩下的七位大将,你们知道吗?都是哪个军校的毕业生吗?(排名不分先后)诺哈网2023-06-01 18:32:200000从抗战爆发到结束,有两个战区司令长官任期时间最长,他们都是谁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挑起卢沟桥事变后,如此揭开了中国军民长达八年的抗战岁月。在面对敌人的全面入侵时,之前一直采取妥协政策的蒋介石也改变了立场,坚持抗战到底,保卫家园。作为当时中华大地上最具有话语权的蒋介石,自然成为这场战争的领导者。也是八年抗战时期最高军事统帅,同时身兼陆海空大元帅,指挥全国的陆海空三军同日寇进行作战。诺哈网2023-05-29 06:51:27000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盘点人民军队历史上,十大优秀后勤工作者
#头条创作挑战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就是说,一场战争即将爆发,首先要将粮草运送前线,然后就是大军开拔前线。从这句话可以看得出,任何一场战争,粮草补给十分重要。伟大的朱总司令,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未来的战争,想要取胜离不开后勤。其实,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都离不开后勤。如果作战部队实力很强大,没有充足的后勤,恐怕也很难取胜。诺哈网2023-05-26 19:00:3500001955年授予的开国上将,哪十位虎将,当场就被任命为军区令员
其实在建国后,各大军区司令员一职,都是由开国上将或者是开国中将担任,当然了,也有少数的开国少将也担任过军区司令员。不过,在1955年授予的开国上将人员里,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上将比较多。但是,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最先任命为军区司令员的虎将,只有十位。并且是在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的同一年,当场就被任命为某个军区司令员。能够率先担任军区司令员一职的开国上将,必定都是猛将。诺哈网2023-06-01 03:01:0100001980年,邓公不再兼任总参谋长,他选了哪位名将接替他的位置!
邓公是我军革命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在建国以前,他是人民队伍中杰出的政工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在最为重要的解放战场上,邓公与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帅,共同领导第二野战军投入解放事业。他们二人在一起共事多年,被誉为是我军史上最佳搭档。诺哈网2023-05-26 11:51: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