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三杨,其中就有两位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他们是谁
1950年10月,在我国决定出兵援朝后,立刻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老总担任志愿军司令员。 率领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当时军事强国对战,在人民志愿军英勇善战下,先后同敌军展开了五次战役,并且都以胜利告终,虽然第五次战役中损失有点大,但战略目的达到了。不过,正是因为先后指挥五次战役的彭老总,由于连月疲累,加上年事已高,以及朝鲜战场上的寒冷天气,彭老总病倒了。可能是由于前线医疗条件差,让一贯身体壮健如牛的彭老总,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后在上级的关怀下就让彭老总回国治疗。他这一走志愿军司令员的位子,就交给了原副司令员邓华代任。因此,邓华将军也成为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

其实,在邓华之后还有两位将领也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更巧的是这两位也姓杨。可能熟知历史朋友都知道,在后来的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三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就是姓杨。并且在抗美援朝期间,他们都以兵团司令员的身份入朝参战,据说当时,这三位将领被周公称之为三阳开泰,阳谐音杨。
正是因为上将三杨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才有机会担任志愿军司令员。不过上将三杨,其中有两位是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并非三人全部都担任过。

志愿军原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他就没有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职务。杨成武将军是上将三杨中,第二个入朝参战最早的将领。不过,他在朝鲜战场上并没有待很长时间,在参与指挥文登川之战后,就回国了。原因是水土不服,据说在指挥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中,杨成武将军就是带病指挥。而在文登川之战中,志愿军第20兵团在杨成武指挥一下,粉碎了敌军步、坦、空、炮协同的进攻,取得歼敌一万七千余人,创造了志愿军当月歼敌最高纪录。虽然,杨成武将军入朝时间晚,回国又早,但他也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留下了精彩一战,就是当月歼敌人数最多保持记录者。
而上将三杨中,第一个入朝参战的将领是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将军。他是1951年2月率领第19兵团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恰好赶上了第五次战役,以及秋季防御战。就在这两场战役中,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将军率领该兵团全体将士,血战敌军,为五次战役的结束,以及秋季防御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杨得志将军就是这场战役主要指挥官之一。志愿军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同6万敌军鏖战43天,终于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将敌人从战场上打到谈判桌上。

不久后,敌我双方进入了谈判模式,最终还是在志愿军赢得了金城反击战,敌人终于在侵占协议书上签字。而就在抗美援朝结束后,代司令员邓华在1954年回国,他走了以后,杨得志成为志愿军第三任司令员,不过此时基本上是大战没有,都是处理一些后续问题。而到了1955年7月,杨得志被调回国内,此时的志愿军司令员由上将三杨之的杨勇担任。
杨勇将军入朝作战时间比较晚,他是在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因病回国后,才被上级调到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入朝作战时间1953年4月。可能是因为他入朝时间晚,所以他回国时间也是最晚的一位。在参与指挥夏季攻势,金城反击战战役后,抗美援朝战争很快就以谈判的方式结束了。
而杨勇将军在抗美援朝结束后,并没有立刻回国,而是在1955年被任命为志愿军第四任司令员,直到1958年志愿军全部陆续撤回国内后,杨勇将军于同年10月份启程回国,结束了长达三年的志愿军司令员生涯。
为何这九位纵队司令员,在1949年,可以成为兵团司令员呢?
在1949年全军大改编时,除了部队进行了重新整编,还有九位纵队司令员,得到了职位的升迁。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49年部队改编时,之前的一个纵队,就被改编成一个军,而纵队司令员,就担任该军的军长,职位高低并没有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纵队司令员,在1949年部队改编时,都是担任军长职务,还有九位纵队司令员,成功晋升为兵团司令。诺哈网2023-05-27 02:25:150000红七军三位军长,一位是大将,另一位逃往香港,还有一位被错杀
1929年12月11日,由我党人士邓斌,以及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人,在广西百色举行武装起义,史称百色起义。参加百色起义的工农武装力量,最后被统一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七军。首任军长就是张云逸,政委是邓斌(也就是后来世人皆知的邓公),参谋长是龚楚,政治部主任陈豪人。新成立的红七军下辖三个纵队,人数大约4000余人。诺哈网2023-05-27 04:41:110000南昌起义总指挥是贺总,秋收起义是卢德铭,黄麻起义总指挥又是谁
著名的南昌起义是我党打响反动派第一枪,在我党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影响也甚大,揭开了我党武装斗争的开始。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是到处演讲了,这次是要真刀真枪的干革命。而领导这次起义的红军领导人有周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谭平山等人,担任这次起义的总指挥是贺老总(也是后来的开国元帅),前敌指挥官是叶挺。诺哈网2023-06-02 01:26:440000这三人,起点是天花板级别,但后来的官职却不是很高,他们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这三人,起点是天花板级别,但后来的官职却不是很高,他们是谁?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才的选拔那都是凭借真本事,如果你够厉害,有真才实学,基本上都可以为革命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同时担任的官职,相对而言就会越来越高。诺哈网2023-05-26 14:21:290000死因成谜的两位国军高级将领是谁?他们曾经都赢得了日寇的称赞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曾经蒋家王朝的能臣干将们,有四种不同的结局。第一:替蒋介石打内战牺牲,代表人有张灵甫,刘戡,黄百韬,邱清泉。第二:脱离蒋介石军事集团,选择起义,代表人有程潜,陈明仁,傅作义,陈克非,董其武,郑洞国。第三:在解放战场上,兵败被俘,代表人有杜聿明,王耀武,廖耀湘,宋希濂,黄维。第四:跟着蒋介石一起赴台,代表人有陈诚,白崇禧,顾祝同,胡宗南,薛岳,何应钦。诺哈网2023-05-27 03:38: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