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五位剿匪总司令,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谁是最难缠的对手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中有五位野战军总司令,他们分别是西北战场上的彭老总,中原战场上的刘帅,华东战场上的陈老总,东北战场上的林总,华北战场上的聂帅,分别担任这五个战区的野战军司令员。可以说;击败反动派敌军,解放全国的重任都是由这几位野战军司令员完成的。与此同时,作为对手的蒋介石也分别在这五个战区,设置国军最高指挥部,而担任统帅的都是国军高级将。
由于蒋介石一直把我们视为匪,所以,蒋介石把这五个战区的国军统帅,也称之为是剿匪总司令。如东北战场上,国军剿匪总司令是卫立煌,华北战场上,国军剿匪总司令是傅作义,西北战场上,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胡宗南,华东战场上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刘峙与杜聿明,华中战场是桂系将领白崇禧担任。从以上五位国军剿匪总司令来看,只有傅作义与白崇禧属于是杂牌将领,是从地方上来的。虽然,卫立煌此时与蒋介石关系很僵,但他曾经也是蒋介石的五虎将,算是比较能打得一位将领,也算是嫡系将领吧。不过后来由于卫立煌与我军关系良好,导致蒋介石起了疑心,两个人的关系慢慢地就疏远了。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国军五位剿匪总司令,只有卫立煌参战的时间较短。在解放战争一爆发,卫立煌因不愿意打内战,以出国考察为理由,躲避了这场战争。后来还是在东北战场上的局势不稳的情况下,被蒋介石督促回国担任东北剿匪总司令,这属于是赶鸭子上架。仓促来到东北战场上的卫立煌,实际上是来收拾烂摊子,因为此时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很明显,国军处于下风。就算卫立煌有天大的本事,也改变不了现实,很快就在辽沈战役中败下阵来,后仓皇逃离。他这一走,算是彻底断送了军事生涯,后遭到蒋介石的软禁。
这样看来,卫立煌加入解放战争的时间短,只指挥了一场辽沈战役,还没来得及表现,就被蒋介石软禁,因此他不是国军五位剿匪总司令中,最难缠的对手。而作为西北战场上的胡宗南,指挥水平一般,不过他手底下有两位悍将。在解放初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一位是刘戡,另外一位是钟松。但很不幸的是刘戡后战死疆场,如胡宗南折一右臂。而钟松号称是西北战场上的救火队长,打仗有两下子,是一位劲敌,但由于顶撞胡宗南被撤职。这样一来,胡宗南就失去了左膀右臂,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遭到彭老总的秒爆,再也没有指挥像样的战役。

而作为华东战场上的剿匪总司令刘峙算是这个战区,最后一任国军统帅。因为之前薛岳,陈诚,顾祝同都是这个战区的统帅,但因不敌粟司令员全部被蒋介石撤掉了。这一次换成了刘峙,老蒋也是实属无奈,本来想让白崇禧担任,无奈人家不肯,这才换成了刘峙。虽然刘峙打仗没有两下子,但是杜聿明是一位高手,也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从解放战争一爆发,就担负着战场上救援任务,先后奔赴东北战场,华东战场,故而被称之为是蒋介石的救火队长。
这样看来,杜聿明算是一位狠角色,但是作为华北战场上的剿匪总司令傅作义也是一位狠角色,包括华中战场上的白崇禧也绝对是一位难缠的对手。那么,国军五位剿匪总司令,其中的杜聿明,傅作义,白崇禧算是解放战场上,表现最好的三位剿匪司令。那么在这三人中,谁又是最难缠的对手呢?

杜聿明算得上是一位比较全面型的帅才,在解放战争时期,虽然他也参加了辽沈战役,但他并不是主要指挥官,而是在旁协助卫立煌。淮海战役他也是指挥官之一,可是处处有受到蒋介石的管制,凡事都要请示蒋介石,不能够凭借自己的意愿去打仗。这样一来,就受到了牵制,军事才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导致最后还成了我军俘虏。至于白崇禧与傅作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确实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尤其是傅作义在解放初期的华北战场上,打得还算精彩,取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延迟了华北地区的解放。不过,由于野心太大,蒋介石让他南下,傅作义就是不肯离开北平,想霸占平津两地称王称霸。结果低估了我军的实力,在平津战役中被迫率部队起义。
而白崇禧在解放战争时期,表现还是可以的,在初期的东北战场上,后来到大别山战役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给解放事业带来了阻力。尤其是在我军南下作战中,他领导的桂系集团,绝对是我军南下遇到的最大对手。算得上是国军五位剿匪总司令中,比较难缠的一位对手。最后,还是在第四野战军围剿下,在衡宝战役中击败了白崇禧,之后又在广西战役中,重创桂系集团,白崇禧不敌仓皇逃脱。
先后协助过两位名将,三位猛将,作战的开国少将是谁?
如果讲到,能征惯战的开国少将,想必大家都会想到,肖永银,丁盛,钟伟,龙书金,萧全夫,贺晋年,邓岳等将领,都是开国少将中的佼佼者,也是几位打仗比较厉害的猛将。然而,在开国少将中,还有一位将军的经历也十分丰富,可能在打仗方面,他比不上邓岳,丁盛等几位猛将。但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却先后协助过两位战神,三位猛将。这位传奇的开国少将,就是王蕴瑞将军。诺哈网2023-05-28 02:57:120000四野猛将韩先楚,三野猛将陶勇,二野猛将王近山,那一野猛将是谁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作战部队,都是由四大野战军所统辖,包括,解放战场上的各大猛也都是这四支野战军统领。各大猛将在野战军司令员的指挥下,征战沙场,攻城拔寨,挫败敌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讲到,解放战场上,聚集在四大野战军麾下的猛将们,都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顶梁柱,也都是在腥风血雨,枪林弹雨中历练出来的将军。诺哈网2023-05-29 08:47:040000三大战役中,哪一场战役,参战的国军名将数量最多
解放战争先后分为,防御阶段,在一开始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采取防御措施保存实力。等养精蓄锐,有了一定的实力后,解放战争进行了下一个阶段,那就是战略反攻。在反攻取得成就后,就开始决战。决战阶段也是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决定这场战役最终胜利属于哪一方?所以在大决战阶段时期,双方都拼足了血本,把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投入在战场上,目的就是将对方打败,成为最终胜利者。诺哈网2023-06-01 09:56:330000民国最后两家军阀,在解放战争时期,都被哪个野战军给消灭了
民国时期出现许多以地方(省)割据的军阀,这些军阀中有势力较大,如奉系军阀,皖系军阀,直系军阀,还较小的有晋系军阀,西北军阀,滇系军阀,以及川中大小军阀。不过在后来的战争中,尤其是实力较大的直系,最后都成为北伐战争的牺牲品,就连奉系也在张作霖死后选择投降了。而比较审时度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西北军阀冯玉祥,则是在第二次北伐战争时期表示支持南方革命军,相当于归顺了。诺哈网2023-06-02 01:57:320000解放战争胜利后,有四位将领被安排到苏联名校学习,他们都是谁?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高级将领,大多数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在战火中历练出来的一代名将。当然,在开国将领中,也有进入正规军校学习的开国将军,比如陈赓,徐帅,林总,周士第,杨至诚,张宗逊,萧克等开国将军,在还没有参加革命之前,都就读于黄埔军校。还有朱老总,叶帅是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诺哈网2023-05-28 14:02: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