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争议最大的国军将领,从常胜将军沦为常败将军
唐代皇帝李隆基应该算得上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在还没有登基为帝时,李隆基就联合太平公主,消灭了韦后一党,她是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结果被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消灭,史称唐隆政变。聪明能干的李隆基深受李旦欣赏,而李旦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适合当皇帝,于是禅位于李隆基。
刚刚登上帝位的李隆基,还是很勤奋的,消灭了太平公主一伙势力,加强统治权,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史称开元盛世。
从他的前期的表现来看,李隆基绝对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但可惜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还霸占儿媳妇,也就是古时候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由此可见,李隆基前半生绝对算是一位明君,但后半生,由于他的腐败,用人不当,使得唐朝由盛走向衰败,是唐朝的罪人。纵观历朝历代,像李隆基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可能他觉得,前半生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后半辈子也该享清福了。这样的想法确实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他是帝王。
可能像李隆基这样的帝王,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但像李隆基这样经历比较相似的武将,在民国历史上还真有一个,他就是蒋介石五虎将之一的刘峙。李隆基前半世是一位明君,后半世是一位昏君,而刘峙就是前半生是一位常胜将军,拥有战神的美称,而后半生是一位常败将军,成为大家眼中的笑柄,完美地从常胜将军沦为常败将军。
刘峙算得上是国军将领中,一位争议比较大的名将。他出身贫穷,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亲生父亲在他不到一周岁时,就被当地的恶霸打死了。刘母为了生计就到城里去打工,在一家茶馆当服务员,后与老板结为夫妻。这样一看,小时候的刘峙温饱至少可以解决,但好景不长,后店老板因病逝世,刘峙母子又成为孤家寡人。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孩子是很难生存下去。因此,后又在熟人的介绍刘母又改嫁了,吉安县城的一位卸任统带,是一位吃军饭的。这位后爹对刘峙的影响很大,让他立志,长大以后也要从军。

从刘峙小时候的经历来看,他尝尽世间悲苦,忍受过他人的冷眼。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让刘峙在考入保定军校之后,就立志要做一位有用之人。因此,在学校读书期间,刘峙还是很拼命的,包括后来从军校毕业后,他依然十分拼命,也很努力,就想摆脱世人的冷嘲热讽。有这些因素激励刘峙,让他在军事生涯上一次一次获得胜利,成为蒋介石军事集团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要知道,在北伐时期刘峙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战争中担任师长职务。当时,蒋鼎文、陈继承都是他手下的团长,而后来蒋介石最为倚重的黄埔生,当时都是营长,连长职务,根本无法和刘峙媲美。特别是在南昌战斗中,因指挥官王柏龄突然失踪,刘峙便接替了指挥官一职。率第一、二师击溃了南浔铁路正面的孙传芳军队,在江西全境取得胜利。

也正是因为在北伐时期,刘峙在军事上接二连三给蒋介石带来胜利的消息。让蒋介石大赞刘峙将军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虎将,而且也是一位福将,怎么打都能赢。讲心里话,在北伐战争时期,刘峙的人生就像开了外挂一样,十分顺利,一打就赢,故而为大家称之为福将。
而在后来的中原大战时期,刘峙因前期表现出色,成为蒋介石比较倚重的军事将领,担任第一军事集团总指挥,同时兼任第一军军长。成为继任蒋介石,何应钦,第三任第一军军长。可见当时的刘峙绝对是黄埔系将领中,最吃香的一位。因此,在这场军阀混战了,刘峙先后转战各大战场,成为蒋介石的救火队长,哪里有危难,刘峙就往哪里冲,连胜桂系李宗仁,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绥军,击败麾下名将傅作义,重占济南,扭转了战局。

也就是因为刘峙在北伐战争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屡次取胜,被大家视为常胜将军。从1935年蒋介石军事集团首次授权就能看出,刘峙因战功卓著授予二级上将军衔,与号称“小诸葛”白崇禧同列,排名第七位。成为黄埔系将领里则居于第一,仅次于一级上将何应钦,而高于陈诚,顾祝同等人。
那个时候的刘峙,绝对是人生最风光的时期。军衔高,又拥有常胜将军的美称,还是蒋介石的爱将。只可惜他没有一直这样保持下去,不然的话,刘峙绝对是近代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将才。
后在抗战时期,他失去了昔日的雄风,面对日寇一泻千里,接连失败,成为国军中有名的逃跑将军。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刘峙又沦为猪将军,成为国军高级将领中的笑柄。真是人生百态,从常胜将军沦为常败将军的刘峙,是不是与李隆基的经历很相似。
华野尖刀,陆战虎将陶勇将军,为何后来成为海军将领
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该野战军是在1947年,由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合编而成,而担任司令员的将领,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陈老总,副司令员就是粟将军(裕)。华东地区的解放战争,也就是在这两位将帅的领导下展开。诺哈网2023-05-27 23:23:310000作为第二代军长,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有五位,他们都是谁?
在1949年部队进行整编后,能够担任各大野战军,军长职位的将领,都算是我军第一代军长。等到解放战争胜利后,各军的首任军长,因转到其他工作岗位,接替他们位置的将领,就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代军长。据统计,在一九五五年授衔时,作为第二代军长的将领们,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有五位。诺哈网2023-05-28 03:26:200000这四位开国将军,在一个职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创造任期最高纪录
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曾经骁勇善战的将军们,都投入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农业建设行列中。有担任镇守一方的大军区司令,也有在地方主持农业建设,造福一方,或者投入外交事业。这些开国将军,都是在一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比如:让大家比较熟知的许世友将军,自从1955年当选南京军区司令员后,前后任期时间是18年,创造建国后,在一个军区任期时间最高纪录。诺哈网2023-05-26 04:20:430000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的两位中将,一位上将,都是担任什么职务
在建国后的1955年,是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第一年。在这一年,有一大批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军们,都被授予了军衔。等级最高的是元帅军衔,再往下就是大将军衔,上将军衔,中将军衔,少将军衔。诺哈网2023-05-27 20:47:36000057位开国上将,分别来自哪个野战军,上将数量最多的是哪支部队
诺哈网2023-06-01 04:20: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