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中的精锐!二战德军“勃兰登堡”突击队,战斗力强悍神出鬼没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勃兰登堡突击队是二战德军所组建的首支特种部队,由阿勃维尔(Abwehr),即纳粹军事情报局直接管理。部队成员专门在远离前线的地方和盟军的眼皮底下秘密执行各类任务,协助己方主力部队提前执行各种破坏及夺取关键节点的行动。因为任务性质的原因,他们大部分行动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西奥多-希佩尔
在二战爆发前,德军高层并不愿意组建这样一支部队,因为很多陆军军官认为,利用装甲部队的突击优势配合闪电战的战术,德国陆军有能力粉碎任何抵抗者的防御。但也不乏质疑的声音,其中一位就是西奥多-戈特利布-冯-希佩尔,他力推成立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以期完成常规作战部队无法完成的“非常规”作战任务。

▲劳伦斯和他名为“乔治五世”的Brough Superior SS100摩托
西奥多-希佩尔是一名一战老兵,曾在东非参加过同当地阿斯卡里部落和英军的战斗。战斗期间,他就曾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巧妙利用各种战术给英国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正是这一经历让他成为了特种作战的坚定倡导者,在回到德国以后,他研读了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校在阿拉伯大起义期间的战术,在令他印象深刻的同时,希佩尔更加认定同样的战术也可以在欧洲使用。
随后,西奥多-希佩尔找到了阿勃维尔的局长威廉-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卡纳里斯和希特勒看到来了这个想法的潜力,并同意组建一支特种作战部队。而因为知晓知道陆军反对这个想法,因此他随后决定将该部队置于纳粹军事情报局的麾下,并直接接受最高统帅部的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的命令。

▲阿勃维尔的负责人威廉-卡纳里斯
在获取高层的支持后,西奥多-希佩尔上尉的下一个任务就是为新组建的部队招兵买马。这些报名的人中有很多有过前科或者各种其他问题,但也不乏那些怀揣着为国效力梦想的普通人。而希佩尔所找寻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士兵,而主要是那些具有出色的外语知识,并熟悉目标渗透国家风俗习惯的人。这些人在接到任务后渗透的成功率更高,并且能更好地掩人耳目。因此在以出色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的背景下,除了德国人,阿勃维尔放宽了人员征召的界限和审核,其他国家和人种的志愿者也会被招募,这些人中有的是纳粹政权的同情者,有的则相信德国人的到来会给他们的国家带来“解放”。

▲苏联境内,勃兰登堡突击队和一辆35(t)轻型坦克
二战爆发前不久,勃兰登堡突击队成立了。起初该部队被Deutsche Kompanie(翻译后为“德国连队”)。新兵们随后接受了佯攻、城市战和游击战所需的特殊训练,特别是以小队为单位执行任务,并学习了导航和各类野外生存技能。而为了提升强度,所有战斗训练都是采用实弹而非空包弹进行。

▲一名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二等兵,手持一把装有枪榴弹发射器的98k步枪
为了成功潜入敌后,勃兰登堡突击队的成员还要了解目标地域的对方的作战部署以及指挥体系。因此换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这些外军制服则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获得。例如,荷兰士兵的制服购自二手商店,而苏联红军的制服则来自芬兰人在1939-40年冬季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而在外军的制服下面,突击队的成员往往还会穿一层德军制服,以便他们在被俘后能享受战俘待遇,而非作为敌国间谍被枪毙。此外,各类小口径武器和爆炸物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

▲1940年1月,在芬兰罗瓦涅米,靠近北极圈的地方被俘虏的苏军士兵,此时他们已经脱下了苏联军装
德军闪击波兰期间,仍在发展中的“德国连队”终于得到了证明其价值的机会。1939年9月1日,16个特种部队小组夺取了波兰的关键军事和基础设施,其中甚至还包括伪装成波兰工人控制西里西亚工业区的矿场。这些行动成功为即将到来的德军大部队保驾护航,也是二战期间的首批进行的特种作战行动。
出色的战绩令卡纳里斯感到满意,并于1939年10月25为了掩人耳目再次批准成立了一支名为“Bau-Lehr-Kompanie z.b.V. 800”,即“第800特别任务训练和建筑连”,实则同样执行特种任务的部队。随后,在西奥多-希佩尔上尉的领导下,由于该部队的指挥部设立在勃兰登堡-安-德-哈维尔镇,因此随后便获得了“勃兰登堡”的绰号。

▲1939年9月,希特勒视察德军进军波兰的情况
除了闪击波兰的行动外,勃兰登堡突击队还在1940年春参与了在挪威和丹麦的行动,并在1940年5月和6月投入了西线作战。尽管他们此时仍不被陆军方面所认可,但仍不可否定他们在对低地国家和法国的闪击行动中做出的贡献。通过前期快速夺取并保护诸如桥梁和公路枢纽等重要节点的方式确保了德军的快速移动,可以说没有他们,德军的闪电战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其中,最为著名的战斗当属夺取荷兰根尼普镇附近的铁路桥。这座桥对于使得德军可以迅速抵达荷兰防御阵地前线至关重要。

▲1940年5月11日,德军各部队通过阿尔伯特运河桥
5月10日拂晓,第4连1排的6名勃兰登堡突击队士兵出现在桥的东侧,伪装成2名荷兰士兵押送4名囚犯蒙混过关,当他们一抵达东边的看守所,就迅速消灭了那里的荷兰守卫,并用流利的荷兰语向另一端的警卫室报告说他们要押送4个囚犯过桥。就在他们过桥的同时,西侧守卫就发现了迎面驶来了一辆德军火车,但是正当他们准备还击的时候,桥上的守卫突然开始同桥上的“友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很快这些先锋部队就解决了桥上了守备,同时确保了当晚德军党卫军第9装甲师的顺利通过。

▲党卫军第9“霍亨斯陶芬”装甲师
随着1940年西线的战事结束后,德国最高统帅部内部已经没人怀疑勃兰登堡突击队能发挥的作用。随着纳粹的铁蹄在1941-42年继续践踏着欧洲,这支部队也凭借四处征战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2年夏,该部被调往乌克兰地区,协助德军进攻高加索油田区和斯大林格勒。其中第3营8连接到命令协助A集团军夺取高加索地区北部的迈科普市。随后,一群换装扮成苏联内卫部队(NKVD)的士兵出发了,并在攻势开始前一周抵达了该市。当地驻防的苏军部队不明所以,于是就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后还带着他们参观了各个城防设施。随着参观的深入,这些德军间谍随即暗地制定了夺取该城市的计划。

▲1942年夏,几名德军士兵躲在一辆被击毁的T-70轻型坦克及一辆Sd.Kfz.250半履带车后面
8月8日,勃兰登堡突击队的夺取行动开始。他们兵分三路,迅速夺取了储油设施和关键通讯哨所,并向城内和附近的红军部队发出假的撤退命令,使得第二天德军攻势开始后第13装甲师的先锋部队可以迅速控制该城。

▲第13装甲师
随后,阿勃维尔和党卫军之间的争斗日渐尖锐。随着勃兰登堡突击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也被党卫队是做一个必须要消除的威胁。于是在1943年4月,党卫军也成立了一支相似的部队,并将其命名为Friedenthaler Jagdverbande("弗里登塔尔突击队")。并将指挥权交给了武装党卫队的奥托-斯科尔泽尼上尉。

▲党卫队军官奥托-斯科尔泽尼

▲奥托-斯科尔泽尼(Otto Skorzeny)(左)和前勃兰登堡突击队军官阿德里安-冯-福尔克萨姆(中)在1944年10月16日“铁拳行动”(纳粹德国在匈牙利策划的政变行动)后,与党卫军弗里登塔尔突击队出现在布达佩斯。
尽管这支部队只成立了数月,希姆莱还是设法说服了希特勒,让这支突击队前去将墨索里尼从监狱中解救出来,而随着斯科尔泽尼成功完成了任务,这意味着勃兰登堡突击队即将走到生涯的尽头,并在随后不再归属阿勃维尔的指挥。1944年,该部队仅在巴尔干地区执行了反游击队的行动,并渐渐成为了一支常规作战部队。1944年9月,该部队900名士兵被全部编入了弗里登塔尔突击队。

▲1943年9月12日,墨索里尼被德军从监狱中救出
普京出手了!土耳其“大国雄心”迎当头一棒,叙利亚战局重要调整
近期因土耳其军队悍然介入而变得错综复杂的叙利亚伊德利卜局势,在昨天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3月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赶到了莫斯科,就伊德利卜问题和普京进行了“坦率而友好的交谈”,尤其是双方在公开会谈后还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密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俄、土两方正式达成了协议,伊德利卜前线也从3月6日0时起正式停火。诺哈网2023-06-05 07:48:470000迂腐之极,二战后美军轻武器为何全面落后,全是官僚在捣乱
作者:海东青上个世纪60年代,美军装备了著名的M16突击步枪,引领了全世界的小口径步枪浪潮,虽然小口径步枪一度饱受质疑(实际上直到今天仍然如此),但是这股浪潮还是如历史的车轮一般滚滚向前。时至今日小口径步枪不仅早已广泛装备了中美俄欧等主要军事强国,甚至连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都竞相跟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口径步枪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大的一次轻武器革命,没有之一。▲引领了小口径浪潮的M16突击步枪。诺哈网2023-06-01 07:13:450000中国购买的2艘基辅级航母,为什么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根据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报道,今年8月1日当天,位于天津滨海的“基辅”号航空母舰主题公园将免费向现役、复转军人开放,从长远来看,“基辅”号航母公园还将在每年的国防教育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向大家科普国防军事知识。诺哈网2023-06-02 00:29:560000现代德意志军队的象征:原版德军Parka野战迷彩风衣终于来袭
在人类军事史上,德意志民族地区就素以出产骁勇善战军队、孕育铁血强军而闻名于世。从条顿骑士团腓特烈大帝打遍欧洲的普鲁士精兵,再到两度发动世界大战的第二帝国德军和恶名昭著的“德三”纳粹都是很好的证明。不过,尽管德国和日本不同,因陈恳的历史反省态度而保留了军队建制,当然,目前在很多军事发展上受到了限制。诺哈网2023-06-11 01:55:400000为什么中国总是用棍子打印度?正是因为我们有坦克飞机大炮
为什么不怕印军开枪?近几年来,中印发生过多次冲突,每次都谈判解决了,然后过段时间再来。最近这一轮冲突,中印军长级谈判已经进行了六轮,达成了一些共识,看来还是会遵循这个规律。客观上讲,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中印没有划定国界,实控线就是分界线。这个实控是可以通过行动改变的,所以在没有划定国界前,一切协议都是临时性的,能管用多长时间不确定。诺哈网2023-06-03 19:50: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