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宫遭无人机袭击后 俄方最可能的报复方法是什么?
克里姆林宫遇袭 俄乌冲突来到失控边缘?
克里姆林宫遇袭俄乌冲突来到失控边缘?[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陈青青]北京时间5月3日晚间,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出一份声明称,当地时间5月3日凌晨,有两架无人飞行器意图对克里姆林宫发动袭击,但被俄方成功拦截并坠毁在克宫区域。尽管俄方称,这一事件没有造成人员受伤或重大损失,但在俄乌冲突局势如此胶着之际,此事背后是谁策划?它可能对俄乌局势下一步发展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问题仍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多名俄乌问题研究专家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此次事件或由乌克兰内部的主战派极端分子或俄境内的亲乌力量策划及实施,不排除有其他国家的技术支持。不过,无论此事是否由乌克兰官方或政府军所为,俄方都料将对乌克兰展开大规模报复行动。有专家认为,此事冲破了俄乌冲突又一条“新红线”,料将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
据俄罗斯媒体3日引述克里姆林宫的声明称,两架无人机3日凌晨袭击克里姆林宫,俄军方和情报部门及时行动,采用电子战手段实施拦截。两架无人机坠入克里姆林宫区域内,残骸“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俄方称,该事件系“乌克兰军方发动的袭击事件”,是“有计划的恐怖行为”,并且直指这一行动的目的就是要“刺杀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过,普京“没有受伤”,其工作计划也未受到影响。卫国战争胜利日红场阅兵式也将按计划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王晓泉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认为,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事件很可能是乌克兰主战派的极端分子所为,目的是压制主和派,胁迫高层将战争打下去,不排除其背后可能有国际霸权势力的撑腰乃至怂恿。他认为,泽连斯基本人未必知晓和支持此次恐怖袭击,因为这种袭击不但会使局势复杂化,而且可能导致俄方的危险报复,给自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王晓泉在采访中表示,目前乌克兰战场呈现出胶着状态,双方都已付出惨痛代价,但都未完全实现战争目的。双方的战争意志正在经受着巨大考验。乌克兰近期处于守势,一方面不甘心大片土地被俄罗斯控制,另一方面对开展大规模反攻又力不从心。同时,乌克兰内部分歧加大,主战派和主和派的矛盾开始激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无人机袭击事件的本身责任方的认定需要一个过程。“特种战”本身具有隐蔽性、突然性,究竟谁是责任方甚至或许要到战后才有定论。他认为,乌克兰方面的嫌疑是最大的,也不排除西方国家技术支持的可能性。
据《基辅独立报》等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5月3日公开否认克里姆林宫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的说法。“我们没有攻击普京或莫斯科。我们在自己的领土上战斗,保卫我们的村庄和城市。”泽连斯基在芬兰参加为期一天的北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相关问询时称,“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武器。”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珩认为,综合各方释放的信息,乌克兰官方未必有能力制造这一袭击,也没有相关的必要性。他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境内的亲乌力量有更大嫌疑,不过,即使如此,俄罗斯也将对乌克兰展开大规模报复。
俄罗斯卫星网4日援引一名不具名的专家的话称,在目前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很难判断事件的原委和后续可能发生的事件。“有关这次事件能看到的信息有限,很难说。第一次袭击的无人机是什么类型无从知晓,但据俄罗斯专家分析,16分钟后的第二架无人机是一架固定翼无人机,展翼有几米长。如果这架无人机是从莫斯科城外突破防空网进来的,说明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有较大的漏洞,对低慢速目标的防御有短板;如果是市内起飞的,说明这起袭击筹备了相当长的时间,并得到当地人的配合,否则很难找到合适的起飞地点并避开所有的人员和防空系统。”
“这种袭击造成的实质性破坏很小,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崔珩对记者分析称,自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一直寻求将俄罗斯本土与俄乌冲突“隔离”,避免俄国内社会经济受到太大冲击,但此次无人机袭击对这一局面形成了一定破坏。
他认为,接下来,俄罗斯料将对乌克兰展开大规模的报复,“同过去的逻辑一样,只要乌克兰袭击俄本土,会立马招致俄罗斯的大规模报复,以阻吓乌克兰的进一步行动。即使此次袭击看起来并非乌政府军所为,但俄罗斯料也会做出一样的反应,否则报复性威慑阻吓的策略就会失效。”
据俄罗斯总统新闻局声明警告,俄方“保留在自身认定合适的任何时间和地点采取反击措施的权利”。俄媒则援引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上的表态说,除了对泽连斯基“从物理上消灭”,俄方“别无选择”。
此外,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这起针对总统的恐怖主义行径是对俄罗斯的进攻”,俄议会将要求动用“能够阻止和摧毁乌克兰政府的武器”。
王晓泉对记者分析称,他认为,在此次事件后,俄方或将升级对乌克兰的打击手段,如采取导弹袭击基辅重要军政设施、定点斩首乌克兰高官等措施。这将意味着乌克兰危机的进一步升级,乌克兰的任何人、任何地方和任何军政设施都可能遭遇俄方打击。
不过,他认为,虽然梅德韦杰夫作出了“从物理上消灭泽连斯基及其集团”的表述,但俄方未必会意气用事,最终的决定可能将比较稳慎,将在充分权衡利弊后作出,“毕竟现在在战场上,俄方占据主动”。俄方最可能的报复方法是对参与此次袭击事件的乌主战派高官和极端分子采取精准打击,同时逼迫泽连斯基妥协让步。
“‘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事件冲破了俄乌冲突又一条新‘红线’”,张弘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小型无人机对俄罗斯领导人个人的攻击具有严重的挑衅性,而选择在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前夕这一时间点实施该行动,显然也旨在为俄罗斯制造更多安全压力。
他表示,在此次事件发生前,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多,双方还尚未对对方的政府官邸和领导人进行攻击。接下来,局势或将进一步复杂化,对克里姆林宫的袭击或许只是乌克兰或亲乌力量一系列对俄境内目标袭击的“一环”,而下一阶段,乌克兰的政府建筑和领导人也很可能成为被打击的目标。预计未来俄乌双方在正面战场和后方的争夺都会愈演愈烈。
据媒体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副发言人哈克在事件发声后表示,已经注意到相关报道和俄乌双方各自表态,“我们再次强烈呼吁所有相关方避免做出任何可能使冲突进一步升级的言行”。
责任编辑:张迪
特朗普出庭后首次受访:法院官员登记时哭着向我道歉
海外网4月12日电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1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纽约庭审后首次接受了媒体专访,并称法院官员为他登记时,哭着向他说“对不起”。特朗普受访时表示,“当我到法院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座监狱。他们让我登记,我会告诉你,人们都在哭。在那里工作的专业的人士,他们可以毫无疑问地把凶手关进去,他们见过很多人。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地方,他们在哭泣,真的在哭泣,并说‘我很抱歉’。”海外网2023-04-12 10:19:460000Telegram创始人自曝被美特工骚扰:他们找上门来询问各种问题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甄翔]美国知名保守派媒体人塔克·卡尔森16日通过其个人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采访Telegram应用联合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的视频。杜罗夫在采访中披露,美国联邦调查局“试图背着我招募我的工程师”,寻求安装应用后门,以获取Telegram用户数据信息。0000美联邦最高法院出手 特朗普前助手入狱
来源:参考消息[美联邦最高法院出手#特朗普前助手入狱#]据美联社3月18日报道,在前特朗普政府官员彼得·纳瓦罗就藐视国会罪提出上诉之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8日拒绝让纳瓦罗暂不入狱。报道提及,纳瓦罗因拒绝配合国会相关委员会对2021年1月6日国会遇袭事件的调查被判轻罪,应于19日前往一处联邦监狱服刑四个月。他要求在上诉期间不入狱。新浪新闻综合2024-03-19 10:44:200000泽连斯基:“非常艰难”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2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表示,在突破俄军防线方面,乌克兰军队进展缓慢,但肯定正在逐步推进中。而此前有媒体称,基辅的西方支持者正在对乌军的反攻失去信心。环球时报2023-08-25 16:35:450000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色列是恐怖主义国家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半岛电视台11月15日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以色列是“恐怖主义国家”,在加沙地带犯下战争罪并违反国际法。埃尔多安15日在土耳其议会上表示,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包括“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袭击”,并得到了西方“无限”的支持。观察者网2023-11-16 10:10: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