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枪”!苏芬战争时期的L-39反坦克枪,究竟有多厉害?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1939年11月,当苏联入侵芬兰时,芬兰军队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准备,但应征入伍的人们最后还是拿起了手中的武器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因为极度缺乏反坦克武器,因此芬兰决定紧急加速生产一种刚刚研制成功的20mm半自动反坦克枪,这就是L-39。该枪由芬兰武器设计师艾莫-拉赫蒂研制,除此之外他还是芬兰13.2mm机枪的研发者之一。该枪全重49.5公斤,长2.2米(包括1.3米的枪管),并被赋予了“大象枪”的绰号。在1939年8月通过了性能测试后,便于同年11月投入了战场,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1906支。


▲L-39反坦克枪
苏芬战争期间,L-39凭借高精度,对苏军轻型坦克的高穿透力深受芬兰士兵的喜爱,该枪每分钟可以发射30发20×138mm子弹,并装有可调整的铁制瞄准器,校准距离为200至1400米。扳机和握把前部有扳机护圈和橡胶垫做缓冲保护,发射后的弹壳从枪支底部弹出,确保射手的安全。鉴于该枪的长度,为了便于射击,该枪还配有一个支撑用两脚架。随着冬季战争的结束和延续战争的开始,L-39逐渐开始取代了安装在芬兰唯一一个装甲师的L-82装甲车上的13.2mm口径L-35/36机枪,作为乘组支援武器使用。

▲工厂工人正在组装L-39反坦克枪
尽管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支援武器,但L-39也有其缺点。首先就是它庞大的体积的巨大的重量意味着该枪难以被运输,芬兰军队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其拆卸后用马匹分散运输,同时该枪往往需要两个士兵协作才能有效发挥战斗力。其次,该枪巨大的后坐力使得射手必须采用软垫支撑肩部。而在战场上,该枪不仅被用来反坦克作战,还被用于对付苏军狙击手,其中一个较为经典的战术就是利用假人暴露苏军狙击手位置,随后使用L-39对狙击手掩体进行压制。

▲部署在阵地上的一挺L-39

▲两名芬兰士兵抬着一挺拆解后的L-39,因为这种武器在完全组装后实在太重,无法进行携带
时间来到1941-44年,此时处于延续战争期间,割让部分领土给苏联的芬兰与德国开始联手进攻苏联。而此时芬兰军队手中L-39已经无法穿透苏军新型T-34和KV-1坦克的装甲。但是它依旧对掩体、人员和轻型装甲目标非常有用。同时苏联还生产了少量L39/44型全自动反坦克枪用于防空。二战结束后,L-39继续服役了一段时间,随后很多都被出售给了私人收藏家,并一度十分抢手。


▲用作防空武器的L-39
中国造防空导弹再获新战果!利比亚一架米格-21战机被击落
【军武次位面】:萤火14日,利比亚国民军一架米格-21战斗机在的黎波里附近被利比亚团结政府所属武装击落,但国民军否认了这一消息,他们表示这架米格-21的确在的黎波里附近坠毁了。但这是由于机械故障的原因造成的,并且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躲过了团结政府的搜捕。但现场视频显示这架飞机飞过后便有两枚防空导弹跟了上去,因此目前许多媒体都已断定飞机因事故坠毁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诺哈网2023-06-06 20:45:370000战况升级!美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战斗机,俄罗斯该如何应对?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最近一段时间,俄军在乌东地区的推进速度依然在“稳定”地进行中,毕竟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战争的消耗,虽说这样进行战争让其作战推进速度属实缓慢,但是俄军同样依然可以通过极低作战消耗的陆战的方式继续扩展自身目前取得的战果,而且和之前一样,俄乌双方目前的作战态势依然以远距离的火炮攻防战为主。诺哈网2023-05-31 22:59:120000重磅!央视曝光轰-6K一次发射4架无人机,这种无人机有何用途?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央视最近又出了个大新闻,那就是曝光了我国轰炸机发射的超音速无人机。按照目前公开的型号,轰6系列飞机是可以发射无侦8侦察机的,但是无侦8太大,只能携带一架。这次的CG动画中轰6K一次性发射了4架无人机。那么这种无人机到底是什么用途呢?对轰6而言的意义有哪些?▲图片来源:网络诺哈网2023-05-29 05:05:200000这架不携带武器的战机为何从未被击落,3马赫的高速导弹都追不上
【军武次位面】:乌鸦上两期咱介绍了洛克希德·马丁(以下简称"洛·马")的发展史和二战产品,现在咱来聊聊洛·马那些电影般科幻的现代神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波,看看往期小编的胡言乱语)废话不多说,小编现在开聊。提起"黑鸟",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SR—71侦察机,其实"黑鸟"是洛·马公司的一个系列飞机,共有三个型号,SR—71只是其中之一。(想不到吧,这么牛的飞机一共有三个型号)诺哈网2023-06-08 23:34: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