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玛IPO上市首日破发,自有品牌占比仅剩三成
新快报讯 记者陈学东报道 5月18日,德尔玛登陆创业板,股票发行价14.81元,上市首日即破发,股价收报14.34元。德尔玛由运营起家,随后布局小家电供应链。目前,公司拥有自主品牌“德尔玛”“薇新”,授权代理品牌“飞利浦”“华帝”等。近年来,公司自主品牌营收占比持续下滑,代理品牌营收占比近一半。此外,公司研发费用率、综合毛利率也低于行业均值。
能否摆脱代工贴牌“依赖症”?
德尔玛上市之路并不那么顺畅,此前,2021年6月首次交表后,截至目前已经历三轮问询,招股书两次更新。据其新版招股书发现:2022年,德尔玛营收为33.07亿元,同比增加8.85%;同期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加12.35%。
正是公司由运营起家,线上营收占比高。2020年至2022年,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电商平台、线上直销和线上经销方式进行销售,线上销售收入分别为13.72亿元、15.07亿元和17.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68%、49.68%和54.23%,占比较高。
线上营收占比高也令促销推广费增加。促销推广费主要为电商促销费,是公司在天猫商城、京东商城、抖音等电商平台进行促销推广而产生的费用,2020年至2022年促销推广费分别为1.62亿元、2.22亿元和2.66亿元。2022年较高主要是因为抖音收入占比提升,该平台促销推广费用率较高所致。
德尔玛的业务可以分为品牌代理、小米代工ODM、自主品牌三大部分。在2018年前,德尔玛的小家电业务并不挣钱,在营收达到6.54亿元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为-0.85亿元。但是在2018年,德尔玛在中信产业基金的扶持下收购了飞利浦的水健康业务,并获得华帝股份的品牌授权后,其业绩开始“起飞”。在2019年下半年,德尔玛更进一步,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米家ODM再次助力其营收上升。
据德尔玛招股书显示,德尔玛自有品牌“德尔玛”和“薇新”的业绩占比从2018年的65.38%降至2022年的29.05%,自有品牌的业绩占比已仅剩三成;授权品牌飞利浦及华帝的业绩占比则从2018年的15.15%增至2022年的52.16%;ODM业务也发展很快,从2018年的占比12.14%增至2022年的18.51%。
时至今日,头顶“代工厂”标签的德尔玛盈利能力仍待解、自主创新能力存疑,上市后能否摆脱代工贴牌“依赖症”?
净利润增速呈断崖式下跌
2011年,蔡铁强在佛山顺德创立了小家电自主品牌德尔玛,主营产品包括环境加湿、吸尘清洁、生活小家电、厨房小家电等。
在经历了10年的发展后,德尔玛在2021年6月向创业板交表,开始走上IPO之路。据德尔玛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其分别取得营收15.17亿元、22.28亿元、30.38亿元和33.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91%、46.89%、53.27%和8.85%。从营收看,德尔玛的增长已明显放缓,其归母净利润增速也显得不尽如人意。据其招股书显示,德尔玛2019-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73亿元、1.70亿元和1.91亿元。
据德尔玛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其毛利分别为5.51亿元、7.19亿元、8.87亿元和9.75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36.37%、32.26%、29.21%和29.53%。德尔玛的毛利率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德尔玛招股书将其毛利率下降归因于原材料涨价和业务结构变化。
德尔玛研发费用不算多,公司2020年至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497万元、1.10亿元、1.22亿元。近三年,同行业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3.78%、4.05%、4.26%,同期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6%、3.64%、3.70%,低于同行业公司平均值。
有业内人士认为,德尔玛从运营起家,走“轻资产、重运营”的模式,以线上销售为主要渠道,产品更新较快,更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相应产品研发投入不够,容易出现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纠纷。
评论丨国泰航空火速解雇三空乘,切割之后呢?
不求多热情,但至少不要搞殷勤与冷漠的区别对待因空乘人员歧视、辱骂不会英语的旅客,国泰航空遭网友投诉,并于近日连发两则致歉声明。23日晚,国泰航空第三次发布声明,已完成对于事件的调查,对三位涉事空中服务员予以解聘。红星新闻2023-05-28 13:10:2000007月1日起国六b全面实施 销售:部分旧车型可降价1万
近期,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公告,自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但同时,对于排放未达标的库存车,也留出了半年的销售处理窗口。工信部指出:针对部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即RDE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给予半年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诺哈网2023-05-26 03:17: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