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启用
科技日报克拉玛依5月23日电 (记者朱彤)23日,记者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获悉,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正式启用。该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与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凯签约共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新疆)分中心,拉开了合作中心首个地方分中心建设帷幕。
2022年9月,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打造共同发展的新引擎。
2022年10月,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开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项目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充分发挥作为国家信息通信领域高端智库和产业创新平台的综合优势,统筹推进资源共建、数据共治、生态共享,高质量推进合作中心建设,积极打造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开展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创新、联合研究、产业协作、技能培训的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采取“1本部 N个特色分中心”的创新组织模式,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本部落实各项工作,指导和管理特色分中心,重点支撑中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高级别活动、搭建数字技术产业服务平台、推动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建设、编写发布案例集和白皮书等成果、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论坛、打造检测认证服务平台、落实数字技能人才交流培训、促进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合作等。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的启用将进一步搭建上海合作组织数字领域合作共赢的桥梁,深入挖掘合作潜力,不断丰富合作内涵,以交流互鉴激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技术创新动力,以共建共享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共同繁荣。
人类试图教AI如何造小太阳,结果是......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最近,在核科学领域有一个大新闻。就连取得这项成就的科学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amazing呀!“这个时刻我等了好久啦——第一次在核聚变研究上演示深度强化学习!”来自DeepMind的科学家DavidPfau激动的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图片来源:机器之心)0000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实际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
【环球时报记者赵觉珵张卉】编者的话: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匮乏……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危机均源于能源问题,而寻找一种清洁、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也成为全球科学界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参照太阳的核聚变反应,各国科学家从上世纪起开始探索如何利用地球上储量极其丰富的氘制造出“人造太阳”,为人类提供永续的清洁能源。诺哈网2023-05-25 21:36:260000心怀人民幸福,天河从未止步
曾经阡陌纵横的“菜篮子”,一跃成为广州的“经济担当”,地区生产总值从1986年的1.37亿元,一路狂飙增至2022年的6215.7亿元……于1985年5月24日成立的广州天河区,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一,三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0000消失70多年 一度被认为灭绝:广西发现珍稀植物巨型蜘蛛抱蛋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官网消息,消失70多年,一度被认为野外灭绝的珍稀植物巨型蜘蛛抱蛋近日在广西被发现。5月22日,该所的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地下河流域片区采集到一植株高大的天门冬科蜘蛛抱蛋属植物,后经鉴定确认是已销声匿迹70余年的巨型蜘蛛抱蛋。诺哈网2023-05-25 17:40:230000《自然》:最短一天,塑料彻底降解!塑料污染难题迎重大突破
每一年,全球生产的塑料达到惊人的3亿吨,但当它们结束使命,如何处理这些稳定的聚合物成为一道难题。在全球各地,数十亿吨塑料垃圾埋藏在垃圾填埋场里,污染着当地土壤与水源,还能以微塑料的形式出现在人体的血液、粪便甚至是胎盘中……诺哈网2023-05-25 19:50: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