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时期,在率部起义的国军将领中,有没有黄埔系将领
在解放战争进行到后期,有许多国军将领为了各自的前程,也不想成为蒋介石军事集团牺牲品,于是选择了起义,脱离蒋介石军事集团,加入人民军。在这些起义将领中,有曾经的国军元老,也有地方军阀将领,如高树勋、吴化文、曾泽生、何基沣、张克侠、傅作义、张轸、董其武、程潜、陶峙岳、卢汉等国军将领都选择了起义。还有少数的黄埔系将领在危难的时刻,选择离开蒋介石加入人民军。可能大家都知道,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黄埔系将领最受他重用,因此,作为在解放时期,黄埔系将领走上起义道路的还是比较少。
少并不代表没有,毕竟在面对生死的问题上,大多数黄埔系将领都很难做到,蒋介石口中所说的杀身成仁。但他们又不愿意背负骂名,就只能袖手就擒,成为我军俘虏。像杜聿明,王耀武,康泽,宋希濂,廖耀湘,黄维等国军将领,都是蒋介石黄埔系骨干成员。他们都是不愿意背叛蒋介石,也不愿意选择投降或者起义,最后的结局毫无疑问,成为我军的俘虏。

在国军起义将领中,作为起义的黄埔系将领还是有的,如名气最大的肯定是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陈明仁。他不仅是蒋介石的爱将,也属于黄埔系将领中,起义级别较高的一位,官至兵团司令级别。在起义前陈明仁是长沙警备司令,因蒋介石不放心程潜,就让陈明仁接管长沙的军事。可能连蒋介石自己也不会想到,此时,他的爱将陈明仁已经与程潜有投敌之意。
作为黄埔系将领的陈明仁能够选择起义,这让蒋介石万万没想到。他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第一个原因是见蒋介石大势已去,第二个原因避免抵抗,导致伤及无辜百姓,第三个原因为他的妻儿家人考虑。综合以上3点原因,作为黄埔系将领陈明仁最终选择了起义,加入人民军,后因在广西剿匪有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在黄埔一期除了陈明仁以外,还有侯镜如在解放战争进行到后期,他也选择了起义。侯镜如是一位比较复杂的人物,据说,他早年在东征时期就加入了我党,传闻是我党的隐形将军。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中,他之所以没有率部越过塔山,很大的原因,说他是我党的地下同志。他是在1949年8月,在福州率部起义,也是属于黄埔系将领,在解放战场上,选择起义的一位。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陈克非,不仅是蒋介石的黄埔系将领,与老蒋还是同乡。在西南战役中,蒋介石为了防止宋希濂投敌,特意嘱咐陈克非监视宋希濂的一举一动。可是没想到,蒋介石再一次打脸,把忠臣当做反臣,把反臣当做忠臣,宋希濂最后没有起义,而是为蒋介石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成为我军俘虏。反而陈克非在1949年12月12日,见蒋介石大势已去,率部起义加入人民军。

在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廖运周也是黄埔将领,还有土木系13太保之一的郭汝瑰,以及韩练成都是属于蒋介石的黄埔系将领。但这三位,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他们还有另外一种身份,那就是我党隐秘战线上的隐形将军,是潜伏在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地下同志,所以,他们不叫起义,周公称他们是回家。
都知道上将三杨,其实在开国上将中,还有一位将军也姓杨,他是谁
相信熟悉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授予的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三位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姓杨,因此被称之为上将三杨,更巧的是他们都参加了,后来的抗美援朝战役,被周公称之为三阳(杨)开泰。而这三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分别是杨成武,杨得志,杨勇三位将军。诺哈网2023-06-01 00:49:090000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留苏并就读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开国将领都有谁
诺哈网2023-06-02 08:26:310000在开国将军中,有七位猛将担任过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他们是谁?
北京卫戍区职责保卫首府,保卫最高领导人,故此被外界称之为“御林军”。能够担任北京卫戍区的司令员,那都是革命战争年代,身经百战的勇猛之将,同时他们还是伟人比较信任的军事将领。据统计,在开国将军中,有七位猛将曾担任过北京卫戍区的司令员,负责京师重地的安全防御等任务。诺哈网2023-05-26 06:21:480000此人是谁?为何周希汉与陈赓司令员都对赞赏有加,说他是位虎将
在中原野战军中有这样一位战将,他作战勇猛,是战场上少有的常胜将军,同时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包括他上级周希汉,以及兵团司令员陈赓都都他赞赏有加,说他是位虎将。而这位传奇将领就是;陈康。这名字第一眼看上去是不是和陈赓司令员的名字很相似。也许这就是缘分,在那么多革命战士中,最后陈康与陈赓成为上下级关系。诺哈网2023-06-02 00:52:140000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没有军衔,而两位团长后来都是上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的意思。然而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个别开国将领,可能在当时的职位并不是很高,但是在建国后,也就是1955年授衔时,他们授予的军衔比之前的上级长官还要高一级或者两级。就比如在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343旅,当时的旅长陈光,他在建国后并没有授予军衔,而该旅两位团长却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6-01 14:32: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