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中野猛将王近山,俘虏敌军两员大将,而且他们的来头都不小
中原野战军是在1948年,由中原军区部队与晋冀鲁豫野战军组建而成。新成立的中原野战军还是由拥有军神称号的刘帅担任司令员,文武双全的邓公任政委职务。除此之外,新成立的中原野战军共下辖七个纵队,分别为第1纵队(辖第1、第2、第20旅),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第2纵队(辖第4、第6旅),陈再道任司令员,王维纲任政委。第3纵队(辖第7、第8、第9旅),陈锡联任司令员、彭涛任政委。第4纵队(辖第10、第11、第13、第22旅),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第6纵队(辖第16、第17、第18旅),王近山任司令员,杜义德任政委。第9纵队(辖第26、第27旅),秦基伟任司令员,黄镇任政委。第11纵队(辖第31、第32、第33旅),王秉璋任司令员,张霖芝任政委。

以上这七个纵队都是新成立的中原野战军主力纵队。他们在刘帅的指挥下,与华东野战军在中原地区协同作战。在这过程中,中原野战军先后对敌人军事集团发动了洛阳、宛西、宛东、豫东、襄樊等战役。其中陈赓司令员在洛阳战役中,俘虏蒋介石的嫡系爱将邱行湘(他因作战勇猛被蒋介石誉为是邱老虎)。还有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在襄樊战役中也俘虏了敌军两员大将,而且他们来头都不小。
都知道,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是刘帅手中的尖刀,同时,司令员王近山将军是一位拥有中野第一猛将之称的将领。就是这位猛将,在襄樊战役中,一招猛虎掏心,打破了历代以来取襄阳必先夺南山的惯例,中野猛将王近山集中优势兵力,从东西两面钳击城内守军。经历14天的战斗,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在襄樊战役中,取得歼敌两万余人,顺利解放湖北襄阳,樊城等地区。

此战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场著名的攻坚战,同时,中野猛将王近山,在此战中俘虏的敌军第一员大将是襄阳守备司令,兼任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他的来头可不小,是蒋介石的爱将,也是中华复兴社创始人之一,三民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另外二人为刘健群、陈立夫)。还是蒋介石军事集团特务系“别动队”创始人。要知道,康泽的别动队曾经与复兴社,还有贺衷寒的政训系,戴笠的特务处系并称。而康泽与戴笠最得蒋介石器重,被国军内部人士称之为康戴二公。
康泽虽说也是毕业于黄埔军校,但从他走出校门口以后,都是从事特务工作,是蒋介石军事集团臭名远昭的特务头子。等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脱离了特务系统,转到地方担任大将,摇身一变成为第15绥靖区的司令官,替蒋介石守襄阳。不过他本人也自知,自己不是打仗这块料,于是选了一位川军名将郭勋祺担任他的副手,与他一起守襄阳。

这位郭勋祺的来头也不小,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曾在土城一战中连胜,红三军团的军团长,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让拥有战神之称的林总也退舍三里。要知道这几位都是红军时期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名将。但他们曾经都败在了郭勋祺手中,可见此人的军事才能不一般。只可惜,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在襄樊战役中只能担任康泽的副手。而康泽对他也是半信半疑,在襄樊战役中,郭郧祺提出许多有建议性的意见都没有被采纳,最后也导致兵败被俘。
康泽与郭勋祺都是中野猛将王近山,在襄樊战役中俘虏的两员敌军大将。但他们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康泽是臭名远昭的特务,也是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刽子手,他被俘后,进行关押改造,在1963年得以释放。郭勋祺就不一样,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并没有乱杀无辜,而且还是一位对抗战有功的将领,因此他成为我军的座上宾。后来他还投入了解放西南的事业中,在建国后,又投入了四川交通,水利部等工作岗位,于1959年因病逝世。
哪十位开国上将,率先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其中有两位还是政工出身
在建国后,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五大野战军,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五大野战军部队,分别归建国初期,刚刚成立的六大军区管辖。东北军区,西北军区,华北军区,西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这六大军区的司令员,除了东北军区司令员不是元帅外,其余5大军区的司令员皆为开国元帅。诺哈网2023-05-29 01:02:200000在开国将帅中,哪五位将领,允许可以留有胡须参加授衔仪式
古代将军留有胡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包括在民国史上,像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等这样的地方大军阀都留有一字胡,包括孙中山,廖仲恺均留有一字胡。足以可见,留胡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素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严格部队将士留有胡须。可能这也是表达,这支新组建的部队是与旧部队完全不同的一支新军。诺哈网2023-06-01 01:42:510000张国焘想另立门户,贺老总说;谁要是搞分裂,就别怪我子弹不认人
诺哈网2023-06-01 00:53:560000有三位国军将领,对抗战有贡献,能打仗,文化水平还高,他们是谁
在近代史上,蒋介石领导的军事集团内部将领,大多数都是正规军校毕业生,甚至还有少数将领,是当时的名校毕业生,很少拥有草根出身的将领。这些国军将领,不仅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而且文化水平都不低。比如毕业于黄埔一期的余程万,在没有考入黄埔军校之前,就读于国立中山大学。黄埔四期的张灵甫,在没有弃笔从戎之前,是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并且写得一手好字。诺哈网2023-05-29 09:12:120000十大元帅,有五位是著名军校毕业生,他们都是谁
1955年被授予的开国十大元帅,都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按理来说,这十位战功卓越的元帅,肯定都接触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在这十人中,只有五位元帅,正儿八经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并且就读的学校,都是当时著名的军校。诺哈网2023-05-31 21:20: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