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

院士专家追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中国科学报2023-05-29 01:31:340

■本报记者 韩扬眉

5月22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诞辰90周年,也是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1 2”的详细证明发表50周年,这一结果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当天,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了纪念会及陈景润学术思想研讨会,全面回顾陈景润的杰出学术成就,用心感悟他潜心研究、朴实无华、实实在在的科学家精神,深入学习他甘于寂寞、勇于攀登、献身科学的精神。

一位数学家如何成为激励一代代青年的科学“明星”?陈景润的故事在院士专家及后辈的追忆中徐徐展开。

“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5岁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期间,他就下定决心投身数学事业。受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元的启发,他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在厦门大学数学系学习,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岁出头的陈景润,怀着“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雄心壮志走出校园,然而迎接他的不是光明坦途,而是布满荆棘的坎坷之路。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看来,“百折不挠”是陈景润身上最重要的品质。“他在少年时代就确立了远大目标,后来所经历的挫折很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他都没有一次说不做数学研究了,而是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工作期间,时常响起空袭警报,需要到防空洞躲避。陈景润就把华罗庚新出版的《堆垒素数论》撕成一页一页,每次拿一两页放在口袋里,以便去防空洞躲避空袭或是到图书馆工作时研读。

1966年,陈景润在发表的《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简报中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 2”的结果,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但因为只是一个摘要式的报告,该成果未引起广泛的关注。

上世纪70年代初,科研工作逐步恢复,但正式投入工作的科研人员几乎凤毛麟角,陈景润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那时,尽管陈景润很年轻,但他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严重摧残。一到医院,医生看到他的身体状况,就马上给他开全休的假条,但陈景润并未休息。

“陈景润不仅日夜在想哥德巴赫猜想,做‘1 2’,而且最终把最后的难点攻克了。”杨乐回忆道,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1 2”,把大量的推理和演算浓缩成只有20页左右的证明。“证明发表后,马上得到了解析数论专家很高的评价,认为陈景润已经把筛法用到了极致水平。”

“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后来的很多科学家或多或少都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过陈景润精神的激励和感召。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12岁左右时,看到了记录陈景润勇攀科学高峰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他说:“这让我感到学数学、研究数学是非常光荣的。纪念陈景润就是要以他为典范,弘扬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为数学研究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说,陈景润的学术成长道路是坎坷的,但他坚持不懈,勇攀数学高峰。他对中国数学界以及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贡献远远超过了他的研究工作本身。

“一道数学难题在中国家喻户晓,一位数学家成了人们敬仰的科学‘明星’,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陈景润的数学成就和科学家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发奋图强。”张平说。

“树起了一座珠穆朗玛峰”

“陈景润为我们树起了一座珠穆朗玛峰。”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说,与他相比,我们的困难实在是太小、太小,我们勤奋努力的程度也实在差得太远、太远。也许“这座珠穆朗玛峰”我们不能企及,但只要立志攀登科学高峰,我们就有机会登顶,或者“沿途下蛋”做出成果,为科学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陈景润的工作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准,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学术界,喧嚣和廉价的东西很快会被遗忘,唯有卓越的成果和精神永存。”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说。

为了纪念陈景润的杰出贡献,弘扬他不畏艰难、热爱数学的奋斗精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共同设立了“陈景润奖”,以奖励表彰40岁以下青年人才在我国完成的数论和代数方向的杰出成果,今年是首届评选。

陈景润的夫人由昆、儿子陈由伟参加了当天的纪念会。2022年,陈由伟成立了厦门市陈景润科学基金会,旨在资助科学教育与研究、奖励优秀科教工作者和科研突出贡献者、资助科学技术交流和科学人才的选拔培养,助力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