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与天津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位炮兵师长,后来是什么军衔
在解放战争时期,爆发的锦州战役与天津战役中,据历史记载,东北野战军在这两场攻坚战中动用了大量的火炮,与国军展开解放战场上,首次大规模的炮战。要知道,锦州在东北战场上有着很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关外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可能相信熟知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规模影响较大的辽沈战役爆发后,上级就把目光锁定在锦州,说只要能够解放锦州,东北战场上的国军,就是我军的囊中之物。
所以,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爆发后,东北野战军就集中优势兵力夺取锦州。此战也是东北野战军自成立以来,第一场规模较大的攻坚战。为此,在解放锦州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动用了大量的炮兵。据统计,东北野战军在锦州战役中动用了600门大炮 ,火力全开,对锦州进行轰炸,仅用31个小时,东北野战军就攻破锦州城墙,解放了锦州。

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解放东北重镇锦州城,东北野战军的炮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后来的天津战役,东北野战军的炮兵,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晓得,天津城,号称国军在华北地区的大堡垒,属于是城高墙厚,兵多将广,守城之将又是国军名将陈长捷。这也不难怪,傅作义讲三个月,恐怕都打不下天津。
可东北野战军再次创造战场上的奇迹,在解放天津战役中,仅用29个小时就攻破了华北大堡垒天津城。东北野战军之所以能够创造战争奇迹,在这里头炮兵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历史记载,天津战役中,我军火炮数量是敌人的十倍,占绝大优势,并对敌人发射两千多枚炮弹。

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解放东北重镇锦州,华北重镇天津,东北野战军的炮兵,在这两场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知道,打攻坚战就得拥有重武器,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那么你们知道吗? 就在锦州与天津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炮兵,在1949年全军进行整编后,有三位来自东北野战军的炮兵将领,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炮兵第一师师长,炮兵第二师师长,炮兵第五师师长。
炮兵第一师是由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一指挥所改编而成的,师长是彭景文。他是辽宁抚顺人,早年加入过东北军,因作战勇猛,被张作霖保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学的就是炮兵专业,这也让彭景文,在1942年加入八路军后,成为我军炮兵主要将领之一。都知道,我军将领大多数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少接触像火炮,这样先进的作战武器。因此也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彭景文的加入,对我军后来发展炮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炮兵二师师长是沙克,他也是东北辽宁人,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早年加入过东北军。在少帅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沙克像大多数东北军将领一样,选择脱离蒋介石军事集团,加入八路军,就这样,沙克成为我军一员。
炮兵五师师长张志毅,他也是毕业于东北讲武堂,也是东北辽宁人。看样子,还得感谢张作霖,为我军培养出三位优秀的炮兵将领,他们都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指挥炮兵参与解放锦州,天津战役中,万炮齐发,瞬间摧毁敌人防御阵地,为解放锦州,天津发挥重要作用。

锦州战役的胜利,为我军奠定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天津战役的胜利,为我军和平解放北平,争取傅作义的起义起到了重要作用。足以可见,锦州战役的胜利与天津战役的胜利影响有多大。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两场伟大的胜利,炮兵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位炮兵师长,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彭景文被授予大校军衔,沙克被授予少将军衔,张志毅是在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虽说他们三人的军衔等级并不是很高,但都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彭林粟三大名将的巅峰之战,都是哪一场战役?
来自人民军队中的彭老总,林总,粟裕将军,都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最为出色的军事统帅。三位将军在各自的军旅生涯中,指挥了不少经典之战,同时也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毕竟,在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战斗中,三位名将都是人民军队中,主要指挥官之一。彭总是解放时期,西北战场上的主要指挥官,林总是东北战场上的主要指挥官,粟裕将军是华东战场上的主要指挥官。三位名将在解放战场上,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战役。诺哈网2023-05-26 09:39:380000抗战时期统帅部四巨头,两位来自黄埔系,另外两位来自地方系将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作为当时中国最高长官长蒋介石,自然是这场战役的总负责人,也是中国地区最高指挥官。面对敌人的残酷的攻击,蒋介石领导的国军也是拿起手中的拳头,奋勇抵抗。并且在南京设置全国最高指挥所,主要负责指挥全国战事。也就是被外界俗称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等称号。诺哈网2023-06-02 14:22:28000111位军团长,不是元帅就是大将,只有一人是上将,他是谁
在革命早期,红军队伍中成立的十大军团,当时直接归方面军指挥。如果说革命早期的方面军,就如同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那么红军时期的十大军团,就如同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可能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司令员,在建国后不是大将军衔,就是上将军衔。而在革命早期,能够担任十大军团的军团长将领,肯定都是实在牛掰的人物。诺哈网2023-05-28 23:27:290000在798名开国少将中,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有11位,他们都是谁
诺哈网2023-06-01 04:17:260000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没有军衔,而两位团长后来都是上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的意思。然而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个别开国将领,可能在当时的职位并不是很高,但是在建国后,也就是1955年授衔时,他们授予的军衔比之前的上级长官还要高一级或者两级。就比如在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343旅,当时的旅长陈光,他在建国后并没有授予军衔,而该旅两位团长却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6-01 14:32: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