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铁拳”!二战期间最成功的反坦克武器,但它真的不是火箭筒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曾经向大家介绍了二战期间德国研发的最奇葩的反坦克武器——“洋娃娃”火箭筒,火箭筒本来是作为一种单兵就可以肩扛发射的轻型武器,但是德国人偏偏为“洋娃娃”火箭筒研制了一个100多kg的轮式炮架,实在是莫名其妙,因此这种火箭筒非常失败,产量较低,战果更是没几个。

▲“铁拳”与“巴祖卡”一道成为了二战最成功的两种单兵反坦克武器之一,二者的出现标志着步兵拿着反坦克手榴弹对坦克发起自杀式攻击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较之下,二战期间德国的另一款单兵反坦克武器就远比“洋娃娃”要成功得多,其产量极为庞大,战绩非常丰富,甚至让盟军和苏军坦克手不寒而栗,也因此名声大噪,二战后还被苏联借鉴,其衍生型号一直到21世纪仍有服役,它就是“铁拳”,然而很多人都对它存在着严重误解,把它当成了火箭筒,所以这里必须正本清源一下,“铁拳”并不是火箭筒,而是无后坐力炮。
“铁拳”的诞生依旧与“T-34危机”脱不了关系(可见T-34这个坦克对德军影响有多大),在“T-34危机”之后德国提高了反坦克武器研制的优先度,德军提出要研制一种单兵即可以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以取代四舍五入约等于自杀式攻击的反坦克手榴弹,HASAG公司的兰戈威勒博士在1942年底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旋即得到了“铁拳”这个名字,于1943年开始装备部队。

▲“铁拳”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其极为廉价,可以快速普及,而且不占编制,你有我有甚至炊事班都有。
最早诞生的“铁拳”叫做PanzerFaust Klein,通常称为“小铁拳”,虽然采用了超口径战斗部,但是战斗部还是太小,威力一般,于是1943年8月使用更大战斗部的改进型“铁拳30”问世投产,其有效射程30米,穿深达140mm,足以击穿T-34和谢尔曼坦克,最重要的是它非常轻便,仅有一支步枪那么重,一个人就可以携带使用,因此很快就被投入大量生产,由于其价格低廉、生产非常容易,因此月产量迅速达到了10万具。

▲“铁拳”家族早期产品。
1944年,“铁拳”家族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多的型号“铁拳60”问世,其有效射程增加到了60米(大家应该看出来了铁拳后面接的数字其实就是代表有效射程),穿深也增加到了170mm,这下哪怕是IS-2重型坦克和丘吉尔7型步兵坦克也要抖三抖了,不过“铁拳30”并没有就此停产,而是一直生产到了1945年,就连最早的“小铁拳”也仍在生产。
不过,此时”铁拳“的最大弱点仍然是射程,60米的射程相比反坦克手榴弹虽然是质的飞跃,但是跟同时期的”坦克杀手“火箭筒一比还是差了不少,于是”铁拳100“应运而生,不过德军仍然嫌不够,而”铁拳60”的战斗部构型改进到“铁拳100”已经是极限了,再想改必须换战斗部,“铁拳150”就此诞生,其战斗部外形大幅修改,在不降低穿深的情况下减小了空气阻力,甚至还减轻了重量,因此才得以达到150米的射程。不过“铁拳150”诞生太晚,因此仅生产10万具,而“铁拳30/60/100”则达到了660万具,再加上150万具“小铁拳”,“铁拳”家族总产量超过800万具。

▲早期“铁拳”是夹在腋下发射,后期可以肩扛发射。
从“小铁拳”到“铁拳150”都是一次性武器,用完之后那个发射筒就可以扔了,虽然“铁拳”很便宜但是仍然显得有些浪费,因此经过大幅度的推倒重来之后,可以重复装填的“铁拳250”问世,但是其问世太晚,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德国就已经完蛋了,苏联缴获了“铁拳250”的资料之后对其大感兴趣,以“铁拳250”为基础研制了自己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经过一系列改进命名为RPG-2,我国仿制后命名为56式火箭筒,俗称老40火(以与仿制RPG7的69式新40火区分),RPG-2虽然之后被RPG-7取代,但是直到现在仍有部分落后国家或是民兵单位装备,“铁拳”的故事在这位异父异母的亲弟弟手上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不可谓不传奇。

▲“铁拳”系统全家福。
“铁拳”的历史说完了那么就应该进入主题,很多人都把“铁拳”当成火箭筒,时至今日在互联网搜索“铁拳“系统时仍然能看见不少科普把”铁拳“叫火箭筒,甚至居然还有文章称”铁拳“是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巴祖卡“表示我大受震撼),然而这个所谓的”铁拳“火箭筒它压根就不是火箭筒,而是一种无后坐力炮。
火箭筒火箭筒,顾名思义就是发射火箭弹的单兵筒式武器,而火箭弹顾名思义就是依靠火箭发动机驱动的自带动力的弹药,然而”铁拳“从头到尾就和火箭发动机没有任何关系,其发射的炮弹压根就没有火箭发动机,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动力系统的炮弹,发射原理也是无后坐力炮原理,所以”铁拳“根本就不是火箭筒,而且无后坐力炮,”巴祖卡“和”坦克杀手“才是正儿八经的火箭筒。
至于参考”铁拳250“而研制的苏联RPG-2,那当然也不是火箭筒了,其跟”铁拳“一样,使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一枚没有配备火箭发动机的无动力炮弹,所以RPG-2同样是一门无后坐力炮而不是火箭筒,至于我国管仿制RPG-2的56式叫做火箭筒则是历史遗留问题,就和我国管仿制的AK 47突击步枪叫56式冲锋枪或者是苏联管航母叫载机巡洋舰一样(苏联人甚至管核潜艇叫核动力水下巡洋舰),一个名词问题不需要太过深究。

▲RPG-2所配备的弹药与“铁拳”一样都是没有火箭发动机的无动力炮弹,因此RPG-2仍然不是火箭筒而是无后坐力炮。
那么说到这里肯定有人好奇,既然”铁拳“和RPG-2都不是火箭筒,而是无后坐力炮,那么改进自RPG-2的RPG-7难道也是如此吗?RPG-7的问题比较复杂,你可以管它叫“发射火箭增程炮弹的无后坐力炮”,也可以叫它“使用无后坐力炮原理的火箭筒”,篇幅所限就不赘述了,只需要知道“铁拳”和RPG-2其实是无后坐力炮而非火箭筒即可。
严重威胁!美军中央司令视察“俄亥俄”级核潜艇,暴露部署动向?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根据美国“动力”社区“Warzone”网站报道,10月19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迈克尔·库里拉上将在印度洋某地,访问了正在印度洋上执勤的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西弗吉尼亚”号(SSBN-736)。库里拉上将(右二)和布拉德·库珀中将(左二),以及其部分随行人员在西弗吉尼亚号潜艇上的访问时的照片。诺哈网2023-05-29 05:40:170000尘封往事:解放军曾用苏27 歼7对抗台军F16和幻影2000
前几天,大伊万对中国空军歼-7型战斗机发展史、可能是最后一支列装歼-7H的空军航空兵部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文后有一位估计是空军退伍老兵的读者留了言,说“他们师”当年有个牛人,用歼-7成功“击落”过两次苏-27。大伊万确实曾经阅读过原南京军区某部的事迹,该航空兵部队也是中国空军上世纪九十年代战术战法研训相当活跃、开了不少脑洞的部队。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军拥有大批量的歼-7诺哈网2023-06-03 04:53:570000朝鲜再度震撼世界:成功试射“远程巡航导弹”,技术高超射程惊人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援引朝中社的报道,9月11日和12日两天,朝鲜国防科学院实施了起码一次成功的远程巡航导弹遥测弹飞行试验。据朝中社消息,这枚遥测弹被发射后,在朝鲜国土和领海上沿着预定的椭圆及八字形轨道共飞行了7580秒,实际飞行距离在1500千米以上,最终成功命中目标,试射取得了圆满成功。巡航导弹射程覆盖范围(图片来自网络)诺哈网2023-06-01 07:08:20000020年前的老直升机,如今竟还能获得美军订单,性能有何出众之处
【军武次位面】:骑猪骑士美国海军陆战队代表美国国防部授予贝尔直升机公司一份价值5.097亿美元的合同,以交付29架新型AH-1Z毒蛇攻击直升机。国防部8月23日宣布的合同包括生产和交付29架新制造的第15批次产品的AH-1Z,以支持海军陆战队H-1升级计划。此外,这项合同还为另外7架16号批次飞机采购了一些材料和部件。工作将在德克萨斯州的沃斯堡和阿马里洛进行,预计将于2021年2月完成。诺哈网2023-06-11 08:59: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