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理性,伦敦能否真正回归?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于当地时间25日发表政策演讲,演讲中他向保守党对华鹰派提出,英国必须与中国接触,而不是在“新冷战”中孤立中国,并呼吁与中国建立“稳健和建设性的”新双边关系。
英国外交大臣的办公室提前透露的演讲稿显示,克莱弗利在演讲中称,“对我来说,宣布一场‘新冷战’,并称我们的目标是孤立中国,这将是畅通无阻且容易的——甚至可能令人满意。畅通无阻、容易、令人满意,但也是错误的。因为这将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背叛,是对现代世界的蓄意误解”。

在某种程度上,这应该算是对英国过去一段时间涉华激进路线的一种纠偏,也是想重回英国的平衡外交传统。据称,克莱弗利还将制定一个英国版的“对华三分法”,即在重要领域“限制中国”;加强与“印太”盟友的关系;与中国直接接触以促进稳定关系。有分析认为,在英国政界对华敌意浓厚的氛围下,前两者更多是出于“政治正确”,以避免政敌的攻击,而第三点,也就是加强对华接触,才是克莱弗利最想表达的。
尽管伦敦的对华态度还远谈不上转向——克莱弗利的论述中依然不乏充满冷战思维的陈词滥调,但他也无意中点破了英国扭曲的极不健康的政治现实:“新冷战”令一些英国人满意,而对华合作受到批判。这些年正是这股逆流推着中英关系走入歧途,走到现在的困难境地。英国首相经历了走马灯式的轮替,在对华态度上却进行了好几轮强硬加码,对中英关系造成严重伤害。
苏纳克政府上台后,似乎有意对此踩一脚刹车,这个意愿也体现在克莱弗利的演讲中。苏纳克的新综合外交和国防政策将中国称为“划时代的挑战”,而不是前任特拉斯定位的“威胁”,这也算是一种理性回调,虽然比较有限。

坦率地讲,“脱欧”之后的英国在追随美国并配合其全球战略方面走得过头了,都让人快忘了它是一个有着独立主权和独立国家利益的国家,这没有给它带来期望中的影响力和大国地位,反而是竞争力的不断消耗和缩水。一个典型例子是,在伦敦金融城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中,伦敦首次失去了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的唯一领先地位,与纽约并列第一,这也是伦敦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在榜单上独占鳌头。紧抱美国大腿,失去的却是更广阔的天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英国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一点。
相对而言,欧洲大陆国家在华盛顿的地缘政治战略中陷得没有英国深,而且调整得也比英国早。今年以来,中欧各领域高层交往迅速重启,这些互动中唯独没有英国,对英国多少是一个刺激,它显然希望能够尽快恢复跟中国的高层交流。克莱弗利透露,他将寻求在今年对中国进行访问。欧洲大陆国家正思考、探索如何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平衡,相信这对英国也形成了正面触动。
应当说,克莱弗利所阐述的对华观点,根本算不上什么“对华友好”,充其量只能说是回归到了相对正常一点的外交轨道——在和平年代,与哪个国家发展关系不需要“建设性”呢?又有谁会喜欢充满戾气、动辄就要搞霸凌的交往方式呢?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逻辑,在英国要公开说出来都得小心翼翼、来回找补,还要承受来自议会反华议员的巨大压力,这也再次暴露出英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混乱度,显然不利于中英关系往前发展。
中英及中欧之间这种不舒适的磨合阶段看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欢迎克莱弗利演讲中的积极表态,至少从中看到了中英关系转圜的一丝可能性,但对其将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到对华政策上持观望态度。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克莱弗利及其他欧洲政客一个隐患,即他们必须严格践行一中原则,决不要介入、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对华理性,伦敦能否真正回归?)
责任编辑:张玉
长期在重庆任职、年近70岁的“老虎”被公诉,这一细节是首次披露
据最高检1月25日消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重庆市总工会原主席郑洪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已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郑洪,1955年5月出生,今年69岁,重庆江津人,先后在江津、大足、合川、九龙坡等区县任职,2018年1月卸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青年报2024-01-25 17:03:020000梁建章:我为什么鼓励年轻人生孩子
人口问题背后,创新和传承不仅关乎国家命运,更可以启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艳艳赵东山头图摄影|邓攀在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家,像梁建章这样执着于人口问题。但外界最早熟稔的,曾是他天才少年和商界大佬的形象。那个13岁自学电脑程序写诗,15岁考入复旦“少年班”,20岁就获得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硕士学位并直博的少年,个人经历与智识一路开挂,“天才”是梁建章身上抹不去的符号。中国企业家2023-05-31 21:58:220000国防科大孙广富:北斗已成世界一流 应用前景广阔
证券时报记者张一帆“一流的北斗,赋能千行百业!”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对话国防科大电子科学学院导航中心副总师孙广富教授,深入了解“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证券时报2023-09-28 01:42:210000博鳌热议:新冠大流行结束了吗?高福强调了这几点
中国网3月29日讯(记者彭瑶)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之后我国首场全线下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活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离不开“终结新冠大流行”这一议题。分论坛首个问题直击要点:我们还应该担心新冠吗?中国网2023-03-30 11:52:370000MLF操作中标利率 下降15个基点
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其中,逆回购操作和MLF操作的中标利率分别较此前下降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公告显示,此次MLF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2.5%;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