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中,有五位从事后勤工作,其中两位还担任过总后勤部部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后勤都十分重要。朱老总在建国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未来的战争离不开后勤。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成立了总后勤部,负责全军的后勤工作。
部队中的总后勤部,下头又分为军需供给,工兵机械,兵站运输等部门。它们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在战争年代,确保全军的后勤,如枪械弹药,粮食,棉被等生活物品,都归总后勤部负责。

在解放战争以前,负责我军后勤的将领有杨立三,叶季壮,杨至成三位将军,都是很早就从事后勤工作的红军将领。其中的杨至成在瑞金苏区时期,就是一位优秀的后勤工作者,被毛爷爷称之为红军大管家。还有杨立三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后勤工作者,担任过我国的总后勤部副部长职务,财政部部长等职,只可惜英年早逝,在1954年,杨立三因病逝世。
解放前,杨立三是我军的后勤部部长,在新中国成立后,杨立三改任副部长,此时的总后勤部部长是黄克诚将军担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黄克诚在战争年代,也带兵打过仗,担任过军事主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也担任过政委工作(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同时他也负责过后勤工作,1947年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

可见黄克诚将军是一位全能将领,而且他也是开国十位大将中,唯一一位担任过我军的总后勤部部长职位的大将。可以说,在十位开国大将中,只有他一人,负责过总后勤部的工作。
然而,在5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五位上将,负责过我军总后勤部的工作。那么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一位就是小编前面提到的杨至成将军,红军大管家,参加革命以来,一直都是从事我军的后勤工作。在这方面,他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红军时期,负责瑞金苏区红军根据地的后勤工作。解放战争时期,被上级派到东北投身解放事业,负责东北战场上,人民军队的后勤工作。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杨至成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工业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担任武装力量监督部副部长。在此之后,杨至成将军好像就没有投入,有关于后勤方面的工作。1962年担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1967年因病逝世 。

第二位是周纯全上将,他在刚刚参加革命时,也是一位军事将领,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被誉为是该方面军的四号人物,也担任过川陕游击总司令,是属于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可后来,周纯全转行了,负责我军的后勤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二部长等职。1947年担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部长。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是负责后勤部的工作,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任志愿军后勤部政委,主要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
第三位是李聚奎上将,想必大家都知道,李聚奎将军在红军时期绝对是一员猛将,曾担任红一师师长,在长征途中,率领全师担任开路先锋的重任。也就是这样一位猛将,后来也转行了,在解放战争时期负责后勤工作,也担任过总后勤部政委。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李聚奎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在这期间,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志愿军将士,在战场上一个炒面袋,一支冲锋枪,就是志愿军将士作战必备的装备。而炒面就是李聚奎发明的,这个东西,携带方便,不用生火,可以生吃,避免在行军途中生火做饭,暴露行军目标。足以可见,李聚奎解决了志愿军后勤方面的一大难题。为此,受到了志愿军司令员彭总的称赞。
第四位上将就是洪学智将军,可能大家都知道,洪学智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专业行军打仗的将领。曾担任第六纵队司令员,第43军的军长,15兵团副司令员等职。他从事后勤方面的工作,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主抓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并表现良好。正因如此,洪学智将军在援朝战役胜利后,都是从事我军的后勤工作。1957年还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在他任职期间,为我国的后勤,开拓了一系列先河。1980年,洪学智将军再任总后勤部部长。

第五位上将是张宗逊,他也不是一位专业的后勤人员。在革命早期,曾经担任过,毛爷爷的警卫员,后来,一直都是在部队中带兵打仗,没有管理过后勤工作。像洪学智将军,在抗美援朝时期,还负责过志愿军的后勤工作,而张宗逊没有。可他在建国后的1973年到1978年,任总后勤部部长。
这样看来,五位开国上将,其中的洪学智,张宗逊两位上将,都担任过我军的总后勤部部长。
云南除了唐继尧与龙云之外,还出了一位军学泰斗,与蒋百里齐名
云南(简称云或滇),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也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相传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战国时期,楚王派大将庄蹻进入滇,后楚国灭亡,庄蹻就建立了古滇国。直到汉武帝时期,云南,包括福建(闽越国),两广(南越国)之地才正式划归汉帝国的版图。诺哈网2023-06-01 21:01:070000开国上将,哪些是军校毕业生,又有哪些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名将
在蒋介石阵营中,有许多将领是名校毕业生,如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汤恩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而邱清泉与廖耀湘即毕业于黄埔军校,后来两人又到德国,法国深造学习军事知识。可见,在蒋介石阵营中,毕业著名军校的将领很普遍。那么,在我党的开国上将中,有哪些是军校毕业生,又有哪些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名将。诺哈网2023-05-31 21:15:250000当年土城一战力挫红军的郭勋祺,在解放时期被俘后,他的命运如何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苏区红军主力开始转移,放弃经营已久的瑞金苏区,正式踏上一段艰苦的远征之路,史称长征。当然了,蒋介石并没有放弃对红军的围剿,继续派兵追剿,又让沿途各地的军阀设伏,可谓是前有虎,后有狼。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走到陕北的。并不是说到了陕北之后,蒋介石就放弃了围剿,又让张学良的东北军入陕西红军作战。还是在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才停止了围剿。诺哈网2023-06-01 02:43:330000冯玉祥与阎锡山同为大军阀,为何在抗战时期,两人地位差距那么大
说到冯玉祥与阎锡山两位地方大军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冯玉祥西北军的首领,曾经拥兵40万,人称西北王。而阎锡山晋绥军首领,佣兵20万,人称山西土皇帝(主政山西38年,成为民国史上执政时期最长的一位地方军阀)。诺哈网2023-06-01 23:26:200000哪位国军将领的起义,让蒋介石大骂;娘希匹,不配做我的学生
诺哈网2023-05-29 15:31: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