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中,有五位从事后勤工作,其中两位还担任过总后勤部部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后勤都十分重要。朱老总在建国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未来的战争离不开后勤。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成立了总后勤部,负责全军的后勤工作。
部队中的总后勤部,下头又分为军需供给,工兵机械,兵站运输等部门。它们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在战争年代,确保全军的后勤,如枪械弹药,粮食,棉被等生活物品,都归总后勤部负责。

在解放战争以前,负责我军后勤的将领有杨立三,叶季壮,杨至成三位将军,都是很早就从事后勤工作的红军将领。其中的杨至成在瑞金苏区时期,就是一位优秀的后勤工作者,被毛爷爷称之为红军大管家。还有杨立三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后勤工作者,担任过我国的总后勤部副部长职务,财政部部长等职,只可惜英年早逝,在1954年,杨立三因病逝世。
解放前,杨立三是我军的后勤部部长,在新中国成立后,杨立三改任副部长,此时的总后勤部部长是黄克诚将军担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黄克诚在战争年代,也带兵打过仗,担任过军事主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也担任过政委工作(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同时他也负责过后勤工作,1947年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

可见黄克诚将军是一位全能将领,而且他也是开国十位大将中,唯一一位担任过我军的总后勤部部长职位的大将。可以说,在十位开国大将中,只有他一人,负责过总后勤部的工作。
然而,在5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五位上将,负责过我军总后勤部的工作。那么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一位就是小编前面提到的杨至成将军,红军大管家,参加革命以来,一直都是从事我军的后勤工作。在这方面,他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红军时期,负责瑞金苏区红军根据地的后勤工作。解放战争时期,被上级派到东北投身解放事业,负责东北战场上,人民军队的后勤工作。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杨至成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工业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担任武装力量监督部副部长。在此之后,杨至成将军好像就没有投入,有关于后勤方面的工作。1962年担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1967年因病逝世 。

第二位是周纯全上将,他在刚刚参加革命时,也是一位军事将领,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被誉为是该方面军的四号人物,也担任过川陕游击总司令,是属于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可后来,周纯全转行了,负责我军的后勤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二部长等职。1947年担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部长。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是负责后勤部的工作,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任志愿军后勤部政委,主要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
第三位是李聚奎上将,想必大家都知道,李聚奎将军在红军时期绝对是一员猛将,曾担任红一师师长,在长征途中,率领全师担任开路先锋的重任。也就是这样一位猛将,后来也转行了,在解放战争时期负责后勤工作,也担任过总后勤部政委。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李聚奎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在这期间,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志愿军将士,在战场上一个炒面袋,一支冲锋枪,就是志愿军将士作战必备的装备。而炒面就是李聚奎发明的,这个东西,携带方便,不用生火,可以生吃,避免在行军途中生火做饭,暴露行军目标。足以可见,李聚奎解决了志愿军后勤方面的一大难题。为此,受到了志愿军司令员彭总的称赞。
第四位上将就是洪学智将军,可能大家都知道,洪学智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专业行军打仗的将领。曾担任第六纵队司令员,第43军的军长,15兵团副司令员等职。他从事后勤方面的工作,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主抓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并表现良好。正因如此,洪学智将军在援朝战役胜利后,都是从事我军的后勤工作。1957年还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在他任职期间,为我国的后勤,开拓了一系列先河。1980年,洪学智将军再任总后勤部部长。

第五位上将是张宗逊,他也不是一位专业的后勤人员。在革命早期,曾经担任过,毛爷爷的警卫员,后来,一直都是在部队中带兵打仗,没有管理过后勤工作。像洪学智将军,在抗美援朝时期,还负责过志愿军的后勤工作,而张宗逊没有。可他在建国后的1973年到1978年,任总后勤部部长。
这样看来,五位开国上将,其中的洪学智,张宗逊两位上将,都担任过我军的总后勤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指挥经典战役最多,同时影响较大的将领是谁?
解放战争,是指1946年至1950年。在中华大地上国共双方之间展开的战役,则被称之为是解放战争。而蒋介石一方,把此战称之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剿匪戡乱。诺哈网2023-05-29 11:13:240000全军唯一一个第五纵队,在1949年,是被改编成哪个军?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解放战争时期,由我党统领的革命队伍,主要划分成五个野战军。远在祖国西北地区作战的人民军队,被称之为西北野战军。在华东,中原地区与反动派军事集团作战的人民子弟兵,被称之为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远在东三省作战的人民子弟兵,被称之为东北野战军。而在华北地区作战的人民子弟兵,则是被称之为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诺哈网2023-05-26 19:42:480000将星云集的大湖北,在近代史上,出了四位军事奇才
诺哈网2023-05-31 21:37:570000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越的十大王牌军,分别是哪十支部队
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还没有成立后来的军编制时,各大野战军下辖的部队都是以纵队为编制。按照数字先后顺序,从一一直往下排,由于全军没有统一编制,每个野战军下辖纵队番号都有重复的。直到1948年12月上级才着手准备全军统一番号,经过重新整编后的我军,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会出现同样的纵队番号。不过在1948年12月之后五大野战军纵队编制取消,改为军编制。诺哈网2023-05-31 21:15:200000这个军的军长没有军衔,可下辖的支队司令员,却是元帅与大将军衔
在我军历史上,有一支这样的部队(军),军长没有授予军衔,反而下辖的支队司令员,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不是元帅军衔,就是大将军衔。可能讲到这,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猜到了,这个军,就是抗战时期,由我党领导的新四军。诺哈网2023-05-28 10:03: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