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有多严谨?二战德军50毫米迫击炮,简单的东西非要复杂化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曾经介绍了二战德国的“洋娃娃”火箭筒,堪称二战最奇葩反坦克武器之一,一个人就能肩扛发射的火箭筒德国人硬生生研制了一个100多千克的轮式炮架,不得不让人感叹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简直就是德国人的天赋。在二战期间,德国与“洋娃娃”火箭筒类似的还有一件同样失败的武器,同样也是本来可以很简单的设计非要复杂化,最终同样也是被德军万分嫌弃,它就是德国Grw 36型50mm迫击炮。

▲二战德国Grw 36型50mm迫击炮,在二战迫击炮中算是非常失败的一种。
迫击炮这种武器,最大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因为迫击炮不像榴弹炮、加农炮这种管退炮(即炮架装有反后坐装置、炮管可以前后滑动来抵消后坐力的火炮),它是一种没有任何反后坐装置的架退炮,后坐力由座板直接传递给地球,再加上大多数迫击炮都是前装滑膛炮,因此迫击炮的结构远比榴弹炮简单,基本就是分为炮管、座板、炮架这三个主体部分。
由于迫击炮简单、廉价、轻便的优势,其在3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十几年时间内就垄断了从步兵排到步兵团的曲射炮火支援核心位置——团级通常装备100或120mm迫击炮,营级通常装备81或82mm迫击炮,而到了连排一级,二战时期就有两种不同的流派,一种是英国/德国/苏联/法国/日本/波兰等国为代表的,把50mm口径级别迫击炮配置在排级(英国为51mm,波兰为46mm,日本掷弹筒虽然原理与迫击炮不同但是用途一样),另一种就是美国那样把60mm迫击炮配置在连一级,通常来说这两种配备并不会共存,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在步兵排装备50mm又在步兵连装备60mm迫击炮,只能二选其一。从马后炮角度来说,美国这种做法才是未来的主流,因为二战过后各国都是如此(其中也有M79和枪挂榴弹发射器冲淡50mm迫击炮影响的因素),但是在二战中前一种才是主流。

▲德国Grw 36型50mm迫击炮与意大利45mm迫击炮、日本10式掷弹筒、英国2英寸迫击炮放在一起比较,可见Grw 36比日本、英国货复杂不少,至于意大利货,这位更是重量级。
50mm迫击炮相较于60mm迫击炮,在射程、威力上都有逊色不少,因此只能发挥重量优势,通过疯狂减重来稳固自己的地位。然而,迫击炮虽然结构已经够简单了,但是传统迫击炮的结构缩小到60mm之后减重就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想要进一步减重必须进行大范围革新。法国的迫击炮奇才埃德加·布朗德(现代迫击炮奠基人,二战各国主流50、60、81、120迫击炮几乎全是基于他的设计)决定在50mm迫击炮上面采取全新的结构。
布朗德之前研制德60mm-120mm迫击炮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炮架调整火炮射击仰角的方法来调整射程,到了50mm迫击炮上面布朗德直接舍弃掉了炮架,迫击炮需要固定在45°仰角发射,炮管尾端的击针是可以升降的,当击针往上升之后,变相的就相当于炮管的长度缩短了,于是射程也就缩短了(这种方法其实并不是布朗德首创,之前日本人在掷弹筒上就已经用了这种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迫击炮的射程,靠着这个设计,法国Lace Grenades 37型50mm迫击炮重量大幅缩减到了3.6kg,甚至比一支步枪还要轻,相比于布朗德之前研制的19.7kg的60mm迫击炮可以说是减重非常成功了。

▲与德国货一比较,法国的50mm迫击炮就显得优秀很多,不愧是现代迫击炮之父布朗德的杰作。
1934年,德国军方也提出了研制50mm迫击炮作为步兵排支援火力的需求,然而遗憾的是,德国人似乎并没有去请教布朗德这位现代迫击炮之父的想法,因此在设计上,德国人非常粗暴地选择了直接照着80mm迫击炮缩小,仍旧沿用了炮架调整仰角以改变射程的设计,最奇怪的是德国人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选择了将炮管、座板、支架固定在一起不可拆解的设计,1936年名为Geranatwerfer 36的50mm迫击炮开始量产,为了行文方便就简称Grw 36。
从设计上来说,Grw 36迫击炮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它的全重达到了14千克,相比于60mm迫击炮并没有明显的减重,在跟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同口径迫击炮对比一下:法国50mm迫击炮重3.6kg,英国2英寸(51mm)迫击炮重4.8kg,日本89式50mm掷弹筒重4.7kg,哪怕是不是很成功的波兰wz36型46mm迫击炮与苏联PM40型50mm迫击炮重量也不过分别为8kg和9.3kg,依旧不超过10kg,对比之下,德国Grw 36真的是太重了,都快赶上60mm迫击炮了。

▲Grw 36迫击炮的标尺刻度颇为精细。
然而尽管重量接近60mm迫击炮,Grw 36的射程与威力却远远不如,比如说二战美国M2型60mm迫击炮,重量19kg,最大射程1840米,配套的M49炮弹重量为1.36kg,而德国50mm迫击炮重量14kg,最大射程仅500米(而且最大射程下精度非常差),炮弹重量0.91kg,可以说是全方位完败,往上比不过60mm迫击炮,往下比不过英国法国日本等一票同口径迫击炮/掷弹筒,可以说是非常失败。

▲英国2英寸迫击炮明显要成功的多,印度现在仍有装备。
正因为Grw 36迫击炮的失败,其从1941年就开始慢慢停止生产,1942年就开始逐步从军队中撤装,截至停产时共计生产25842门,跟二战其他著名迫击炮相比不值一提。不过离奇的是德国在撤装Grw 36后也并没有选择仿制法国50mm和60mm迫击炮,而是研制了一种短管型80mm迫击炮配置于步兵连,只能说德国人的想法确实是与众不同吧。

▲Grw 36迫击炮小组共有3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rw 36的生产商莱茵金属公司曾经还想着挣扎一下,联合毛瑟公司和捷克斯柯达公司一起研制了改进型Grw 40,号称是能够把射程增加到800米,结果研制出来之后根本达不到这个指标(况且就算真到了800米也就那样),结果就是凉得更透彻,很明显莱茵金属公司路走错了,Grw 36的首要改进方向应该是简化结构、减轻重量而非进一步复杂化、增加射程,或许追求复杂化就是德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吧。
联合国: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那能复刻“中国奇迹”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这天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报告预测,今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4.12亿,中国大陆则为14.26亿,预计在2023年印度人口将会超过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区。▲中国与印度的人口趋势预测这一消息很快就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部分西方和印度的媒体立马就嗨起来了。诺哈网2023-05-31 21:40:420000重新梳理历史,法国的溃败并不是偶然,几乎没有一个盟友来帮忙
【军武次位面】高得道194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希特勒在1939年击败波兰之后,又于1940年5月10日,启动了新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在该作战计划的指导下,德军采用闪电战,仅花了44天,就彻底打败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把英国远征军赶回来了英伦三岛。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此战堪称闪电战的经典之作。诺哈网2023-06-12 21:45:410000为什么中国军队的士兵都是精瘦型的?外国军迷这样说
【军武次位面】作者:Fattle这里是军武大本营,和你一起分享外国网友眼中的中国。一直以来,由于我们与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存在着一些差异,导致西方媒体对中国新闻事件的报道上总是存在偏差(当然了,有些不能称为偏差那叫刻意抹黑)。世界上拥有绝对强势力量的西方媒体总会将事件的真相偏离其原有的轨迹,并且其相关报道总是带有浓厚的政治立场、民族文化偏见。诺哈网2023-06-16 08:15:300000一帮军迷聚在一起,一般会聊些什么?
【军武次位面】作者:索马里飓风军武亮相BiliBiliWorld完美收官!上海面基我们很开心!7月21日,我们军武大咖们一齐空降上海,参加B站主办的BiliBiliWorld主题展会!▲和说好的一样!样样俱全!在我们军武独家的展台上,军武与许多军迷小伙伴进行了各种丰富的活动!▲红白机和好基友是绝配哦~▲鑫磊哥耐心解答大家的问题▲小乔问答环节诺哈网2023-06-16 09:43:390000印度海军实力究竟如何?出乎意料,那可是实打实的南亚老大
老规矩,先说结论:在南亚和西亚基本上是横着走的水平,但是无论是从技术水平上来讲,还是从造舰能力上来讲,再是从战役能力上来讲,在世界主要海军强国跟前基本上都是不入流或者刚刚沾点边的水准。这带来了一个非常尷尬的局面:印度海军如果作为近岸防御或区域干涉型力量,差不多是够用的。但是偏偏印度又有着控制印度洋的大国雄心,这点力量在印度的雄心跟前显然就有点不够看了,能力跟雄心不匹配成了印度海军最大的问题。诺哈网2023-06-06 10:03: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