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元帅,两位大将,两位上将的珍贵合影,还有一位来头也不小

这张珍贵合影照,是拍摄于1949年的平津战役期间。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第四野战军,在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后,入关增援平津战役。两大野战军,在华北战场上会师后,双方高级将领,在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留下的珍贵合影照,也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照片中前面三位将军,左边的是华北野战军司令员聂(帅),站在中间的是第四野战军的政委罗(帅),右边就是大名鼎鼎的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

其实,这三位统帅,早在红军时期就在一起并肩作战。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林总是红一军团长,聂帅就是该军团的政委,而罗帅是政治部的主任。他们三人,共同领导红一军团参加苏区保卫战,以及后来的长征之路,三位将军,都是在一起并肩作战,度过那最艰难的时刻。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三位将军又走在了一起,林是八路军115师的师长,聂是115师的副师长,罗是115师的政训处主任。三位名将,联手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取得了,八路军参加抗日战争,第一场战役的胜利,同时也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不过,也就是在平型关战役结束后,三位名将分道扬镳,林总因受伤,去苏联养病,聂帅率领一部分人马,前往山西五台山建立根据地,罗帅也是带领一部分人马,去了山东。也就是说,从这一刻开始,三位名将,就没有在一起并肩作战了。
直到一九四九年的平津战役,三位名将,再次聚在一起,共同解放华北地区,共同消灭傅作义军事集团。注解:林罗二人在解放初期,就在一起并肩作战。

两大野战军联手,此战的结果毫无疑问,肯定是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能够争取傅作义的起义,与第四野战军的入关,有着很大的关系。可见在平津战役中,英勇无敌的第四野战军,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
为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林总,还有聂,罗两位将军,在解放后的1955年,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其实,这张拍摄于1949年的珍贵合影照,除了林总,聂帅与罗帅外。照片中还有两位开国大将,可能细心的读者,已经注意到了,站在聂帅后面,左边的是黄克诚将军,他可是第四野战军的高级指挥员之一,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军政将领。有着一定的战略眼光,是林总身边得力干将之一。

而站在黄克诚将军后面的是谭政,他是第四野战军的副政委,也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工作者,擅长做部队中的思想工作。
黄克诚与谭政两位将军,在建国后的1955年,都是被授予了大将军衔,成为开国十大大将之一。除此之外,这张珍贵合影照,还有两位能力很出众的开国上将。站在罗帅与聂帅后面的是萧华将军,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政工将领。任第四野战军12兵团政委,以及特种兵司令部的司令员。

而站在最后一排,靠右边的,是刘亚楼将军,他原本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部队改编后,任第四野战军14兵团司令员。在平津战役中,指挥我军解放了天津,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起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位元帅,两位大将,两位上将,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珍贵合影照,属于是罕见的。与此同时,照片中还有一位将领,虽然,在建国后没有军衔,但是他的来头也不小。

就是站在林总后面,没有戴军帽的高岗同志。他之前一直在总部工作,解放战争时期,被派到东北主持工作,1949年任东北局的书记,后改任东北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成为建国初期,六大军区司令员之一。要知道,其余五个军区的司令员都是元帅军衔,可见高岗的级别也不低。
解放战场上,哪两场战役,让这两支野战军损兵六万
诺哈网2023-05-29 23:01:510000抢占东北,林总对决杜聿明为何没有胜算,原因有三
#头条创作挑战赛#林总与杜聿明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林总是黄埔四期生,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学长与学弟。因为信仰不同,林总加入了红军,杜聿明留在了蒋介石的身边,成为一名国军将领。后来,双方通过各自的努力,都成为各自阵营的名将。诺哈网2023-05-27 08:43:080000被低估的抗战名将,论职位与功绩,都碾压杜聿明
如果进到:国军集团中的抗战名将,相信大家脑海中都会想到杜聿明,王耀武,张灵甫,宋希濂等人。没错,他们在抗日战场上,为抵御侵略者,保卫家园,曾经都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也对得起,抗战名将的称号。然而,在国军集团中,还有一位将领,论职位,论战绩,都要高于以上四位抗战名将。他就是罗卓英将军。诺哈网2023-05-27 00:32:240000他属于是二线将领的级别,但在建国后,为何能够一路高升
在开国将领中,有个别这样的将领,可能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并不是很起眼,论打仗的本领可能也不是属于顶级,但是在建国后,却能够做到一路高,官运亨通。就比如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在解放战争时期,来自第二野战军将领秦基伟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诺哈网2023-05-31 22:24:140000有三位虎将担任过东野第六纵队司令员,除洪学智外,另外两位是谁
诺哈网2023-05-31 22:06: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