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给财主当养子”!英日勾结剑指中国:还拿着120年前的剧本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根据《参考消息》报道,当地时间1月10日,英国首相办公室发表声明称,英国首相苏纳克将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1月11日在伦敦塔会晤,会晤后,两国领导人将签署一份意义重大的防务协议《互惠准入协议》。根据这份《协议》的规定,英国将和日本加强军事交流,包括允许英国军队进驻日本、日本自卫队对等进驻英国等。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表述,这份“互惠准入协议”,主要应对的是“来自中国的挑战”。

对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在1月11日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做出回应。汪文斌称,亚太是和平发展的高地,不是地缘博弈的竞技场;中国是各国合作的伙伴,不是任何国家的挑战。有关国家开展防务合作,应当有利于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而不是制造“假想敌”,更不应该将集团对抗的旧思维引入亚太地区。这个回应总体上来看,还是留有很大余地的。

那么,这大英帝国和小日子,怎么没有一丝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地勾结在了一起,这小日子欣然接受大英帝国的驻军,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历史角度:渊源已久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上说,小日子和大英帝国勾连,这算是有深刻的家学渊源在里边的,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就形成过短暂的英日同盟。在整整121年前、也就是1902年的1月30日,英日两国还签署了《英日同盟条约》。条约签署后,日本全国举行提灯游行大肆庆祝,按照文豪夏目漱石的话来说,日本“乐得像是过继给大财主当养子的穷孩子”,这下抱上了大粗腿了。而英日同盟的形成,也给20世纪初期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战略扩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包括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一战”之后瓜分世界时,日本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而达到了高峰。
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文件

而在现实因素上,其实日本和英国搞这个《互惠准入协议》,也算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咱们都还记得2021年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出动了“女王”号航空母舰,带着一干小跟班组了一个CSG-21特混舰队,千里迢迢地跑到南海秀了一通存在感。这趟旅程的最后一站就是日本,当时英国和小日子就勾搭上了,所谓英国打算派一艘小炮艇常驻远东地区这也是那个时候传出来的消息。

从那时候到现在,这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半,英日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热络了,这不前段时间两国才签署了协议,还拉上了意大利说要共同研制新一代战斗机。防务关系发展到现在这样,那更进一步,签署个准入协议允许英国军队部署在日本,可以说是很自然而然。最起码,以后皇家海军的小炮艇来日本驻扎,这就算是有政策依据了。
现实角度:重温旧梦
但是,英日两国搞防务合作也就罢了,你在这“协议”里把中国拉上,还赤裸裸的说你们这是在“应对中国的挑战”,那显然就是小日子在犯贱找死了。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说的很明确,“不是地缘竞技的博弈场”,说明我们早都知道小日子和大英帝国这是在干嘛,这两位的主要政策路径和政策考量不是别的,就是在重温当年英日同盟的旧梦呢!
1914年日本绘制地图

这就又要回到历史中去找答案了,19世纪末期东亚地区甚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是什么情况?整个地缘政治斗争的主旋律是英国为首的海权国家,和以沙皇俄国为主要代表的陆权国家斗得难解难分,包括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839年的英国侵略阿富汗战争,1865年的阿古柏之乱,甚至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地缘政治上的暗线都暗含了沙皇俄国试图向南进发、进入温暖水域并切断大英帝国和其统治重心印度的战略联系。大英帝国依托海权包围俄国、试图将俄国的势力范围限制在极北一隅的战略考量。这一斗争到1904年,被麦金德以《历史的地理枢纽》为题做了总结,其实就是我们提了很多次的海权陆权之争。
1916年德国绘制列强势力范围图

正是搭着英国海权战略的顺风车,日本开始“借鸡下蛋”了,虽然名义上是帮英国打代理人战争,但实际上日本借助英日同盟攫取了相当大的利益,20世纪前半期的东亚格局因此重塑:
1904年到1905年,日本打了日俄战争,成功将沙俄在东北的权力驱逐了出去,完成了英国期望的、阻止沙俄经由中国东北在旅大南下的使命。虽然日本史学界对日俄战争多有争议,一些日本史学家认为,日俄战争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本质上给“英国人做了嫁衣”,是一场大英帝国的代理人战争。但是,日本据此全面攫取了中国东北的权益,拉开了大陆政策的大幕,却是不争的事实。
1904~1905日俄战争

尔后,日本又在1914年借口英日同盟,对德国宣战,攻占了作为德国殖民地的青岛,并强占胶济铁路,此时英国深陷欧洲战场无暇他顾。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想趁机霸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但一方面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坐大,影响到了大英帝国和美国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有违于一战后所谓“民族自决”的风潮。更加上中国人民的斗争,最后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归山东权益于中国,同时,华盛顿会议通过平衡英、美、日、法等国在东亚的利益,对日本在东亚的利益做了限制。随后英日同盟解体,东亚地区最主要的地缘政治矛盾,逐步转变为美、日两个海权国家试图“同时上岸”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了美日全面摊牌的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

因此,在120年之后,英国和日本再度走近,可以这么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目前在地缘政治上,大英帝国和日本再度面临着和120年之前相似的状态:英国现在已经几乎要和俄罗斯掐起来了,本质上来说还是英国的政策惯性,不能容忍俄罗斯在任何战略方向上极大地扩张其影响力;日本则跟在美国后边对咱们虎视眈眈,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个海权国家对陆权国家的天然警惕。如果大陆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陆地强权,那么就没有海权国家的好日子过了。如果这个国家还打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海陆二元化国家,那么以陆权国家庞大的战略纵深和雄厚的、远超岛国的资源,基本上就是海权国家的末日(可以参考美国)。

总的来说,英国想对付俄罗斯,日本想对付我们,基本就是19世纪末期海陆之争的现实版本。因此,这俩国家也算是王八对绿豆,看对上眼了。此外,英国和日本,还是多多少少有些野望的国家:比如英国,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先前还是有的,只不过随着香港回归都被一扫而空了;日本则心心念念地想成为全球性大国,非常想广泛参与全球事务。所以现在,这俩国家又纠集在一起,搞互相驻军,同盟关系,在地缘政治上只不过是当今世界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矛盾的体现,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一口烂牙,胃口极好
既然英日同盟又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那我们外交部门的反应,是否也太轻描淡写了一些呢?其实不然,地缘政治上,设想是一回事,但是真正实操起来又是一回事。任何地缘政治战略都是要以整体实力作为后盾的,马达加斯加也是个岛国,你叫他用海权战略去围困俄罗斯,这现实吗?

其实大英帝国也是一个道理。大英帝国用现在的话来说,基本上快要沦落到和意大利一个级别的存在了,一口烂牙偏偏胃口极好。在东亚已经快要变成怪物房的情况下,大英帝国想派一艘小炮艇来东亚宣示存在,并试图在地缘政治上和日本完成对陆权国家的包围,这跟十个人去包围人家一千个人有什么区别?而1902年的大英帝国,可谓是艨艟八百,如果现在的大英帝国也能做到这么个水平,跑来要搞英日同盟,那我们的回应就要严重得多了,绝对不会是现在这种轻描淡写的水平。所以,我们的回应很简单,这事儿我知道了,我也能看出来你俩小子这是在打算复刻历史上的英日同盟,但现在的问题是你太菜了,实力不行。就算是同盟起来威胁也不够,所以咱没有必要做什么过激的回应,毕竟做人留一线,总而言之这事儿怎么说呢,千罪万罪菜是原罪。

但是,虽然英日同盟和互相驻军,在实力上对我们威胁不大,但背后反映出来的起码有两点:一是地缘政治这种东西,在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中依然占有相当大的考虑权重。相比之下我们长期以来的政策主要考虑的都是和气生财,即使是在外交部门的回应中也再度提到了这一点。但现在是一个大国纵横捭阖的时代,单纯的日子人思维是否已经无法准确描述大国关系的现状了呢?二是英日之间的军事交流虽然实力后盾不足,但如果这种交流进一步外延,是否可能导致东亚的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越来越多的西方势力被引入这一区域,并最终导致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根本性的恶化呢?这一切目前没有答案,需要保持警惕。
一战就让损失13架飞机,10名飞行员牺牲,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20世纪30年代,日本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军事航空大国,能独立地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军用飞机,其中的代表作便是三菱公司制造的"零"式战斗机。这种飞机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曾疯狂多年,为日本军国主义效尽犬马之劳,并因此成为二战初期的经典战机之一。诺哈网2023-06-09 21:43:280000不装了?德国要给乌军提供上百辆坦克,成为乌克兰最大的支持者
《军武次位面》作者:紫电随着乌克兰的战争不断继续,西方国家也开始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作为“援助”。从一开始的轻武器、单兵导弹,再到东欧国家提供的苏制坦克装甲车,以及S300防空导弹系统,都被源源不断的送到了乌克兰军队手中。但对于西方国家提供的老式苏制武器,一直有人质疑:这些古董能对抗俄罗斯的先进坦克吗?乌克兰也向西方呼吁,希望获得更先进的西方坦克和飞机,用于抵抗俄罗斯军队。诺哈网2023-06-01 00:59:160000中国外贸坦克被外国发动机卡脖子,虽然很不甘心,但也必须承认人家技术牛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现代坦克的发动机基本被柴油机统治,这是因为柴油机扭矩更大而且相对省油,这点在民用车上也一样。二战的很多坦克都使用汽油机,比如著名的打火机M4坦克。但是苏联人却整出了五对大负重轮的柴油T34坦克,大家看老纪录片时会发现,T34跟飞一样跑,而德国的虎式坦克却在蠕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柴油机低转速大扭矩的特性,很适合坦克装甲车辆以及重卡和工程机械。▲大脑袋T34诺哈网2023-06-16 09:29:420000英国援助乌克兰4架“阿帕奇”直升机,在战场上能发挥多大作用?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西方各国又开始新一轮的对乌军事援助,英国表示将会在近日提供大约10辆挑战者2坦克,当然最劲爆的新闻还不是这个,而是要向乌克兰移交四架先进的阿帕奇AH-64E武装直升机。还是那个老问题,这些直升机在乌克兰战场上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俄罗斯是否有应对方案?▲图片来源:网络诺哈网2023-05-27 22:39:290000俄军炮兵喜提新装备,别看是老型号却历经实战考验,性能可靠
【军武次位面】作者:C·C▲装备两个300毫米火箭弹模块化储运发射箱(每个发射箱内可携带6枚同口径火箭弹)的“龙卷风-S”火箭炮(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8 13:25:290000